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高檔紫砂料是怎樣煉成的 看原材料是否珍貴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提起時下走俏的紫砂壺,恐怕人們最關心的就是砂料了,因為被那些影響健康的假紫砂壺或添加化學劑的紫砂壺嚇怕了,患上了“紫砂恐懼症”。其實,但凡有頭有臉的紫砂工藝師都不會幹這種缺德的勾當,因為紫砂畢竟不像新疆和田玉及珍貴寶石那樣原材料稀缺,更算不上珍貴,那些負責任的紫砂工藝師自然沒必要在原料上做手腳。

  紫砂原料既不稀缺也不珍貴,但製備工藝卻費時繁瑣。為讓部分紫砂消費者打消疑慮,我們下面就結合《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藝術研究》課題的相關研究,從最原始的紫砂泥開始,看看高檔紫砂料是怎樣“煉”成的。

  原礦:可分為紫泥紅泥和綠泥

  談紫砂原料,必須從宜興陶土説起。宜興陶土的種類很多,通常分為甲泥、白泥和嫩泥三大類。甲泥是一種以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黏土,是深藏在地下的一種未經風化的頁巖,也稱“石骨”,主要分佈于宜興大潮山、蘭山、南山、黃龍山等地。而紫砂泥就是夾雜于甲泥礦內、開採後再由人工精選的泥料,常被稱為“泥中泥”,它是製作紫砂陶使用的主要原料,主要包括紫泥、紅泥和綠泥。

  紫泥:紫泥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青泥”、“大紅泥”,是製作紫砂壺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黃龍山岩層下數百米處,在“甲泥”礦層之間,礦體形態呈薄層狀、透鏡狀,岩石類型為粉砂質泥岩,含較多鐵質。紫泥由於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溫度範圍較寬,但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左右。因此,紫泥具有合理的天然化學組成、礦物組成和工藝特性,其單一泥料通過加工煉製,即能製成各種紫砂陶器製品。以紫泥為主料,和其他紫砂陶土泥料相配合成,或和其他宜興陶土泥料相配合成,工藝性能則變化不大,主要是改變了色相、顆粒與外表特徵。

  綠泥:綠泥俗稱“本山綠泥”,原礦呈淡綠色,燒成後呈現梨皮色(米黃色),是紫泥礦層中的夾脂泥,數量非常少,通常只有在開採紫泥時才附帶開採綠泥。綠泥有時被人們稱為“團泥”、“段泥”,是由於綠泥和紫泥混雜共生,混合在一起,根據其中綠泥與紫泥的比例不同,燒成後顏色從米黃色(溫度低)變至棕黃色(溫度偏中),直至變為青銅色(溫度偏高)。由於綠泥數量不多,同時大件綠泥産品不易燒制,因此綠泥僅用來製作小件産品,或作為化粧土粉飾在紫泥坯體表面,供裝飾之用。

  紅泥:紅泥有時稱“小紅泥”、“朱泥”、“石黃泥”。原礦呈黃色或黃綠色,燒成後成大紅色、赤紅色、朱紅色、淡紅色。紅泥礦層位於嫩泥礦層底部,屬“石黃泥”的原礦呈金黃色;屬“朱泥”、“小紅泥”的原礦則呈淺黃綠色,為緻密塊狀,是一種以黏土為主要礦物成分的黃綠色粉砂質黏土岩。紅泥因收縮率大、燒成溫度偏低,因此常用來製作小件器物和用作化粧土,或作為紫泥坯件表層的裝飾之用。

  特質: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

  紫砂泥是宜興得天獨厚的一種原料,其合理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與顆粒組成,同時具備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工藝性能,為生産紫砂陶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

  紫砂泥的主要化學組成為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而化學組成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料的工藝性能,包括可塑性、收縮性能、燒成溫度、燒成後的顏色等,如Fe2O3的含量不同,則成色不一:在正常燒成條件下,Fe2O3含量≤0.8%,燒成後呈白色;含量為1.3%,燒成後呈灰色;含量為2.7%,燒成後呈淡黃色;含量為5.5%,燒成後呈淡紅色;含量為8.5%,燒成後呈紅色;含量為10.5%,燒成後呈深紅色。

  紫砂泥的性能除了與化學組成有關外,還與礦物組成有關。甲泥主要的礦物成分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石、石英及母岩碎屑、鐵質等,是黏土-石英-雲母系共生的有色黏土,經焙燒生成殘留石英、雲母殘片、莫來石晶相、赤鐵礦等,形成了陶瓷原料難得的單礦燒結、雙重氣孔的物相結構。

  另外,紫砂泥特殊的顆粒組成也決定了其性能。紫砂泥的顆粒組成是指泥料中含有不同大小顆粒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如果泥料的細顆粒多,則可塑性好,乾燥強度也高,但收縮率相應增大。

  紫砂泥以上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與顆粒組成,決定了其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結合性、觸變性、收縮性、燒成性等多種工藝性能。

  製備:工藝細緻複雜且講究多

  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用輪碾機粉碎,將泥料過60目篩(泥料如太粗,製作時費勁;如太細,製作時則易黏手,並且燒成後收縮率大),濕水後通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料。然而,明清至民國,紫砂泥礦土的開採和加工的設計和方法都很簡陋。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紫砂泥的粉碎方法由小磨磨到石輪碾,又由石輪碾到機械加工處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勞動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風化:開採出來的紫砂原料進廠後,要先在露天存放一段時間(3個月以上),任其風吹雨打、日曬冰凍,目的是通過風化,使原料組織碎裂、溶解與氧化。當然,風化期越長越好。經風化後的黏土有以下特點:黏土質地變細,可塑性提高,原料中水分均勻,部分鹼金屬與鹼土金屬鹽類溶解,耐火度提高。風化後的原料在配料前還要用人工剔除其有害雜質,根據不同製品的質量要求,憑經驗用肉眼觀察原料的外觀色澤來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