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溫州近萬億民間資本遭遇圍城之困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現在能投資什麼?

  在積澱和輝煌了30年之後,溫州資本現在比較糾結。

  儘管溫州氣候宜人,但土地資源極度匱乏、人才緊缺,僅靠發展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難以為繼,産業空心化不斷蔓延;另一邊,大量民間資本不得已成為“橫衝直撞”的遊資,急需尋找合適的包括實業在內的投資渠道。在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之間,溫州民間資本似乎又遭遇了圍城之困。

  近期,本報記者通過對溫州進行實地調研之後發現,原本很多溫州資本所喜歡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業投資,因為利潤率太低而不得不放棄,此前的投資理念和方式已不合時宜了。

  近萬億民間資本正面臨投資方向的選擇。

  ⊙記者 方俊 鐘文倩 ○編輯 顏劍 陳羽

  現狀之憂

  産業空心化蔓延

  眾所週知,浙江省經濟具有明顯的外向型特色,而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的溫州則是一個典型。根據溫州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0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一舉突破170億美元大關達170.94億美元,而出口145.4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8.8%和33.0%。其中,私營企業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出口額首次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00.50億美元,同比增長41.5%,私營企業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5.0%提高至69.1%,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81.7%。

  然而,隨著大量的溫州中小企業逐漸外遷,溫州傳統製造業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空心化。據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髮靜介紹,曾佔據全國産量90%以上的溫州金屬打火機,鼎盛時有1000多家企業,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業在專心經營。

  溫州金屬打火機並不是個案,溫州鞋革、服裝、電器等也均出現外遷傾向,溫州産業空心化成為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此也是深表擔憂,“近幾年溫州實業萎縮非常明顯,現在應該引導民間資本去投資實業。”

  對於資本撤離實業,當地企業家等紛紛指出,實業的利潤率太低是最關鍵的原因。據溫州金融辦副主任葉新明介紹,儘管沒有所有行業的具體統計,但據了解一些製造業企業利潤率僅10%左右,而溫州市外經貿局進出口公平貿易處處長周小平則表示,“有些製造業的利潤率僅有5%左右,遇到匯率調整時這個利潤率都難以保證”。

  資本突圍

  海外直投闖關

  溫州民間資本數額究竟幾何?説6000億者有之,7500億者亦有之,而周德文去年底估算,這一數字大概在8000億左右。

  對此,溫州市政府金融辦副主任葉新明表示,“據較為官方的統計,這個數據大概在4500億至6000億之間,當然由於溫州資本常常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業態之間隨時流動,因此這個數據也只是一個概數,具體準確的數據,可以説無人知曉。”

  今年年初,溫州市外經貿局發佈了《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一時引起國內外專家、媒體、以及溫州資本的廣泛關注。不過,由於上級部門的異議,該方案暫時被擱淺。

  在農曆春節前,周小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試點並沒有被叫停,只是國家外管局有異議,目前外管局還在系統內進行溝通。”周小平介紹,溫州巨大的民間資本需要不斷尋找投資渠道,而溫州資本經過地下渠道流到海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此次試點主要是想把個人境外直接投資合法化,從地下變成陽光。

  儘管該方案被暫停,但溫州當地企業家對該方案非常感興趣。周小平介紹,方案發佈後每天都有很多人電話或實地拜訪,要求了解詳情。而就在記者採訪期間,一位溫州當地老闆三次來到周小平辦公室了解情況,該老闆已經在加納投資了一個農場,主要給在當地做工程建築等方面的中國人提供物資。試點方案出臺後,他想具體了解情況,準備再投資100萬美元在當地開兩個超市,擴大對當地中國人的供應。

  周小平表示:“個人境外直投方向應該是對的,最起碼給溫州資本提供一個渠道,讓他們多了一個選擇”。

  三管齊下

  溫資疏導之術

  “對於數額龐大的溫州民間資本,用截堵之法肯定不得要領,我們還是採取疏導為主。”葉新明説。

  實際上,葉新明所指的疏導之舉主要是指,金融辦在去年為股權投資所搭建的,包括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下稱“服務中心”)、溫州風險投資研究院以及溫州股權營運中心(下稱“營運中心”)在內的這“三駕馬車”。

