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西部十二五主打能源牌或推資源稅改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8日 08: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西部地區“十二五”

  西部地區“十二五”主打能源牌

  新能源有望成為西部經濟發展新亮點

  資源稅改革初見成效今年或在西部推廣

  其他地區“十二五”

  廣東“十二五”增長目標擬為8%

  新能源主題投資策略

  華泰聯合:新能源設備商是最直接和最快的受益者(薦股)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邏輯(薦股)

  方正證券:新興能源重點看好核電設備(薦股)

  申銀萬國:2011年電力設備和新能源投資策略(薦股)

  湘財證券:新能源板塊2011年投資策略(薦股)

  平安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2011年投資策略(薦股)

  西部11省區投資機會掃描

  雲南:26家上市公司四大特色産業

  內蒙古:19家上市公司資源特色明顯

  貴州:17家上市公司呈現少而精

  四川:74家上市公司龍頭股最受益

  陜西:31家上市公司設備製造集中

  重慶:31家上市公司醫藥佔比排名第一

  寧夏:11家上市公司呈現重組效應

  甘肅:22家上市公司農業股潛力大

  新疆:34家上市公司建築材料受熱捧

  青海:10家上市公司稀缺資源成焦點

  西藏:9家上市公司藏藥、礦業、旅遊是特色

  西部大開發受益股一覽

  西部地區“十二五”主打能源牌

  隨著各地兩會的陸續召開,備受關注的地方“十二五”規劃也相繼公佈。記者查閱西部多個省份“十二五”規劃時發現,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産業中,幾乎都涉及能源化工産業,其中內蒙古、貴州、甘肅等地明確提出打造“能源基地”。而各省在充分挖掘能源資源優勢的基礎上,也在積極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

  ⊙中國證券網記者 梁敏 ○編輯 衡道慶

  西部“十二五”重視能源産業

  從1月中旬開始,重慶、西藏、陜西、甘肅、內蒙古、新疆、廣西、青海等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兩會相繼召開,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十二五”規劃目標等方面受到高度關注。

  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鞏固和發展重點産業方面,幾乎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涉及能源化工産業,其中內蒙古、貴州、甘肅等地還明確提出打造“能源基地”。

  內蒙古提出,發展新型能源等四大産業、建設“四大基地”:一是發展煤炭、電力、風能、太陽能等能源産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二是發展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産業,建設國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三是在現有産業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綠色”,做大總量,做活産業結構,建成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四是積極發展有色金屬及貴金屬加工業,推進探、採、選、冶煉和加工一體化建設及“冶電聯營”,建設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

  寧夏表示,加快把寧夏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和優質輕工産品基地。

  能源産業拉動也是甘肅“十二五”規劃中調結構轉方式和加快發展的最主要亮點,主要表現在建設河西新能源和隴東能源基地,全面建設新能源和能源産業。

  新疆則表示,積極爭取國家將新疆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大型煤炭資源開發基地,將新疆電力東送規劃納入國家電力“十二五”及中長期規劃,加快準東、伊犁、吐哈、庫拜等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建設。大力實施“358”項目,力爭在重點礦種和重點成礦帶有新突破。努力建設一批國家急需、比較優勢突出的礦産資源開發項目,拉長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而陜西的“十二五”規劃中稱,“鞏固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有色金屬等優勢産業的支撐作用”,並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工業增加值達到9000億元,能源化工産業油氣當量達到5000萬噸。

  重慶在“十二五”期間將累計完成工業投資1.5萬億元,其中包括建設一批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MDI等化工新材料項目,全力打造世界級重化工基地。

  分析人士指出,西部省份主打“能源”産業牌,得益於西部地區豐富的能源礦産儲備。此外,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建設對鋼鐵、水泥等材料需求也為西部的能源産業發展創造了巨大市場空間。

  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

  除了傳統能源之外,“十二五”期間西部各省在産業佈局上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充分挖掘能源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過去幾年,依靠油氣煤炭等傳統能源,內蒙古取得巨大發展。“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依託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以風、光、生物質發電和煤的潔凈利用為重點,打造綠色能源基地;以稀土、光伏、特種合金和非金屬材料為重點,培育壯大新材料産業。

  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長遠規劃是建立在豐富的資源儲備基礎上的,據悉,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稀土探明儲量及工業儲量佔全國一半以上。

  此外,陜西也提出戰略性新興産業“十二五”期間發展目標,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分別佔全省經濟總量的15%和42%,形成21個産業集群和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上千億的企業。

  除了打造隴東能源基地外,甘肅在“十二五”期間還將打造河西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基地,以酒泉、嘉峪關為核心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基地,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製造業、風電裝備製造和光伏産業。

  新能源有望成為西部經濟發展新亮點

  ⊙中國證券網記者 梁敏 ○編輯 衡道慶

  今年是我國“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積極謀劃未來五年發展新格局。有關專家表示,西部地區或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據了解,為了支持西部發展,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出台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規劃。對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新的十年規劃將為西部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預計未來國家政策支持將更多向西部傾斜。

  “對鐵路建設的重視可以看作西部大開發新十年的重要前奏。”袁鋼明表示,據了解,在西部鐵路建設上,國家的投入將會比過去大得多,不僅包括普速鐵路建設,還有高鐵建設。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提出,到201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1.6萬公里以上,西部鐵路5萬公里以上。

