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開發商自曝扛房價的秘訣:關鍵看政策能執行多久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1日 15: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聚焦房地産調控

  提要:“不可能那麼快就降,根據我們公司去年年底的財務情況,如果不再拿新地,扛半年是沒什麼問題的。“首先是觀望期的量跌價滯階段,新政策出來後,怎麼執行、各方面反應如何、不僅購房人會觀望,開發商也會觀望。

  “不可能那麼快就降,根據我們公司去年年底的財務情況,如果不再拿新地,扛半年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們對通州的其他項目也都有監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降價的。”昨天,通州一位房地産公司的副總韓先生這樣對記者説。

  “史上最嚴厲的”的京十五條出臺後,與一次次加息、提高準備金形成合力,全面收緊了房地産企業的資金來源。購房人開始觀望,並期望著在這輪調控中,需求受限的開發商資金“緊張”後能把房價降下來。但記者從十余位開發商處了解到,作為購房人的博弈對手,他們目前的降價意願並不強烈。那麼,開發商實際能扛多久?相對弱勢的購房人,還有機會在這次博弈中獲勝嗎?記者對此進行了相關調查。

  跌價的常規路徑 雙方僵持長則一年短則一季

  每一次政府出臺調控房地産市場的新政策,購房人最關心的都是兩個問題:房價能不能降下來?何時能降下來?這一次也不例外。

  “細心梳理一下前幾年的經驗,地産新政出臺,房價進入下跌通道後,其路徑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了解了這個規律,購房人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外界雜亂的信息所左右了。”曾經有過六七個項目操盤經驗的開發商肖先生這樣對記者分析。

  “首先是觀望期的量跌價滯階段,新政策出來後,怎麼執行、各方面反應如何、不僅購房人會觀望,開發商也會觀望。購房人不動,就沒有成交量;開發商不動,新的項目會暫緩入市,老的項目價格不漲也不跌,雙方都繃著,看誰能繃得住。如果開發商資金有問題了,率先繃不住了,房價就會進入下降通道。這個週期有長有短,長的一年多,比如2008年那次,短的三四個月,比如去年通州房價的下跌。”

  肖先生認為,從某種意義上,這是雙方博弈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有些購房人對政策的效果有些誤讀,認為有效果就是房價應聲而落,否則就是沒用,其實,價跌往往不會那麼快顯現。”

  其次,“房價進入下降通道就是進入了量跌價跌階段。”肖先生接著分析。價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般會是規模較大或是位於郊區的純新盤,表現為以明顯低於之前預期和周邊項目的價格入市,原因是這些新盤進入銷售之前都是投入,資金壓力、銷售壓力較大,急需資金回籠,會率先扛不住。另外,新盤也沒有老客戶退房的顧慮,降價在技術上也比較容易操作。

  之後,如果市場預期繼續悲觀,成交量萎縮,開發商的老項目沒辦法,也會通過打折、促銷的方式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來。相對來講,二手房的價格是相對堅挺的,這是由於二手房的賣方是分散的個體,除非特殊原因,都不會有資金壓力,但當一手房大規模降價後,一直以一手房為風向標的二手房也不會堅持多久,樓市會進入全面降價之中。 至於降價幅度能有多少,會在哪個環節轉入價跌量漲、量漲價升的回暖通道,就要看這個階段市場的博弈情況了。

  扛價的根本原因 “即使降價,許多人也買不了”

  “前兩天,有人告訴我,管莊一個項目降價了,由一平方米35000元降到28000元了,我當時就不信,後來一打聽,這個項目還沒開盤呢,嚷嚷過均價35000元,現在又説28000元了,其實這只是開發商的一個銷售策略,不能算是真正降價,因為周邊項目均價不過26000元。在目前的市場觀望期,這樣的信號會很多,但從客觀規律上來講,可能會有‘假摔’,掃掃價格的浮沫兒,真正的降價一定不會這麼快到來。選擇扛價,既是開發商出於角色的本能,也是規律使然。”肖先生坦言,在這方面,購房人明顯處於弱勢。

  在記者隨後的採訪中,多位開發商向記者證實了肖先生的判斷:現在還沒有降價的計劃,至於原因則五花八門。東三環一位精裝修項目開發商的説法很有代表性:“現在什麼成本都在上漲,開發商的利潤已經不像前兩年那麼高了。就拿以前都不在意的人工成本來説,不要説最貴的廣東技工,連浙江技工一天都300元了,成本在那兒擺著呢,肯定不願意降呀。再説了,現在的政策是限制需求,降價了,許多人也買不了呀,弄不好,新客戶沒來,老客戶也跑了。”

