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自己養殖生豬的企業在整個加工産業中佔比太低,這是整個行業裏存在的很大問題。”業內人士鄧景峰告訴記者,目前我國2.2萬多家生豬企業,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兩百頭的規模,5萬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佔比連1%都不到。
瘦肉精事件後,雙匯開始被質疑産業鏈缺口,雖有屠宰、加工與銷售的優勢,卻缺乏養殖這一重要源頭環節。
根據雙匯2009年財報,雙匯集團現有屠宰産能2000萬頭左右,但其生豬來源大部分都不是自己養殖,主要來源為對外收購,自建生産基地産能佔比不到5%。
雙匯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其生豬年屠宰能力已達到3000萬頭,業內人士説國內屠宰企業的産能利用率在50%左右。據此計算,雙匯實際年屠宰生豬約1500萬頭,這1500萬頭生豬絕大多數得靠雙匯去一家一戶收購,根據雙匯集團官網介紹,雙匯自有的生豬養殖場只有兩個:雙匯九鑫牧業有限公司和雙匯萬東牧業,雙匯九鑫牧業有限公司以生産種豬為主,種豬並不是屠宰的對象;而雙匯萬東牧業年出欄種豬、商品豬12萬頭,與雙匯1500萬頭的實際屠宰量相比,僅佔0.8%。
雙匯集團自繁自養的生豬佔全部屠宰量的準確比例,雙匯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杜俊甫未予回復。按照雙匯集團官網數字測算出來的自養生豬比例為0.8%,這在業界並不奇怪。
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雙匯如想保持基業常青,必須大幅提升對上遊生豬養殖業的投入,要麼向溫氏集團那樣,採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由雙匯統一提供豬苗、飼料、獸藥,控制養殖的關鍵環節;要麼自己投入資金大建養豬場,確保進入屠宰環節的生豬質量是可控制並且可溯源的。
金鑼集團有關人士説,2009年前後,同樣從事肉製品加工的金鑼集團領導層決定自建豬場,自繁自養種豬、商品豬,今年第一批商品豬已經出欄,未來自繁自養的商品豬數量將達到200萬頭,佔其年屠宰量的20%左右。
觸動金鑼決定自建豬場的導火索是2008年豬價高漲時期,金鑼頻頻因為收不到生豬而苦惱,當時金鑼收購的生豬供應缺口達到50%左右,導致金鑼領導層痛下決心上馬自己的種豬場和商品豬場。
東吳證券分析師姜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肉製品企業在自建豬場、延伸進入産業鏈上遊方面動作不快有多重原因,一個是生豬養殖牽涉問題很多,特別是建設規模養殖場、應對豬病等問題需要豐富的管理經驗。江蘇一位養殖戶告訴本報記者,以口蹄疫為例,現在打三遍疫苗都不一定管用,豬病種類極其繁多。姜飛説,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雙匯在自建豬場方面並不是很成功。
另一方面,自建豬場需要大量投資。業內人士透露,金鑼花在自建豬場等方面的投資已經達到20億元左右,如此鉅額的資本支出,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毫不猶豫地自掏腰包的。
金鑼集團有關人士表示自建豬場能夠保證豬源的數量,在發生豬荒的時候更有底氣,另外如果發生問題也可以快速進行質量溯源,找出癥結所在。此外,擁有穩定質量的生豬,將來還可以開發附加值更高的高端豬肉産品,企業利潤率可以進一步提高。
養豬業人士認為,如果要從雙匯瘦肉精事件中吸取教訓,應該是加強對整個産業鏈的控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防範風險。
雙匯瘦肉精事件,使業內意識到增強對上遊生豬養殖業環節控制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