  事實上,西部地區早就有很多“亮點”呈現了。由於傳統能源的發展,內蒙古在整個“十一五”期間GDP增長都是第一;成渝地區在城市帶建設、城鄉統籌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關中—天水經濟區也可能成為新“亮點”,這一地區是高新技術企業密集區,有可能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的一大重鎮。此外,繼深圳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西部也誕生了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特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對於未來西部地區的新亮點,袁鋼明表示,“西部地區在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大有可為”。

  他認為,西部在發展戰略新興産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方面,西部優勢明顯,目前我國風能裝機容量已經是世界第一。此外,稀土等資源開發又為新能源、新材料發展創造了條件。“可以説,除了電子、生物等産業,戰略新興産業主要還是在西部。”

  袁鋼明指出,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就是要解決能源的後續儲備問題,因此,如果西部在這個方面能夠發展起來的話,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資源稅改革初見成效 今年或在西部推廣

  ⊙中國證券網記者 陳其玨 ○編輯 衡道慶

  近日,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傳出消息,新疆2010年的資源稅收入高達19.1億元,同比猛增232.3%。專家指出,這意味著去年啟動的資源稅改革已見成效,今年將繼續向西部12個省份推廣。此舉雖短期內對石油公司利潤有一定影響,但長期而言,隨著西部經濟發展和隨之而來的能源需求增長,利空將變為利好。

  作為國內率先試點資源稅改革的省份,新疆業已收穫改革帶來的好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廳長彎海川在作預算報告時透露,新疆資源稅大幅增長的原因是2010年6月1日起新疆實現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從價計徵,稅率為5%。他還表示,新疆資源稅改革增加的財政收入,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而去年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宣佈,資源稅改革政策將推廣到西部12個省(區、市)。記者隨後從內蒙古有關人士處了解到,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已聯合下發文件,從去年12月1日起,對內蒙古油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稅率為5%,這意味著推廣已悄然啟動,但西部其他省(區、市)要到今年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成果。

  “資源稅改今年肯定會向西部其他省(區、市)推廣。而改革後,地方會得到更多發展資金,對地方經濟的實惠顯而易見。不僅如此,改革對資源統計和保護也有好處。”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昨天對本報記者説。

  在他看來,資源稅改還應儘快向全國推廣,包括山東等資源大省都應從資源開採中分享收益。

  不過,關於這一點目前仍有不同觀點。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有關人士就向本報記者表示,資源稅改革在新疆試點之後,中石油需要新增稅收約55億元,中石化需要新增稅收約15億元。如果改革進一步推廣到中西部其他省(區、市),甚至進一步擴大到全國,則將對國內石油石化業帶來較大影響。

  資源稅改推廣後對能源公司的利潤無疑會帶來一定衝擊。“西部12個省(區、市)中,包括中石油第二大油田——長慶油田、西南油氣田,以及中石化的普光氣田等。可以説,如果資源稅改革在西部推廣的話,中國油氣生産的半壁江山將納入資源稅改革覆蓋範圍。”北京石油專家韓學功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而據交銀國際分析師賀煒的測算,西部省(區、市)全部納入資源稅改革範圍後,中石油、中石化受影響的利潤大約是新疆資源稅改革後所受影響的兩倍,影響每股收益2分錢左右。

  “預計短期內石油公司的利潤會受影響,但長遠來看,由於西部經濟會因資源稅改而大幅推動,能源需求將同步增長,屆時反而是利好。”中石油規劃總院一位專家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內蒙古等地大項目上馬很多,能源需求增長很快,這在資源稅改革後會更加顯著。

  他同時表示,國家會考慮從其他渠道對資源稅改革做一些對衝,不會嚴重損害能源企業的利益。

  石化聯合會也建議研究制定相關補償辦法,如調整特別收益金起徵點。

  廣東“十二五”增長目標擬為8%

  ⊙中國證券網記者 朱文彬 ○編輯 衡道慶

  廣東省近日正式公佈《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提出“十二五”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人均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相對於“十一五”規劃提出9%的GDP增長目標,增速下浮了一個百分點。

  “十二五”期間,廣東的發展主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核心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建議》明確提出,不追求傳統發展模式下的高速度、大總量,堅定調結構、促轉變,保持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

  據了解,去年廣東GDP突破4.5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約7000美元。此前廣東省提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9%左右,CPI漲幅控制在4%左右。接下去的幾年,廣東可能會進一步弱化GDP指標,釋放更多空間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建議》還提出,要在擴大內需上取得明顯成效,使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格局更加完善。

  華泰聯合:新能源設備商是最直接和最快的受益者(薦股)

  新能源設備商是最直接和最快的受益者:

  媒體新興能源産業發展規劃基本上是在原先準備的新能源行業振興規劃的基礎上,一路考慮了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方針,節能減排目標及其實現等方面綜合製定的。擬用十年時間實現能源結構的深度調整。媒體描述十年投資五萬億。因為牽扯到投資,我們認為受益最大的是新能源發電。我認為十年太久,不如先看十二五,到“十二五”末,中電聯預計,清潔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將超過30%,三大主力是水、核、風。五個關注發電方式是水、核、風、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我覺得五年內水、核、風、太陽能都有機會。十年內則是風、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還有潔凈煤、智慧電網、儲能、車用新能源。大規模投資中的有一部分可能通過銀行信貸用於開發電站,最後轉到設備商手中,還有一部分可以給新能源設備用於産能建設。新能源設備商仍是最直接和最快的受益者。強調一下水電和核電,因為建設週期問題,大型水電項目建設週期少則五年,多則需要七八年,如果投資慢了,必將對低碳目標的完成産生重大影響。近兩年就會很快顯現出來。水電設備A 股裏有浙富股份,很純粹,市佔率和成長性均衡。核電設備股看好綜合發電設備商上海電氣,有一定的後勁。

