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隨著春運高峰的到來,2011年招工競爭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民工荒”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據統計,現在的農民工後備力量每年比此前高峰時減少了600多萬人,三年差不多少了2000萬人(2011年《新華文摘》第二期《“民工荒”的原因、應對與勞工市場制度變革前景》)。
農民工後備力量不足,經濟結構轉型難以在短時期內完成,中西部地區用工需求持續“井噴”,讓我們清晰預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民工荒”將成為農民工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主要體現。
由於市場天然的調節功能逐漸發揮作用,使得農民工的勞動報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自身價值,政府的主動干預和媒體不斷介入,讓勞動者的權益逐步有了保障。
未來五到十年,農民工的後備力量以80、90後為主力軍,他們的知識層面、思維習慣和權利意識,已然迥異於他們的父輩。勞動環境和報酬固然是他們衡量一個工作好壞的主要標準,在人文關懷的口號面前他們更看重的是人格上的平等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