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一汽呼籲對合資車企整合 直指外資利益名門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12: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楊小林

  全國政協委員、一汽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李維鬥遞交的一份《與時俱進,加強對外資投資汽車産業的限制和管理》提案,因其首次將産業政策調整的方向直指外資投資的汽車領域,而再度引起業界關注。

  該提案甚至引發了外界對一汽促南北大眾整合的新一輪猜想。不過,當記者上周就此向一汽集團提出疑問時,相關負責人則以“李總很低調、概不接受採訪”回應。

  “這不是一汽一個企業的想法,也是國內幾大汽車集團們的共同心聲。”一汽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上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實際上,放眼當今中國汽車行業,“一拖二”甚至“一拖三”早已成為外方控制合資企業、在多方博弈中佔儘先機、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慣用伎倆。

  “在我們已經越過了規模擴張期的時候,中方有理由在合資模式下爭得平等的地位、爭取更多的權益。”李維鬥在提案中直言,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老版産業政策中“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 (含兩家)以下生産同類産品的合資企業”的條款,越來越對國內企業不利。

  他建議修訂相關條款,並由政府出面敦促外方對中國已有的兩個合資企業進行整合,以減少(中方合資夥伴間)對外方産品、技術和相關資源的爭奪。

  “犀利”的提案

  這份讓幾乎所有跨國車企高層看了都可能冒一身冷汗的“犀利”提案雖然行文只有1300字,但是其中提出的每一條建議,如暫停“第二家合資企業”的申請審批等,都毫無例外地直指外資車企在華實際利益的“命門”。

  在提案中李維鬥呼籲,從“防止惡性或不正當競爭”或“規範行業生産經營秩序”出發,要求跨國集團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在限定的時間內,在政府、共同的出資人(國資委)、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下,就兩家國內企業與外方的合作産品、技術給予明確的界定並簽訂協議,制定各相關方認可的長期發展規劃,報國家有關部門備案,作為後續引進的産品及技術項目審批的依據。

  一個眾所週知的現實是,行業主管部門此前曾以“預防産能過剩”為由,駁回了多個涉及外資車企的項目審批,這對於一心要擴大在華市場份額的跨國車企而言,在無意間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號。

  “在談判過程中,(外方)通常以一方的條件壓制另一方,如果滿足不了他們的願望,動輒以轉移合資的産品資源相威脅,迫使中方就範。”李維鬥指出,中國已經有兩家合作夥伴的外方,憑藉著對合資企業的産品資源、研發和生産技術、管理體系的控制,在實現其在中國市場的産能佈局後,進一步整合兩個合資企業價值鏈,蠶食中方的利益,從而實現採購、銷售的控制權。

  而對於現在僅有一家合作夥伴的外方而言,在合作過程中動輒提出大量的技術轉讓費、支持費,如果開出的條件得不到滿足,則以在中國選擇第二家合作夥伴相威脅。

  這種現狀,使中方在合作過程中備受折磨。李維鬥認為,外方在與中方談判中表現強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産業政策中相關條款的“庇護”。

  基於上述原因,李維鬥在政協提案中建議,汽車行業主管部門應以“控制産能過快增長,預防産能過剩”為由,暫停“第二家合資企業”的申請審批;另外,對外方在中國已經有兩個合資企業在進行整合;最後,應該適時修訂現有汽車産業政策中的相關條款,“不再允許同一家外商(含其控股企業)在國內建立多於一家生産同類産品的合資企業。”

  整合的決心

  一汽的顯赫出身及其背後豐富的政治資源,曾讓一汽成為外資爭相合作的對象,但是産業政策允許外方“一拖二”的做法,同樣讓一汽在與外方博弈過程中吃盡了苦頭。

  2003年,一汽在完成收編川汽、整合天汽等一系列動作後,終於與豐田達成了全面合資合作的協議。不過,就在同一年,豐田開始與廣汽接洽,並於兩年後正式組建了其在華第二家合資企業——廣汽豐田。同理,一汽通過整合海南馬自達與馬自達組建合資銷售公司不久,馬自達便又攀上長安“另結新歡”。

  當初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爭奪帕薩特B6(邁騰)項目,就是外方挑起中方合資夥伴間“內鬥”的經典案例。

  圍繞著邁騰落戶長春的背後,一個尚未證實的説法是,由於需要向外方德國大眾支付高額的 “技術轉讓費”,加上邁騰在國産初期銷量一直低迷,一汽-大眾在邁騰投産近一年時間裏,都未能真正實現在該車型項目上的盈利。隨著後期銷量反彈,邁騰不盈利的局面才得以終結。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提案獲得政府採納並出臺相關政策,那將意味著以南北大眾為首的外資現有“一拖二”合資格局可能徹底改寫。

  “外資找兩家合資夥伴就是想要通過激發內部競爭,獲取自身最大收益”,在該人士看來,李維鬥的提案在執行過程中並不具有可行性。

  首先,國內汽車集團之間的利益爭奪本身就很難協調;另外,讓政府過度插足企業內部管理,尤其是涉及外資企業合資項目的管理有悖WTO精神和原則;最後,雖然從長遠來説,合資只是一種過渡形式,但是這個過渡期有多長誰也説不清。

  而對合資企業而言,提案的內容同樣難以執行。前大眾汽車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智博博士在數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承認,將南、北兩個大眾合併起來是巨大的任務,德國大眾作為一家公司力量太小。但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講,如果兩個大眾所有的工作都分開單獨進行會浪費很多資源。

  對此,大眾中國的一位內部人士則在私底下告訴記者,在現有汽車産業政策出現實質性變化之前,大眾中國沒有任何整合南北大眾兩家合資企業的設想。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出於聯合採購降低成本的考慮,南、北大眾早在數年前就達成一致,並開始進行變速箱、發動機等有意義的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