  通州項目是去年調控後的率先降價者,這一輪會不會繼續領跌呢?通州一項目的副總韓先生説:“經過去年一輪的回調,通州房價已經回歸到理性位置,金隅花石匠14000元,運河灣、海棠灣21000元左右,北京ONE26000元……與大興、順義等區域的項目比,都是有優勢的,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目前都還有成交,我不知道其他項目的情況,但我們公司去年年底的工作會上,已明確了今年不漲不降的調子。”

  開發商是否“不差錢” “資金扛半年是沒問題的”

  不管是“成本論”也好,“調整到位論”也好,這些開發商在表明態度的同時,也都向記者透露出了目前“不差錢”的意思,其中,通州項目的韓先生還明確表示:“從公司的財務情況來看,扛半年是沒問題的。”

  “你聽沒聽説身邊有項目説過資金緊張的?”對於這個問題,在記者採訪的十余位開發商中,只有一位開發商表示:“有人問過我,能否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儘快幫他籌措6000萬元。”其他開發商則均稱:“前兩年銷售行情那麼好,沒聽説誰缺錢的,從一些房地産上市公司的報表中也能看到,許多企業的負債率都在50%以下。最近,不是還有開發商拿地嗎?證明‘老本兒’厚唄。”

  儘管開發商自稱不差錢,但記者卻從其他渠道了解到了一個讓人困惑的信息:2011年1月份集合信託計劃中,房地産信託的成立規模佔全部信託成立規模的37%,成為佔比最大的信託業務種類;截至2月17日,處於推薦中的信託計劃達26款,2月份投向房地産的信託計劃已經達12款,佔總款數近一半的比例,發行規模或將超25億元。這些信託大部分承諾投資收益在10%以上,加上信託費、代銷費、託管費等,開發商的融資成本應該在15%以上。另外,今年以來,還有房地産企業通過海外發債、優行票據、向外資銀行借貸、私募等方式融資,融資成本也都高於7%左右的銀行開發貸款成本。如果開發商真的不差錢,為什麼頻頻以高成本去融資呢?另外,也有信託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他們公司發行的近幾期房地産信託産品中,開始有了股權融資,以前開發商是捨不得把股權出讓出去的。

  博弈最終誰贏 “關鍵看政策能執行多久”

  對於記者的這個困惑,肖先生解釋:“高成本融資,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開發商就差錢。具體地看,通過信託、海外發債等方式融資的開發商基本都是有一定規模的大品牌公司,這些公司的擴張速度很快,正常的銀行開發貸款本身就不能滿足它們的發展速度。當然,它們通過這些方式融資,不排除資金緊張的因素,在前幾年的調控中,萬科、富力、合生也都有過領跌或大規模降價的先例,這一輪也不排除這種可能,但事後分析,它們的降價和高成本融資都有‘丟卒保車’的成分,是在為新一輪擴張和長期應對政策風險作戰略準備。”

  説到長期應對政策風險,肖先生非常欽佩萬科的戰略眼光,去年,萬科利用它的品牌和專業優勢,除了與中糧、金隅、五礦、住總等國企廣泛合作,在繼續發展的同時,也分流了風險,可謂是未雨綢繆。但對於大多數開發商來説,在這方面與萬科還有較大的距離。

  肖先生在與同行的交流中發現,基於以往的經驗,多數開發商對目前的政策都持謹慎樂觀態度:第一,認為目前嚴厲的政策不會“長壽”,一年,至多一年半後就會慢慢放寬,因此,即使造成暫時零銷售的“市場速凍”局面,憑藉之前沉澱下來的“老本兒”也能支撐一段時日;第二,認為政策的嚴厲程度在執行上會打折扣,有週旋的空間。正是基於這些認識,多數開發商在“扛價”上才會這麼堅定。

  但另一方面,一些中小開發商,不僅銀行貸款融資不暢通,信託、私募等融資方式的高門檻也很難跨過去。如果一系列政策嚴格執行,且持續的時間長一些,“老本兒”吃完之後,實力相對不足的開發商將首當其衝遭遇資金“斷鏈”危險,它們會率先通過尋找股東入股、項目轉讓等途徑應對資金困局,一段時間內“大魚吃小魚”、市場“洗牌”在所難免,在這個“洗牌”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將面臨被迫降價促銷的壓力,這就給了購房人機會。相對來講,這個週期會比較長,也許半年、也許一年,甚至更長。購房人要作好持久戰的準備。而且,2011年1月份的CPI為4.9%,全年還有通脹壓力,在衡量房價時,也要考慮到此方面因素。

  肖先生還分析,由於目前北京的網簽暫停,新政的效果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市場真的“凝固”了,效果大於開發商的預期,或者政府還有後續政策出臺,也許等不到吃完“老本兒”,就有開發商心慌了。這一點,快的話,全國兩會之後就會看出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