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趙岩:中國外債打水漂説言之過早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2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如果把次貸比喻成美國經濟的大傷口,兩房問題就是戳在心臟部位的一柄劍,但因為部位關鍵,反而不敢妄然拔除,甚至,它的暫時存在還扮演阻止傷口血液流出,延續生命跡象的關鍵作用。莽撞動作只會令生命跡象已經微弱的房地産失血而亡。

  趙岩 (新浪財經特約評論員)

  歷時近三年,起自美國房地産的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終於又到了一個翻牌時刻。

  身為美國房地産中流砥柱,房貸美和房利美可能就要退出歷史舞臺,這讓遠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並不輕鬆,作為兩房最大海外債券人,“退出”對中美是城門失火和殃及池魚的壞消息嗎?不一定。

  如果對中國是一條壞消息,對美國經濟決策當局而言,其間卻隱含著其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2008年7月兩房瀕臨崩盤至今,無論是美國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對他們的改革都諱莫如深、噤若寒蟬。這就像皇帝生了重病要駕崩,為防天下大亂反而對治療暫時裝聾作啞;等龍體好轉,局勢不會失控,才公示立儲的需要和選擇,以安排政權平穩交接。

  奧巴馬政府著手治理兩房,説明美國經濟治理當局苦苦守望的經濟復蘇的曙光、改革的契機已經來臨。政治語言常常是有病硬挺,無病呻吟,但行動永遠誠實,而行動背後就是現實判斷。

  如果把次貸比喻成美國經濟的大傷口,兩房問題就是戳在心臟部位的一柄劍,但因為部位關鍵,反而不敢妄然拔除,甚至,它的暫時存在還扮演阻止傷口血液流出,延續生命跡象的關鍵作用。莽撞動作只會令生命跡象已經微弱的房地産失血而亡。

  要知道,目前,美國房地産已經成了兩房自己的遊戲,新增房貸90%都是由兩房提供,換言之,美國房地産成了美國政府的獨門生意。

  正如美國議員Jim DeMint所説,非常諷刺的是,“美國經濟中最重要的私人板塊——房地産領域的經濟活動正被聯邦政府控制。”不但房貸美和房利美被美國政府接管,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目前政府直接或者間接的支撐著97%的新發放貸,包括由美國聯邦住房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提供的貸款。

  從2008年以來,扛著美國房地産半壁江山的兩房,以病弱之軀,一身爛賬,備受詬病。但卻非但沒有退出歷史舞臺,還不得不扛起了全部江山,因為另外50%一直由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房地産支撐債券,基本上消失了。

  這是一條道走到黑的唯一選擇,美國知道休克療法只能開給前蘇聯,而對自己只能是慢慢拯救。雖然這把利刃遲早不得不拔,否則,就永遠是在病態中運作,在這個意義上,目前的結局完全在意料之中。

  奧巴馬政府明確提出兩房的三個建議解決方案,三個方案也全面傳遞了其經濟治理班底對於美國經濟復蘇的信心,而這一次,中國對太平洋彼岸的反應,是否還是會一如既往的“收訊滯後”?三個政策選擇意味著什麼?無論是對國家投資還是個人投資者而言?

  美國政府2月10日宣佈將逐步削弱房利美與房地美(簡稱“兩房”)在美國住房市場中的中心作用,可能最終將這兩家抵押貸款公司關閉或徹底私有化。

  政府提供的三種方案為:除現有聯邦住房機構,政府將全部退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第二種和第三種都是創建新機制,讓政府對兩房一直主導的房貸二級市場提供部分支持,而區別在於,是提供常態性的支持還是應急性的支持。換言之,兩房的改革就是正在向私有化、讓市場發揮作用的方向努力。

  但是政府也深刻意識到。對於房地産這個既是商業也關係民生,重要的投資卻不全是投資的領域,政府要全然退出,可能性不大。至少在短期內,第一個建議案很難一蹴而就,既值得商榷,也不大可能迅速達成,因此更可能是後兩種方案,最終還需看後續的配套方案出臺。

  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個建議案都是以金融機構有實力、有意向接盤;整體經濟、房地産、私人板塊復蘇為前提的,步驟上則是採取緩步漸進改革措施。