  “為資本找項目,為項目找資本,産業整合,資源聚合。”當1月19日,記者走進位於溫州市甌江路海港大廈15樓的服務中心,門口的LED屏幕上顯示的這幾行字顯得特別醒目。

  “由於此前都沒有經歷類似工作,因此中心從去年6月份成立至今的半年多時間裏,我們主要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探索為主。”服務中心副主任項蘇告訴記者。

  據項介紹,至今服務中心已經對接了10多個項目,平均每個月大概2個項目。“雖然總的資金規模並不大,但對接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項蘇説。

  值得一提的是,1月21日,根據市政府引資發展市政建設的規劃而成立的溫州人股權投資基金在該中心進行了路演。

  項蘇坦言:“儘管政府主導的市政項目的年化收益率不一定能達到溫州資本要求的20%以上,而且時間也比較長,但這是溫州人自己的建設項目,而且風險較低,收益確定性較高,因此其吸引力還是比較大。”

  葉新明透露,溫州人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30個億,第一期數額3-5億,“這些資金將交給PE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管理”。

  而記者亦在服務中心內部刊物《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信息》2011年1月刊第4版發現刊有兩個項目的推介,其中超級固定電話項目分兩期融資,分別為300萬(佔30%股份)和3000萬(佔40%股份),而另一精密鋁材加工項目則計劃融資5億元,並稱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24.3%,投資收益率達33.6%,投資回收期5.4年”。

  與服務中心漸入佳境相比,營運中心則顯得舉步維艱。但實際上,營運中心的設立是經證監會同意的,是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試點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初管理層的想法是,借此培育地方資本市場,儘管具體的指導原則都沒有,但總的試點方針是,如果成功,就總結經驗,繼續發展;一旦走了彎路,有過錯,就要懲處。”營運中心主任鄭濱直言。

  但令人遺憾的是,自去年6月4日高調掛牌以來,營運中心真正實現股權轉讓的僅有一個案例。對此,鄭濱認為,營運中心遇到的發展瓶頸是,中心並非許多企業實現股權轉讓的必須路徑,“他們在私下就可以解決,儘管風險可能有,卻能實實在在地剩下仲介費,但長此以往,無益於溫州未上市公司做好信息公開以便於初期募資,或者股權轉讓。”

  火爆現狀

  股權投資如火如荼

  據了解,股權投資則受到了越來越多民間資本的青睞,目前,佑利控股集團、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奧康集團等傳統産業集團都已經加入了創投的行列。

  早在2007年,新的《合夥企業法》實施之後,胡旭蒼就聯合八家樂清企業和一名自然人,發起成立了長三角地區的首家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東海創投,吹響了溫州市民間資本進入股權投資領域的號角,隨後,其又成立溫州環亞創投,募集資金超10億元。

  胡旭蒼介紹,環亞創投已經從投資的民和股份上市成功後退出,“目前還有幾個新能源、券商、基建路橋的項目,預計今年還有2-3個項目要上市。”他表示,“現在實業越來越難做,人工成本、能源等價格全部上漲,但産品價格卻沒有怎麼漲。”

  2010年,胡旭蒼又與幾個合夥人一起創辦了瑞安思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發行了溫州市首只陽光私募基金“思考一號”,主要專注投資于大宗交易、定向增發與後PE投資,“思考投資實際上也是為了和環亞創投做配套”。

  胡旭蒼的環亞創投是溫州人在溫州當地從事資本運作的一個樣本,實際上,溫州人在外地進行股權投資的也比比皆是,早在2006年3月,上海首華創投就作為第一家溫州民營資本成立的VC落戶上海;而正泰集團等出資成立的上海雲杉投資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溫州時代廣場對面的車站大道財富中心,聚集著30多家各類創投和股權投資公司,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根據周德文的數據,在溫州註冊的創投公司有300家左右。

  整體來看,目前溫州的資本運作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出資成立有限合夥制公司,不委託基金管理公司,如環亞投資;二是成立有限合夥制公司,同時出資成立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由自己出資的基金管理公司運作,如上海雲杉投資;三是直接成立股份制公司,如溫州國瑞創投股份有限公司等。

  對於目前進入創投業的溫州民間資本總量,周德文表示,溫州民間資本這幾年對投資領域的創投公司、基金項目,興趣都很濃厚,“當前,僅溫州就有1500億元資本進入創投領域,涉及300家創投機構。在金融領域投入至少有1000億元,也就是差不多3500億元投資在金融和創投領域。”

  未來之路

  直接邁入資本時代?