  兩面性看待規劃:

  不排除裏麵包括節制無序圈地式的開發規劃。從而有時間協調和解決新能源的並網問題。如此的話,新能源電站開發應該在十年裏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水電裝機總增長50%,但是這幾年就都要開工,而且基數大,蛋糕就大,有1 億千瓦,而且還不能按年平均切。如果有序開發的話,風電和太陽能年複合都在20%以上。風電和光伏推薦銀星能源和海通集團。(華泰聯合證券研究所)

  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邏輯(薦股)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將會給電池産業、電池電機上遊的鋰和稀土資源行業以及充電站行業、乘用車企業帶來機遇,其中尤以電池核心零部件、資源類行業和充電站行業為主。

  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有望在政策的刺激下獲得超額收益;隨著市場規模的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將是中長期的主要投資方向。我們重點推薦中信國安、江蘇國泰、廈門鎢業;同時建議關注以開發和生産鋰電池為主的風帆股份、萬向錢潮、德賽電池和億緯鋰能;以生産鋰電池零部件為主的佛塑股份、拓邦股份、杉杉股份、華芳紡織、中國保安、佛山照明、新宙邦、當升科技、多氟多和路翔股份;以上遊資源為主的西藏礦業、鹽湖集團、包鋼稀土;以及以生産充電站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國電南瑞和許繼電氣。

  電池産業及投資標的

  鋰電池及核心零部件

  我們認為,未來電池産業中鋰電池將會得到快速發展。雖然,短期內鎳氫電池仍是混合動力汽車的主流電池品種,磷酸鐵鋰電池將廣泛應用於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但中長期來看,隨著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突破,以及成本降低,鋰電池有望進一步應用於混合動力汽車。

  鋰電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都較高,適用於作為純電動汽車儲能電池,滿足長續時歷程、高行駛速度的要求。但目前電池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發展,以滿足純電動汽車對續時里程的要求。此外,國內缺乏家庭、小區、道路充電設施,純電動汽車推廣仍需要3-5年的時間。不過,我們認為,隨著對鋰電池實際需求規模性的爆發,鋰電池的廣泛應用是大勢所趨。

  雖然國內鋰電池的産業化還將有一段時間,但鋰電池的核心零部件的發展非常迅猛,受益政策的程度較大。鋰電池中,正極材料主要是以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為主。磷酸鐵鋰電池是目前看來最有可能應用於汽車的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錳酸鋰電池也均有希望成為未來汽車的動力電池。由於鐵材料價格較低,如進入批量生産階段,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將顯著低於錳酸鋰。但目前由於需求規模有限,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仍然高於錳酸鋰,更顯著高於鎳氫電池。

  從單體電池成本來看,鎳氫電池成本在3元/Wh左右。鋰電池成本高於鎳氫電池,鈷酸鋰電池成本最高,約4.5-5.5元/Wh;錳酸鋰電池的成本較低,約2.5-3.5元/Wh。由於磷酸鐵鋰電池目前生産批量較小,成本較高,約為4-5元/Wh。未來隨著批量擴大、工藝完善,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很有可能下降至2-2.5元/Wh。

  目前磷酸鐵鋰電池與鎳氫電池相比不具價格優勢,因此混合動力汽車中仍大量採用鎳氫電池。未來如果磷酸鐵鋰電池下降到2.5元/Wh以下,其將逐步替代鎳氫電池。我們判斷,到2020年以後,磷酸鐵鋰電池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包含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電池品種。

  負極材料主要是以石墨、石墨化纖材料等為主,其生産技術壁壘較低,上下游穩定的供應關係是行業競爭的主要依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主要是指六氟磷酸鋰,由於目前對六氟磷酸鋰的純度要求較高,所以這一産品主要是由海外進口;隔膜主要是指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起著隔離正負極的作用,對電池的安全性有很大影響。目前我國尚無企業將隔膜製造産業化,主要由外資壟斷。

  上遊資源及投資標的

  鋰及稀土

  電池、電機行業的上遊也間接受益政策刺激,隨著國外新能源汽車的批量化生産以及中國政策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生産量的快速發展,上遊原材料行業將是主要受益者。電池行業的主要上遊資源是鋰,而電機行業的主要上遊資源是稀土,因而鋰和稀土在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鏈中佔據主要地位,受益程度也將最大。

  鋰電池原料中,對鋰的需求巨大。其中,磷酸鐵鋰作為鋰電池的正極材料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充放電平臺十分穩定,充放電過程中結構穩定。其特點主要是,安全性高,循環性能更好、更穩定,高溫性能好等。

  具體來説,鋰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種方法是通過沉澱、溶劑萃取等方法從鹽湖滷水中提取,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青海和西藏兩地,相對成本較低;第二種方法是通過轉換法從鋰礦中提取,相對成本較高。