  白宮的計劃是這樣的:其一是降低兩房所能購買的最大貸款額度;其二,“兩房”向銀行逐步提高抵押擔保費用(用高價來驅逐不良信貸);其三,對政府支持的貸款提高最低首付比例。在市場支持的情況下,財政部可以敦促“兩房”加快削減資産組合。

  上述措施都是以緩慢漸進為原則,以復蘇為前提。

  換言之,第一條就是兩房傾向於不再對購買力強,有更高房地産消費能力的人提供政策性、應急性的信貸服務。對於“兩房”可購買的最大貸款額度,目前的規定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全美範圍內可購買的單筆房貸額最高不能超過41.7萬美元。這個貸款就是美國所謂的小額貸款。因此通常也可以取得比較優惠的利率。

  兩年前,一些高房價地區的貸款上限提高為729750美元,這是為了防止在亂世之下,希望買房的人因喪失資金杠桿支持而無法入市,避免對房地産形成進一步的下行打壓。如果美國國會對此政策不做改革的話,到10月份,上限規定將下降至625500美元。

  第二條,“兩房”向銀行逐步提高抵押擔保費用(用高價來驅逐不良信貸);表明政府的現時判斷是,銀行有實力支付更高的費用,他們不再是羸弱之身,只能是扶助對象了。

  第三條,政府支持貸款提高最低首付比例,無疑是希望政府緩慢退出,市場進入。

  那麼對中國的影響呢?

  2008年7月時兩房危機發生的時候,中國持有的兩房證券達3760億美元,後續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雖未見明細,但過去兩年的中國投資總體增減粗略估計,目前中國持有的兩房證券仍有3000-4000億左右的規模。

  兩房債券的命運一直都是被懸而未決的拯救方案左右,而沒有走向沉沒成本。但是消息一齣,就出現不少打水漂之説。作為國民財富的主權投資當然不應該以國家機密為由不對民眾公佈,但如果確實是關注國家利益,並且是從務實的角度出發,不少打水漂論者恐怕就需要牢記:客觀才能冷靜,金融不應鼓勵憤青。在投資中,信息是無價的商品,商品有的靠開啟智慧而贏利,有的靠利用無知而贏利,投資者應該冷靜地判斷,不要糾集在所謂的打水漂上。

  要知道,全球經濟早已不是處身以物易物的市場,東主運轉不靈其欠債就煙消雲散。而在債券市場中,上市的兩房從遭遇退市,到目前的新政推出,其債券始終在交易中。至少目前看來,無論從技術講、還是前景展望,雖然一切尚未塵埃落定,但打水漂的判斷都過於輕妄了。

  那麼投資人應該如何理解兩房新政的可能影響,應該考慮哪些調整和轉變?

  所謂投資,無非在全球各國別、不同資産類別間的配置,價格泡沫的面臨修正,價格偏低的擁有潛力空間,而轉機和時機就決定於政策風向、資金流向的調整。

  一場次貸海嘯的洗禮,各國遭受波及各出政策招數,如同一場同臺競技,而比武之後,你可能會吃驚地發現,次貸的肇事者,恐怕反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最大受益者。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成了比美國的房地産價格和市場更理想的修正。

  那麼,兩房新政對於國家、個人投資者意味著什麼呢?首先,如果需要在美貸款買房,改革的前景意味著,貸款的易得性和優惠利率很可能未來會更難得到。一個肩負著“公共”責任的兩房的退出,商人逐利,而當資金再度從價格高企的地方流向價格低窪地,追逐經過修正顯現出吸引力的資産類別,房地産改革就獲得了可行性空間,而私人金融板塊也將尋獲了贏利空間,這恰恰是我們可以在美國政府的改革方案中看到的前景預期。

  目前也可以清晰看到的是,長遠的大勢而言,美國經濟、房地産都在復蘇。對於投資者而言,債券恐怕確實不是足夠有吸引力的類別了。如果中國出於穩定匯率的目的,不得不持有美元計價的資産,那麼做美國的房東恐怕就要優於做債主。

  這是個考驗投資人智慧的時刻,這一次,面對攪動中國心情的兩房,希望所有投資者不再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