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有人説,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因為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糧食消費,是由本國滿足。也正因為如此,在全球糧價上漲的時候,政府有能力調控糧價,能讓其保持穩定。
但越來越多的因素,正在對中國獨立的糧食生産和供應體系合圍包抄。而時有所聞的商業道德缺位,也在不經意間侵蝕著人們一日三餐的安全。
中國的“糧食戰爭”或許還很遙遠,甚至不會發生,但如果因此而樂觀,那或許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
一則國有“四大糧商”被政府限購,以免造成糧價上漲的消息,將中央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紡集團、華糧集團以及中糧集團推上焦點位置。而圍繞糧食托市收購,中儲糧等國有糧商的爭議也越來越多。
中儲糧、華糧集團、中紡集團和中糧集團是國家指定的四大糧油儲備企業,承擔著國家糧食新戰略儲備工作,同時接受國家委託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這些業務都是“政策性業務”。
而隨著中儲糧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提出從“大糧倉”到“大糧商”的發展思路,其本身承擔的“國家政策糧商”功能與其市場化盈利衝動日益衝突,中儲糧也在這“兩個身份”間搖擺。這種角色轉換也讓中國的糧食業界充滿了不安。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夏季小麥收儲,中儲糧、中糧、華糧集團、中紡集團入市收購,結果出現了哄抬小麥價現象。一份由國家糧食局撰寫的有關“糧價上漲”原因的調研報告指出,國家糧食收儲的頭號主角——中儲糧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身份衝突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政策性糧油收購儲備企業,中儲糧的任務是,承擔國家儲備糧油的收購、儲存、調運、拍買銷售業務。政策性收儲由國家財政出資,同時也能獲得售出補貼。
中儲糧的糧油業務分兩種,一種是國家調控糧食市場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國家糧食儲備、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維護糧食市場穩定、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等方面重大職責。
對此中儲糧將本企業的工作目標定為:切實落實國務院對總公司提出的“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需要時調得動、用得上”的要求,同時實現“維護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
中儲糧另一種業務是,在國家原有政策定位基礎上,逐漸延伸産業鏈,擴大購銷、物流、加工、營銷等商業貿易業務。也包括中儲糧接受糧食加工企業委託為其代收代儲糧食業務。
作為國家糧油收儲的後來者,中糧集團、華糧集團和中紡集團也承擔著國家糧油政策的功能。與中儲糧不同的是,上述企業進入糧油收儲比較晚,國家政策糧油的收儲份額要遠低於中儲糧,對市場的影響力上也是遠低於中儲糧,不過,後三者發展迅速。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2010年小麥托市收購上,在河南省一個地方,中儲糧收購了1350萬噸小麥,而中糧集團在全國只收購了400萬噸小麥。
“2004年糧食體制改革後,中儲糧作為國家政策儲備糧企業,在平抑糧價,托市收購維護糧價方面做的還算可以。”一大型糧食企業人士表示。
國家糧食局一位人士表示,在糧食收購上國內的糧食收購主要還是中儲糧,80%由中儲糧來收購,其他企業目前還很難有這樣的影響力。
2010年10月上旬,一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秋糧收購和當前糧食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的電文下發至縣市級政府,文件明確要求,“中儲糧全面暫停除與儲備吞吐輪換直接相關業務以外的其他一切購銷經營活動”。
據本報了解,商業貿易性業務帶來的效益已接近中儲糧整體收入的一半。而中儲糧更長久的發展目標,“主要是通過在加工、貿易等業務方面大力拓展,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認為,作為糧食收儲的主體,各自本身又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化經營業務,在糧油價格穩定和市場化盈利雙重身份之間越來越衝突。這不僅引發外界的質疑,也必然引發國家相關部門的不滿。
不過,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表示,衝突不是很明顯,國內糧價上漲與國外瘋狂上漲相比是穩步上漲,在全球通貨膨脹的基礎上很難獨善其身,穩定的上漲是不可避免的。
托市收購爭議
圍繞夏糧、秋糧收儲,中儲糧等糧商的身份也備受爭議。
2010年夏糧收購期間,安徽、山東等地小麥收購價格,同比上漲約10%,首次突破1元大關,遠高於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佈的《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的白小麥(國標三等,下同)、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為0.9元/斤、0.86元/斤、0.86元/斤政策收購價。除了價格,收購過程中還引發了企業搶糧現象。河南一糧食收購商表示,“大部分小麥,是被中儲糧下面的代收代儲點給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