  由於鋰屬於能源金屬,所處行業屬於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目前全球範圍內都對新型材料和新能源保持旺盛需求,從而帶動上遊金屬鋰的快速增長。根據預測,2018年對鋰的需求將達到2007年的6倍之多。

  同時,作為基體元素,稀土是在高科技領域能製造出具有特殊“光、電、磁”性能的多種功能材料,如稀土永磁材料、熒光發光材料、貯氫蓄能材料、催化劑材料、激光材料、超導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等等。

  在各國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雙推動下,未來新能源必然成為全球經濟的亮點,這些行業包括風電、新能源綠色汽車、動力電池等。在全球倡導新能源、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大環境下,稀土的功能材料、下游用途將得到快速發展。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期間,從中國國內的消費來看,新興領域稀土應用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4.2%,到2009年為止新興領域稀土需求在國內總需求中所佔的比例已經達到55.2%。

  從國內方面來看,2009年出臺的《汽車産業振興規劃》及其它節能減排政策,將為釹鐵硼、儲氫合金粉、熒光級氧化銪等産業鏈提供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空間。

  雖然目前中國稀土産量佔全球份額超過90%,佔據絕對壟斷地位,但由於國內資源分散、小生産者眾多,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10倍,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0%左右。

  從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産業鏈出發,我們認為稀土主要使用在以下兩個領域。其一,釹鐵硼永磁體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釹鐵硼是現在世界上磁性最佳的永磁體,也是消費稀土最多的一種稀土新材料。2008年全球釹鐵硼産量近7萬噸(消費稀土約2.3萬噸),中國釹鐵硼産量超過全球的76%,日本與歐美分別佔21%與2%。中國釹鐵硼的平均單價43美元/公斤,日本96美元/公斤,歐美112美元/公斤。其二,釹鐵硼永磁體還是一種性能優越的永磁材料,是生産先進電動馬達的原件。今後在汽車市場的應用有兩大驅動:一方面,隨著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産量增加,電動馬達數量增加必然要使用更多的永磁材料;另一方面,釹鐵硼作為永磁材料中的佼佼者,有望替代其它傳統永磁材料,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以豐田普銳斯為例,該車型搭載了60KW的電動馬達,主要電動馬達使用超過2公斤的釹鐵硼永磁體。在釹鐵硼永磁體的産業鏈上,中國主要集中在上遊的稀土礦、原材料。未來下游消費的啟動,將大大提高對稀土原料的消費。

  充電站和汽車行業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電站等配套設施,而充電站設備投資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配電設備(變壓器、開關等)、直接充電設備(充電機等)以及管理輔助設備(監控系統等)。其中,直接充電設備屬技術壁壘較高、難度較大的一種,這主要適用於具有專用停車場的車輛。

  此外,由於本次出臺的政策補貼對私人購車補貼較多,而對客車不採取補貼方式,因而我們認為汽車行業本身受益相對較小,而受益範圍也可能僅限于乘用車。(中信證券研究部)

  方正證券:新興能源重點看好核電設備(薦股)

  與之前市場普遍預期的“新能源規劃”不同,國家能源局最終將規劃名稱定為“新興能源産業規劃”。據稱此次規劃不僅包括風能、水電和核電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還包括對傳統能源的升級,比如潔凈煤、智慧電網、車用新能源、分佈式能源等的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以及重大政策舉措等的部署規劃。在新興能源産業規劃中,我們重點看好核電産業。

  最近我們在對各地方政府的在建核電項目與規劃建設項目進行分析,據統計目前我國在建核電站項目14個,裝機容量4722萬千瓦,計劃投資額5977億元;籌建核電站項目39個,總裝機容量高達18911萬千瓦,計劃總投資額23323億元;據我們統計目前已批復未開工核電項目裝機容量也已經達到3000余萬千瓦,我們保守估計到202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0500萬千瓦,較目前910萬千瓦裝機容量增長10.5倍,中國核電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黃金十年。據我們估計,按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10500萬千瓦計算,預計到2020年前新一輪核電投資將達到12000億元,年均投資達到1200億元,其中核電設備年均市場752.4億元,空間非常廣闊。

  在整個核電産業中,我們重點看好核電設備,近期我們重點看好壓力容器、鑄鍛件、閥門、通風與空冷設備環節,長期我們看好反應堆泵、控制棒與對內構件、穩壓器與安注器環節。在對應受益的上市公司中間,我們重點看好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國內市佔率達80%的中國一重;在鑄鍛件領域極具爆發力的二重重裝;手持訂單11億元以上的HAVC市場龍頭南風股份;以及核電球閥、蝶閥處於市場壟斷地位,市佔率達100%的江蘇神通。(方正證券研究中心)

  申銀萬國:2011年電力設備和新能源投資策略(薦股)

  投資評級與估值:我們認為,“十二五”核電和特高壓將進入高景氣週期。其中“十二五”期間特高壓將進入建設高峰期,特高壓主設備廠商將顯著受益,依次推薦中國西電(特高壓變壓器、GIS、直流換流閥、電子互感器)、特變電工(特高壓變壓器)、平高電氣(GIS)、榮信股份(可控串補、無功補償器),天威保變(特高壓變壓器)。核電裝機有可能超預期,重點關注核電核島常規島供應商: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以及關鍵零部件:中國一重、江蘇神通、海陸重工、盾安環境、嘉寶集團和久立特材。

