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上海市居民電費激增遭質疑 啟動新一輪電表更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國家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上海“電費門”

  上海市居民電費何以在近期激增?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張瑞丹

  進

  入3月,關於上海市居民電費激增的質疑已沸騰多日。

  這起“電費門”事件,不斷在網絡上發酵。集體上網“曬電費”的上海市民中,大多數家庭1月的電費有不同程度增長。普遍的是翻了一番,最極端是今年1月電費較去年12月翻了數倍。

  據接近上海市電力公司的人士透露,上海全市有13%的家庭出現電費較大比例上漲,分佈在全市各個地區。新民網2月14日的一項網上民意調查顯示,接受調查者中,超過八成發現家中1月份電費出現翻倍現象。

  在新民網的另外一項調查中,八成網友認為電費異常因有關部門技術故障所致。因為這一切發生在上海市去年底大面積更換電表之後。

  2月14日,上海電力公司營銷部副主任盛明在接受本地電視媒體採訪時表示,1月份居民用電量較去年12月環比增長40%,可以説是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一次。

  “監管部門會介入調查。”2月中旬,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下稱“經信委”)的相關人士告訴《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電表疑義

  2月初,上海市居民開始陸續收到1月電費單。居住在浦東新區花木路的杜萍,在年後收到了今年的第一張電費單,在她看來是“天價賬單”——832.45元。

  遭遇這種情況的不止杜萍。有居民甚至發現,即使家中只留一台冰箱運行的情況下,電費仍比上個月多出不少。

  家住七寶的牛先生,因為工作原因用電頻率很穩定,每天僅2、3個小時的用電,而且無空調。但牛先生家1月份的電費賬單突破300元,為去年11月份的3倍。

  盛明接受本地電視媒體採訪時説,主要原因是該月(1月份)乃34年來同期最冷的一年。

  上海市氣象局發佈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上海較常年偏低2.3℃,為34年來同期最寒冷,平均氣溫僅2℃。

  “天氣情況比較特殊,但出現電費漲這麼多的情況還是第一次。”一位長期供職于上海電力系統的退休員工告訴《財經國家週刊》。

  “家用電器中,空調耗電量最大,環境溫度不同,功耗上也有很大區別。”上海市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原上海市電力公司技術工程部主任藍毓俊對《財經國家週刊》説。據藍介紹,空調最耗電的部分為室外壓縮機。實驗顯示,相同的空調在零度與零下5度分別啟動,耗電量卻大相徑庭。

  藍毓俊表示,本身空調製熱已比製冷更加費電,再加上室外環境溫度過低導致室內降溫速度快,因此,壓縮機需要不斷的啟動運行才可以保證達到預設溫度。

  對以上解釋,很多消費者表示不理解。在杜萍看來,家中電器使用頻率並未增加太多,最多每天傍晚增開兩小時空調取暖。“夏天最熱時空調幾乎24小時不休息地開著,也不曾有過這麼多的電費。”

  杜萍認為,電費激增可能與電表質量有關。

  2月15日,針對“電表質量説”,上海市質監局組織華東地區最高等級的計量檢定機構——國家計量器具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計量專家上門,對一位要求驗表的居民家中的電表進行拆卸並送檢。

  3天后,上海市電力公司在其官網上公佈了該電表的檢測結果。經檢定,該表符合國家計量檢定規程要求。

  在上海市電力公司發佈的公告中,2月9日至16日,上海市質監局授權的市電能表強檢站累計受理“疑義”電表申請檢定數750隻,已檢定數222隻,合格率為97.3%,其中檢定的56隻電表屬於電力公司近期換表後有疑義的,結果全部合格。

  換言之,無論是近期換表,還是尚未換表的家庭,目前所使用的電表幾乎不存在質量問題。

  對此,上海市電力公司某工作人員對《財經國家週刊》記者表示,電費翻番與此次抄表間隔時間拉長也有關。感覺電表走快,更大程度是因為原本普遍使用的傳統機械式電表“不夠靈敏,誤差較大”的緣故。

  “靈敏説”也未得到外界認可。《財經國家週刊》記者了解到,傳統機械式電表早已在上海灘“絕跡多年”。

  公開報道顯示,2005年底,上海市400萬戶居民分時電表改裝工程已全部完成,將傳統的機械電表更換為使用電子脈衝技術的分時電表,開始大規模實施分時電價。

  據《財經國家週刊》記者了解,2005年底的分時電表在更換完成後,並未出現大規模電費“激增”,只是市民表示有“電表加速”現象。

  5年後,上海市電力公司以“五年更換一次電表”為由,在2010年底再次在全市進行電表更換工作。

  “電費門”發生後,上海市質監部門強調,並非新裝電表不準,而是“因為舊電表受工藝和材質的局限,長期使用會出現磨損及污垢阻塞所致。新裝電表靈敏度較高,計量精確,能夠精確計量微小耗電”。

