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近半企業完不成招聘 武漢用工缺口依舊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兔年農曆春節後,《每日經濟新聞》曾關注“用工荒”問題困擾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的現象。近2個月過去了,用工情況是否有所緩解?

  3月21日,記者再度聯絡武漢人力資源市場和用工方代表了解到,武漢企業存在的“招工難”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主要是缺乏足夠的基層技術工。但與此同時,大中專畢業生卻又正面臨 “就業難”的尷尬。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坦承,一場對於傳統就業觀念的衝擊已經來臨。

  武漢企業用人缺口依舊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位於武漢的起點人力資源市場按時舉辦了例行的大型人才招聘會。這是一家在湖北行業內頗具典型性的服務於人力資源的企業。就在10天前,它剛剛協助當地的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完成了一次規模不小的用工企業座談會,參與企業涉及設備加工、服裝生産、商貿服務、銷售等眾多行業,參與企業多為武漢用工大戶。

  那場座談會的結論多少讓所有人感到壓力。武漢起點人力資源市場企劃部經理陶松濤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會議文件顯示,目前武漢人力資源市場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技術工種很緊缺,“用工荒”主要是基層技術人員;2011年 “用工荒”,“招工難”比以往更嚴重;熟練技術工用不起,招到企業培訓後又留不住。

  陶松濤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統計,有一半的招聘企業依然存在用工缺口。除此之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就是企業需要的技術工越來越難找。據其提供的資料,武漢被調研的企業中超過半數急需技術工,且用工缺口大多佔據所需數量的四成左右。

  “座談的企業給技術工人開出的工資都在2500元以上,甚至有部分企業給熟練車工開出每月4500元,可企業還是很難完成原來計劃的招聘任務。”陶松濤告訴記者。

  曾引領漲薪潮的武漢富士康在新員工招聘方面,也面臨艱巨的任務。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從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處獲悉,從春節後到現在,富士康武漢園區招聘的員工數量為1.1萬人,“今年總共新增用工需求為3萬人,所以年內仍有2萬人的用工缺口。”同時,該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武漢富士康已經3次大幅加薪。

  大中專畢業生難“穩定”

  現實情況多少讓業內人士感覺“已經到了必須改變觀念的時候了。”前述用工企業座談會的調查結果顯示,除上述存在的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另一個問題也困擾著用工企業。

  “根據我們的觀察,3月份以來就已經很少見到找工作的農民工了,因為這個群體基本已經穩定下來。”陶松濤進一步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現在反而是那些大中專畢業生難以穩定下來,由於雇傭雙方都難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很多拿著文憑的‘高材生’求職頻率非常高。”對於這一日益突出的現象,被調研的企業認同的原因主要是 “畢業生普遍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和“學生群體流動性大,缺乏忠誠度,對工作待遇、工作環境期望高。”

  一位不願具名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招聘負責人直言:“企業的利潤主要就是靠生産一線員工的勞動,剛畢業的大學生肯定應該先去基層鍛鍊,否則很難對這個行業有深刻的認識。”同時,他還認為企業急需技術工人的問題,“主要原因不在用工企業這裡,這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很大關係。”

  事實也正是如此,有參加座談的企業反映,“一些原來合作的職業技工類學校,現在生源越來越少”。

  對此,武漢人力資源行業資深分析師姜永傑分析認為:“現在很多剛進入社會的畢業生以為擁有學歷就可以直接去企業做管理工作,而不願意去生産一線,這個觀念已經和現實不相適應了。”

  據悉,在2011年武漢富士康的3萬用工需求中,九成以上是生産線操作工,“這直接助推製造業技工崗位在武漢用工需求中的比重提高到大約45%。”

  同步播報

  浙江“用工荒”未現緩解企業加薪引人才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獲悉,為應付今年嚴峻的招工形勢,浙江杭州市的不少加工製造型企業紛紛採取提高員工收入和福利待遇的方式招募人才。其中,杭州拱墅區企業員工薪酬增長幅度與2010年相比,增長幅度普遍達到5%~10%,個別企業甚至達到了30%。

  一組粗略統計浙江各地用工大市的數據顯示:春節後,杭州缺工30%,台州溫嶺鞋業在春節後開工率不足10%;典型個案如桐鄉一家大型服裝企業,計劃招工2600人,到目前才招了不到600人。

  作為傳統的民營企業聚集省,浙江可謂是用工荒的 “重災區”。在浙江各地勞務市場裏,依然是舉牌招工的企業多於求職應聘的打工者。記者注意到,眼下不少浙江地區的招工平均待遇已經達到:縫紉工、套口工每月2000元左右,水電工3000元以上,機械工的工資更是高達5000元。

  面對因缺工而産能不足這一尷尬,很多企業開始在大幅提高工資和增加福利方面大做文章,打出“高薪牌”。

  採訪中,義烏某制襪廠的人事招聘專員吳小姐告訴記者,昨天參加的兩場招聘會的不同做法讓她明顯感覺今年 “招工難”問題依然嚴峻。第一次只是招普工,公司方面開出的1600元月薪根本無人問津;但第二次招聘時,把月薪提高到2200元,且標明“有廠車接送,工作時有午餐,中午可以有1個小時的午休時間”,這次收到的效果明顯大不一樣,順利招回30名工人。

  來自杭州市拱墅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一組分析數據指出:與2010年相比,拱墅區企業員工薪酬增長幅度普遍達到5%~10%,個別企業甚至達到了30%。以加工型企業為例,2011年入職的新員工,其月均工資基本可以達到1500元~2000元,而普通員工每月收入3000元~4000元是有保證的,個別訂單多的企業工人月收入甚至可以達到5000元~6000元。

  台州市路橋某製衣企業王經理告訴記者,年前工人提前返鄉,導致部分訂單還未完成,再加上年後公司又接了不少外貿訂單,而國外那邊也在催著交貨,現在是明顯感覺人手不夠。他表示,提升工資待遇他有過考慮,但企業真的已經是利潤很低了,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等一系列外貿方面問題,現在即便是提薪5%也是相當困難,但3%也許還在公司的承受能力內。

  “今年我市用工缺口在2.5萬左右。去年操作工待遇普遍在1400元~1500元,但今年企業開出的底薪基本提高到了1800元~2000元,上漲了兩成多。”臨安市就業管理服務處副主任洪魯東指出,眼下無論是服務性企業還是生産性企業,缺工狀況仍普遍存在,特別是操作工,現在許多企業招募操作工開出的工資待遇比企業文員、人事專員、業務助理更高。

  浙江大學魯柏祥教授認為,不管是從國家的政策看,還是從客觀實際看,工資的上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建議企業經營者與其被動地漲工資,還不如主動漲。“先給員工加薪500元,其他廠的優秀人才就跑你這裡來了,員工也會説你好;如果別人漲了,你被迫跟著漲,員工不會買賬,走了的人也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