  有別於大眾的認識:

  (1)“十二五”智慧電網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特高壓作為堅強智慧電網的骨幹網架預計也將進入建設高峰期。根據國家電網規劃, “十二五”期間 “三華”地區特高壓交流線路將建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總投資將達3000億元;“十二五”特高壓直流線路將新建11條,預計總投資約2000億,因此特高壓設備商將顯著受益特高壓建設加快。

  (2)“十二五”電網投資預計可能大幅增長,總量或超2萬億元。隨著智慧電網建設的全面推進,我們認為,“十二五”期間國網和南網的電網投資將大幅增長,預計年均將超過4000億元,總量超過2萬億元,顯著高於“十一五”期間的1.5萬億,領先的一次設備供應商將顯著受益電網投資加大。

  (3)核電是未來新能源發展的首選,未來實際裝機規模可能超過規劃。核電經濟性顯著,如果考慮碳排放成本,核電發電成本最低。核電具有技術成熟、運行穩定、容量大等特點,將成十二五戰略新興産業新能源的第一選擇,預計未來實際裝機規模可能超過預計,核電主設備以及零部件廠商將受益。

  股價表現的催化劑:特高壓後續項目獲批、電網投資加大、新興能源産業規劃出臺

  核心假設風險:特高壓項目進展緩慢、電網投資下滑、核電規劃低於預期。(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湘財證券:新能源板塊2011年投資策略(薦股)

  光伏與電池行業均處於高速增長前夜。在清潔發電環節,我國規劃的光伏裝機年均增速為42%,是新能源發電中增速最高的板塊;受到國內外政策的推動,以及成本的下降,預計光伏發電將在五年內實現平價上網,屆時有望迎來指數式增長。而在清潔配電/用電環節,儲能電站和電動汽車具有確實的可行性,市場前景樂觀;目前商業化進程正在穩步推進,需求市場處於突破前的蓄力階段。

  光伏行業明年需求放緩,中長期高增長趨勢不改。受到歐洲主要光伏安裝國2011 年下調補貼的影響,全球市場的裝機量預計將增長20%以下,相比今年100%的增速出現大幅放緩。而國內光伏組件産能擴張迅速,預計明年將出現供過於求的反轉,屆時産品價格不容樂觀,行業毛利率水平將會普降。基於對2011 年後行業增速恢復的預期,我們認為明年上半年光伏估值將有所回落,提供中期佈局的機會。

  投資建議:2011 年關注光伏配套中的諸侯型企業。建議關注光伏製造公司中,具有技術積累、規劃明確的龍頭類公司,在未來可能的行業整合中這類公司仍可利於不敗之地,分享遲到的市場蛋糕。明年配套企業的表現將優於製造企業,原因在於競爭激烈程度較低,受行業供需波動影響較小,我們對産業鏈中的看好程度排序為“集成服務>耗材>設備>製造”。技術路線方面,我們認為CPV 與CIGS 薄膜將在2011 年引領市場熱點。

  動力、儲能電池市場即將出現,蓄勢待發。國家計劃3 年內在25 個試點城市運行千輛新能源汽車,目前已推出了16 批上百輛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以這些示範項目為先導市場,以潛在的私人需求為後盾,動力電池將在明年正式形成小規模的市場。儲能電站的建設現時還依賴於電網投資,近期需求量有限,而隨著儲能電池成本的下降和差別電價的擴大,商業化運營的儲能電站將有利可圖,市場規模也處於蓄勢待發狀態。

  投資建議:技術和市場明朗化,佈局未來的領軍者。隨著動力電池標準體系的逐漸成熟,以及在整車上實用檢驗的進度推進,明年各類動力/儲能電池産品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差距將越來越明朗化。我們認為板塊會從目前的概念炒作漸趨理性,並出現估值分化。對於部分不具競爭實力的企業,其業績預期會偏向悲觀;而少數在技術上有驗證、市場上佔先機的企業,由於突破了雙重壁壘,將可能成為未來的領軍者,估值將獲進一步提升。

  個股推薦。我們推薦具有大規模量産前景、強成本控制能力、項目經驗豐富的拓日新能(002218),率先實現切割線國産化、並尋機介入光伏製造領域的恒星科技(002132),電動汽車和電池方面投資的資産優質、股權激勵彰顯業績樂觀的中國寶安(000009)。(湘財證券研究所)

  平安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2011年投資策略(薦股)

  1、 電氣化將不斷深入,看好行業長期的成長性。一方面,我國電氣化仍然有很大空間,還會繼續向替代人工、節能減排、交通電氣化、農村電氣化等四大方面深入發展。另一方面,部分高端電力設備領域,我國企業正逐步形成競爭力,未來進口替代、出口的空間巨大。

  2、 符合節能減排政策,重點看好用電設備行業。我國將持續推動全社會的節能減排,相關産業將得到重點支持和鼓勵。包括電力電子設備在內的用電端設備是節能減排的主力軍,未來景氣度將持續提升,強烈推薦電力電子行業。

  3、 長期看好新能源發展,重點看好光伏行業投資機會。光伏行業將保持景氣週期,預計2011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裝機將比2010年略增,多晶硅明年供給將略大於需求、價栺將有所回落。光伏行業不斷擴産,同時組件價栺不斷下降,看好一體化企業及設備供應商。