  而在上海市電力公司官方網站上,至今保留著2009年1月8日對分時電表的一段解釋:“分時電表是一種電子式電力計量裝置,其誤差允許範圍為+2%。有個別客戶感覺分時表走速快,主要原因是原表計是機械錶,經過一定的使用年限後,走速會相對偏慢。所以,電子式的新表與機械式的舊表相比,計量應更準確。”

  該文章登出時,上海市尚未進行造成此次“電費門”的第二次電表更換工作。換言之,2005年底更換完成的分時電表究竟計量是否準確,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説法。

  “計量”疑雲

  “無論是機械電表還是電子電表,正負誤差都有明確規定,和技術沒有太大關係,不太可能出現大面積電費暴漲的情況,只可能和‘計量’有關係。”上海市思源電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給出另外一種解釋。

  在其看來,電表只要是在規定的使用週期內,其準確度就能得到保證。也就是説,電表的新舊程度與準確度並沒有必然聯絡。

  家住在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零陵小區的張蓓(化名)就發現自己可能被“重復收費”了。去年12月份與今年1月份電費金額相倣,但在備註欄上註明的涵蓋日期卻引起她的注意。

  “12月電費涵蓋的是12月12日至1月12日的用電,而1月電費註明的是1月1日至31日。等於重復收了12天電費,還翻倍了。”張蓓對《財經國家週刊》表示,該小區的大部分鄰居的賬單都出現相同問題。

  對此,零陵小區居民致電上海市電力公司,其委派的上海市電力公司供電局滬南供電所一位周姓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這是電力公司的新規定。“賬單上註明一個月時間,並不代表就收了整個月的錢。”

  “那註明的意義何在?”在張蓓看來,這張不透明的電費單不足以解釋任何問題。

  閔行區好世鳳凰城小區的業主們,也發現出現了峰谷錯亂、表單數據混亂情況。

  2000年起,上海市開始施行又被稱為“峰谷差電價”的“居民分時電價”,即每天將用電劃分為高峰時和低谷時兩個時段。對晚上10點至次日淩晨6點的低谷時段實行半價低電價,以鼓勵夜間多用電。所使用的分時電表,是上海居民們相當熟悉的“黑白表”。

  “電費門”發生後,該小區業主委員會分別聯絡了電表生産廠家——上海聯能公司與上海電力市南公司。電表生産廠家代表表示,該批電表出廠時經過強制檢查,完全合格,所有數值都已清空。但電表需要經過電力部門輸入時間、轉數、計量單位等數據後才安裝到戶。

  最後經檢查,上海電力市南公司承認最近小區內出現的電表計量問題是由於抄表員1月份抄表過程中操作失誤,造成了峰谷時段時間錯誤,由此引發在總電量計量準確的情況下峰谷用電量計量錯誤,其直接結果是谷段用電量減少,峰段用電量增加。

  上海市電力市南公司承諾將多收的款項在3月賬單中一併退回。

  該事件未見諸報端,僅流傳于業主的口頭討論中。

  智慧電表期待

  “電費門”尚未塵埃落定,上海新一輪電表更換工程,已開始啟動。

  據上海市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介紹,2014年上海市所有家庭將全部更換為智慧電表,以同時配合智慧電網建設與階梯電價的實施。

  2010年8月起,智慧電表逐步在上海市內鋪開。目前,上海青浦、金山、嘉定、浦東新區等地數萬戶居民已將原有的電表更換為智慧電表,為將來智慧電網建設提供客戶端方面技術支撐。

  安裝智慧電表是否能避免“電費門”的重演?

  在藍毓俊看來,安裝智慧電表改變原本人工抄表的模式,轉變為遠程自動抄表。這意味著,不僅節省人力物力,還避免人工抄表過程中可能産生的操作失誤。

  而杜萍們更關心的是,更換智慧電表後,用電量與電費是否會更透明?

  據藍毓俊介紹,與以往的電能表相比,智慧電表新增計量信息管理、用電信息管理、用電量監控等新功能,是實現雙向互動服務、智慧家居、智慧小區的技術基礎。“也就是説,用戶可以在電表上清楚看到電流、電壓、電器用電量等數據。”

  據悉,上海市電力公司目前已開始進行智慧電表示範試點工作。上海市浦東新區峨山路越富豪庭小區內100多戶居民家中,已安裝好可進行數據分析的智慧電表。通過智慧電表的顯示屏,居民可以對每天不同時段的用電量、每個電器的用電量一目了然。

  不過,國家能源智慧電網(上海)研發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副主任金之儉對《財經國家週刊》説,智慧電表的這些功能短期內並不會對用戶進行開放。

  “目前國家電網在推的,也只是實行階梯電價和遠程抄表兩個功能。”金之儉對《財經國家週刊》解釋説。

  也就是説,目前全國已大範圍鋪開的智慧電表替換工程僅是為電力企業了解用戶用電情況提供便利。而對於廣大家庭而言,通過智慧電表這個透明平臺了解電力系統的信息,暫時還不現實。

  在金之儉看來,與國外考慮用戶端和節能技術相比,國家電網更多的是從輸電、發電、配電到用電系統上進行考慮。“可以説,我們的智慧電表實際上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