  據溫州一位常年從事民間借貸人士介紹,溫州的資金成本非常明確,放貸一個月的收益可能是2%-3%,年化是20%左右,這是溫州資本的一個基本收益預期,而這也得到溫州多位人士認同。“利率最低的擔保公司是月息1.8%左右,比較高的則是3分息,年化則達到36%,在溫州民間借貸、擔保非常普遍,可以説滿城盡放高利貸。”

  不過,根據調查,目前溫州民間資本流入股市並不算多。溫州證券期貨業協會會長、申銀萬國溫州人民西路營業部總經理瞿炳建表示,“溫州人無論是炒房、大宗商品,還是炒煤炒礦,都有賺錢效應,因此二級市場也需要有賺錢效應才能吸引溫州遊資關注。”

  華泰證券溫州永嘉縣陽光大道營業部總經理陳文瑛也表示,目前溫州資本對二級市場不太關注主要是跟溫州資本的特性息息相關,“溫州人很有投資意識,錢的去向非常靈活,資本意識強,一定要確保利潤可賺才去投。”

  不過,反過來看,一旦股市有盈利預期後,二級市場也將會吸引大批溫州資金進入,而且由於溫州資金成本較高,這或許也意味著上漲幅度不低。目前在溫州有兩家“土生土長”的陽光私募基金公司,分別是瑞安思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溫州拉芳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均是在2010年成立。

  “目前留在溫州本地的很多都不是高新産業,因此要想發力這一産業升級或者實現本地轉型,其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多位人士指出。

  不過,在陳文瑛看來,情況或許並不是特別糟,“從硬幣的另一面,即樂觀地講,溫州極有可能跳過發展高新産業階段,而直接進入資本時代,儘管現在還處於萌芽時期。在這個階段,溫州憑藉民間資本優勢,將會涌現大量的私募基金,其中包括對衝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

  而葉新明在接受採訪時更是直接判斷:“溫州已經進入了資本運作時代。”據葉新明透露,現在在溫州的富二代中,資本運作比比皆是,“70後和80後的富二代現在大概30歲左右,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有國外教育經歷,而且一般都學的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回國之後他們對資本運作可謂如魚得水”。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某溫州企業老闆的兒子在海歸之後,就謀職深創投。“他背靠父親的企業和溫州龐大的民間資本,往往能夠獲得一些當地的好項目,並率先參股進入。”

  儘管如此,接受採訪的當地金融人士均表示,由於溫州本地上市企業僅有7家,缺乏明顯的持續賺錢示範效應,而這也導致了當前更多的當地民間資本只作壁上觀。

  “溫州的民間資本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跟風和抱團,現在大量資金囤積于房地産市場,也是因為此前炒房帶來的財富示範效應而産生的跟風使然。”一溫州當地金融機構負責人稱,“所以一旦有更多的當地企業上市,使私募股權投資産生大量的賺錢效應之後,就會吸引一些民間資本從房地産、農産品等市場撤出來,並涌入PE行業。”

  “其實,還有另一方面是,溫州民間資本在私募股權投資方面更看重的是自己對對方的熟悉程度,他們喜歡投資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他們很重視信用。”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溫州)副院長郭少龍如此認為。

  為了吸引更多民間資金進入這一領域,葉新明透露,相關機構正努力激發當地企業的上市熱情。“我們金融辦主要是對他們加以引導,為其創造更好的上市環境和條件,溫州雖然民營企業發達,但其在包括股權、房産、土地方面的歷史糾葛問題還是非常複雜,上市改制的成本越來越高。”葉新明直言。

  而根據本報記者了解,滬深兩地交易所對上市資源豐富的溫州也頗為重視,“不久前,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更是專門趕赴溫州,一家一家地考察當地企業,做相關的輔導工作。”

  “據我了解,目前正積極準備、未來幾年內將上市的溫州企業有200多家。”周德文稱。

  相信隨著本地上市企業的急速增加,一些潛在的私募股權投資項目的賺錢效應就會浮出水面,屆時更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似乎就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