  4、 看好智慧電網領域的確定性機會。2010年電網投資是近年來的一個低點,預計“十事五”期間電網年均投資將達到4000億元,短期內電網投資的大幅增長將給電網一事次設備帶來交易性機會。智慧電網領域,看好確定性較高的智慧變電站(電子式雲感器、在線監測)、柔性輸電、智慧用電行業。

  5、 重點推薦股票:基於行業分析和估值角度考慮,我們重點推薦海通集團、精功科技、東方電氣、特變電工、國電南瑞、榮信股份、科陸電子、臥龍電氣、匯川技術、英威騰。(平安證券)

  西部開發再度升級 11省區投資機會掃描

  據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會議強調,今後十年是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必須以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有媒體報道,國家近期有望推出"西部大開發新十年規劃",即一攬子促進西部大開發的新政策,而打破傳統行政區域間隔,積極開展跨省經濟聯合,已經成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之一。

  那麼,如此重大決策出臺後,哪些上市公司會從中受益?本版將從特色産業的角度,對西部11個省區的上市公司進行系統梳理,發掘具體的投資機會。

  雲南:26家上市公司四大特色産業

  目前,雲南省共有26家上市公司。整體來看,有色金屬冶煉、林業、旅遊景點、中藥等行業相對集中,成為該區域的支柱産業。

  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共有6家上市公司,佔全部A股同行業家數的13.33%。其中,雲南銅業(000878)、貴研鉑業(600459)、馳宏鋅鍺(600497)、雲鋁股份(000807)等屬於行業的龍頭公司。

  林業行業。雖然只有景谷林業(600265)、綠大地(002200),卻是西部11個省區僅有的兩家上市公司,佔全部A股同行業家數的40%,佔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

  旅遊景點行業。麗江旅遊(002033)、世博股份(002059)與佔四川省的峨眉山A(000888)形成西部11個省區同行業上司公司家數的三足鼎立,佔全部A股同行業家數的25%。

  中藥行業。雲南白藥(000538)、昆明制藥(600422)是當地,乃至全國知名的中藥生産企業,特別是雲南白藥總資産高達56.51億元,高居全國同類上市公司的第三名。

  此外,雲內動力(000903)、昆明機床(600806)、南天信息(000948)、雲天化(600096)等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也具有較大的影響。

  有分析人士指出,雲南將對礦産、電力、生物、旅遊等傳統支柱産業進行改造提升,使新能源、生物制藥、先進製造業、以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成為戰略新興産業;在建設過程中,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應該大有作為。

  內蒙古:19家上市公司資源特色明顯

  目前,內蒙板塊上市公司家數比較少,只有19家上市公司。整體來看,煤炭開採、食品製造、鋼鐵有色等行業相對集中,特色資源成為該區域的支柱産業。

  煤炭開採行業。內蒙古是我國煤炭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戰略地位重要,潛在價值巨大。露天煤業、平莊能源兩家上市公司成為當地的煤炭行業的龍頭企業,並備受市場所關注。

  食品製造行業。內蒙古相對內陸地區來説工業“三廢”污染程度較低,絕大多數地區空氣、水質、土壤仍保持著原始的良好潔凈水平,具有發展綠色食品産業的良好條件。目前,內蒙古綠色食品生産企業佔全國總數的10%以上。其中,作為乳業龍頭的*ST伊利,以及我國目前甜菜制糖企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華資實業,都是各種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並將直接受益政策扶持。

  有色鋼鐵行業。我國是世界已探明有經濟開採價值的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包鋼稀土控股股東所屬的白雲鄂博鐵礦擁有世界稀土資源的62%,佔國內已探明儲量的87.1%,包鋼白雲鄂博礦是世界矚目的鐵、稀土等多元素共生礦,獨特的資源優勢造就了包鋼股份、鄂爾多斯在世界冶金企業中罕有的以鋼鐵和稀土為主業的獨特産業優勢。

  據報道,內蒙古區域相關規劃的重點在於能源戰略,其中就重點提到礦産資源和再生能源的産業規劃。

  貴州:17家上市公司呈現少而精

  貴州省上市公司只有17家上市公司,整體呈現少而精的特徵。在最多的工業類上市公司中,又涉及化纖、化工、電子、磨料模具、機械等行業,折射出了當地區域經濟領域的龍頭重點。

  2009年的年報顯示,貴州省17家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除貴繩股份、赤天化外,其餘已經公佈年報的上市公司,營業利潤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平均每股基本收益高達0.82元。其中,貴州茅臺以4.57元的每股收益,在波濤洶湧的股市中業績表現驚人,不僅是在“貴州板塊”遙遙領先,即使和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相比,也名列前茅。

  在目前已經公佈年報的12家公司中,每股收益0.3元的就有9家公司:貴州茅臺、黔輪胎A、中天城投、久聯發展、中航重機、益佰制藥、赤天化、貴航股份、長征電氣。

  四川:74家上市公司龍頭股最受益

  目前,四川省共有74家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比較分散,分屬20多個行業。其中,上市公司佔比較多的行業有化工化纖行業、建築材料和電力行業,成為該地區的特色行業。

  化工化纖行業共有8家上市公司,是該地區涉及最多的行業,上市公司佔四川省上市公司的11%,包括川化股份(000155)、四川美豐(000731)、瀘天化(000912)、利爾化學(002258)、金路集團(000510)、北化股份(002246)、天科股份(600378)和友利控股(000584)。其中利爾化學位居該行業排名前列,公司長期以來通過持續加大對環保投入,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革新工藝,完善環保基礎設施配置等措施,單位産品三廢排放量下降54%,萬元産值綜合能耗下降47%,萬元産值綜合能耗是化工行業平均水平約五分之一,使環保工作從本質上得到可靠保障,環保管理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建築材料共有6家上市公司,佔四川省上市公司的8%,分別有四川路橋(600039)、國棟建設(600321)、中鐵二局(600528)、ST雙馬(000935)、硅寶科技(300019)、ST金頂(600678)。

  電力行業共有6家上市公司,佔四川省上市公司的8%,上市公司有明星電力(600101)、岷江水電(600131)、西昌電力(600505)、樂山電力(600644)、川投能源(600674)、廣安愛眾(600979)。

  此外,五糧液(000858)、四川長虹(600839)、沱牌曲酒(600702)、攀鋼鋼釩(000629)等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也屬於龍頭企業,有很大的影響力。

  陜西:31家上市公司設備製造集中

  陜西省共有31家上市公司,整體來看,設備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商業零售等行業相對集中,成為該區域的支柱産業。

  專用設備。共有9家上市公司,佔陜西省所有上市公司家數的29%。其中,航天動力(600343)、標準股份(600302)、寶德股份(300023)等專用設備,西飛國際(000768)、航空動力(600893)等軍工設備,中國西電(601179)、寶光股份(600379)等電氣設備,以及秦川發展(000837)為代表的普通機械製造等成為各種細分行業的龍頭。

  有色金屬冶煉。雖然只有兩家上市公司,但金鉬股份(601958)是亞洲最大、國際一流的鉬業公司,主要從事鉬系列産品生産、加工、貿易、科研等業務,擁有鉬採礦、選礦、焙燒、鉬化工和鉬金屬加工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産業鏈條,A股市場色金板塊中的主力品種,更是陜西省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同時,寶鈦股份(600456)是我國最大的以鈦為主導産品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生産、科研基地,産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化工、石油、醫藥、海洋工程及高檔日用消費品等領域,國內市場佔有率在40%以上,其中高檔鈦材和軍工鈦材市場佔有率高達80%以上。該公司在全球鈦材行業排名第7位。

  商業零售。共有3家上市公司,開元控股(000516)、西安民生(000564)、寶商集團(000796)的總資産分別為21.37億元、12.70億元、9.21億元,並且整體業績優良,是市場備受關注的投資品種。

  有業內人士認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公佈,標誌著西部大開發進入了戰略性轉變的新階段。該規劃將西安定位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使西安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西安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重慶:31家上市公司醫藥佔比排名第一

  據統計,重慶市共有31家公司,分屬17個行業。其中,上市公司佔比較多的行業有醫藥行業、房地産行業和電力行業,成為該地區的權重行業。

  制藥行業共有8家公司,是該地區涉及公司最多的行業,上市公司佔重慶地區上市公司的26%,包括華立藥業(000607)、太極集團(600129)、桐君閣(000591)、*ST威達(000603)、西南合成(000788)、華邦制藥(002004)、萊美制藥和西南藥業(600666)。

  其中太極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太極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實力雄厚,並直接或間接控股太極集團、桐君閣、西南藥業三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重慶太極實業(600667)(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規模較大的中成藥生産企業,擁有遍及全國、完善的醫藥工業分銷體系;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為西部最大的醫藥商業企業,擁有健全的醫藥商業分銷體系,基本上控制了川、渝兩地醫藥商業流通市場。

  房地産行業共有3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佔重慶地區上市公司的10%,涉及公司有渝開發(000514)、ST東源(000656)、ST重實(000736)。

  電力行業共有3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佔重慶地區上市公司的10%,涉及公司有三峽水利(600116)、九龍電力(600292)、涪陵電力(600452)三家公司。

  寧夏:11家上市公司呈現重組效應

  寧夏自治區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兩家金屬製品公司、造紙、飲料製造、石油化工、普通機械、零售、建築材料、化學原料、服裝、電氣設備等各一家,並體現出明顯的重組效應。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在這11家上市公司中,除東方鉭業(000962)外,其他的10家公司都有並購重組的經歷,以90%的公司重組率成為全國最高的省區之一。其中,ST銀廣夏(000557)債務重組、S*ST雪絨重組、吳忠儀錶的變身、新華百貨(600785)的資産注入等成為重組並購的成功典範。

  今年以來,高層領導多次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工作,並表示中央將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作為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方針、作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

  分析人士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再度升級,必將再度強化市場對包括寧夏在內的西部省區掘金熱潮。

  甘肅:22家上市公司農業股潛力大

  目前,甘肅省共有22家上市公司,分屬14個行業。其中涉及農業的上市公司最多,有5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榮華實業(600311)、*ST銅城、亞盛集團(600108)、大禹節水(300021)、敦煌種業(600354)。佔甘肅省上市公司的26%。值得一提的是大禹節水,其是創業板,近期公司股價十分活躍。昨日收盤報收在46.12元,股價在22隻股票中最高。大禹節水2009年年報披露,2009年全年累計實現主營的節水材料收入同比增長27.4%,佔總收入比重71.7%。公司主營業務原有甘肅、新疆兩主要市場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87.1%下降到71.8%,其他區域市場銷售份額逐步增長。全年新簽訂銷售及合同訂單22800萬元,在內蒙市場獲得較大的發展。同時,2009年10月,公司九大類滴灌産品成功入選國家農機推廣補貼目錄,銷售滴灌産品將可享受20%-30%補貼。2010公司爭取實現新增合同訂單3.55億元計劃目標。

  位居第二的有飲料製造行業,有3家上市公司,佔甘肅省上市公司的13%,公司有蘭州黃河(000929)、*ST皇臺(000995)和莫高股份(600543)。

  在22家股票中包括3家中小板股票和1家創業板股票。

  新疆:34家上市公司建築材料受熱捧

  新疆地區共有34家上市公司,行業比較集中,主要聚集在建築材料、農業和煤炭石油等行業。

  其中,有關建築材料的公司有7家,佔新疆地區上市公司的21%,上市公司有*ST匯通(000415)、北新路橋(002307)、新疆城建(600545)、天山股份(000877)、國統股份(002205)、西部建設(002302)和青松建化(600425)。

  涉及農業的上市公司有新農開發(600359)、*ST香梨(600506)、新賽股份(600540)、新中基(000972)和中糧屯河(600737)5家上市公司,佔新疆地區上市公司的15%。

  煤炭石油行業的上市公司有淮油股份、廣匯股份(600256)、天利高新(600339)和國際實業(000159)4家公司,佔新疆地區上市公司的12%。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部大開發中受益企業西部建設,其走勢在新疆所有股票中比較強勢,昨日收盤報收在35.25元,還有2元就突破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西部建設是全國十大預拌混凝土生産企業,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預拌混凝土生産企業。公司産品主要面對新疆地區市場,包括烏魯木齊市、庫爾勒市和奎屯市等三個區域市場,公司在三個區域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均在40%以上。2008年在新疆預拌混凝土市場的佔有率為31.78%。"西建"牌混凝土是新疆預拌混凝土行業唯一的名牌産品。

  青海:10家上市公司稀缺資源成焦點

  據統計,青海省的上市公司只有10家,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學製品和有色金屬冶煉行業。

  化學製品有3家公司,分別是鹽湖集團(000578)、青海明膠(000606)和鹽湖鉀肥(000792),佔青海地區上市公司的30%。其中,鹽湖鉀肥具有稀缺資源概念,其存續公司所在的察爾汗鹽湖總面積為5856平方公里,是一個以鉀鹽為主,伴生有鎂、鈉、鋰、硼、碘等多種礦産的大型內陸綜合性鹽湖,整個鹽湖的開採價值超過12萬億。2009年年報披露,前十大流通股東中7家基金合計持有4733萬股(上期7家基金合計持有4355萬股),佔流通盤的比例為12.12%。股東人數減少40%,籌碼集中高。

  有色金屬冶煉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ST金瑞(600714)和西部礦業(601168)2家公司,佔青海地區上市公司的30%。

  其中,西部礦業成本結構行業領先。公司是國內率先將主要採礦與原礦加工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的礦業公司之一,大大降低了採礦人工成本。公司還享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所提供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15%。

  此外,青海省的上市公司三普藥業(600869)在近期A股市場表現矚目,近日交易所公開信息顯示,有4家機構大舉增持三普藥業。

  西藏:9家上市公司藏藥、礦業、旅遊是特色

  西藏自治區共有9家上市公司,儘管整體股價不高,但股性非常活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五洲明珠已經重組完成,西藏城投、ST珠峰的重組方主要資産均不在西藏,這樣正宗的西藏板塊個股僅余6隻。整體來看,礦業、旅遊、藏藥成為西藏特色産業。

  礦業方面,比較典型的是西藏礦業。目前,西藏已發現礦床、礦點及礦化點3000余處,涉及礦種102種。在已查明礦産資源儲量的礦産中,有12種礦産居全國前5位、18種居前10位,鉻、銅的保有儲量更分別位列全國第一。

  旅遊行業方面,西藏旅遊是西藏唯一一家以旅遊、文化傳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開發的巴松錯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均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公司和印度瑪哈詩實業有限公司合資經營國際香客朝拜阿裏西線有大量穩定的信徒客源。

  藏藥方面,西藏藥業、奇正藏藥兩家公司的藏藥業務非常不錯,成為目前A股市場最具地方特色的上市公司。

  總之,隨著國家對西部開發政策扶持的不斷增強,西藏面臨政策性機遇,首先受益於此的將是藏藥、礦業、旅遊等特色優勢産業。(證券日報)

  西部概念股一覽:

  新疆板塊:新疆眾和、廣匯股份、友好集團、天康生物、伊力特、新賽股份、中糧屯河、北新路橋

  成渝板塊:重慶路橋、重慶百貨、重慶港九、新希望、五糧液、渝開發

  雲桂板塊:貴糖股份、南寧糖業、錫業股份、貴研鉑業、羅平鋅電、五洲交通、桂林旅遊、麗江旅遊

  西藏板塊:西藏礦業、西藏旅遊、西藏發展、西藏城投、西藏藥業

  甘肅板塊:三毛派神、大禹節水、蘭州黃河、敦煌種業、祁連山、國投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