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人民幣境外直投起航:資本項目下開放的重要一步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07: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 張莫 實習生 陸洋 北京報道

  央行13日宣佈,為配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便利境內機構以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規範銀行辦理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于近日發佈了《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的銀行和企業可開展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

  業內人士表示,該《辦法》的出臺,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不僅可以用以貿易結算,也應該可以作為投資工具。這也是本幣項下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一次重要嘗試。不過,境外直投人民幣結算若想形成較大規模,仍待時日。

  改革 資本項下開放邁出重要步伐

  《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明確,凡獲准開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境內企業均可以人民幣進行境外直接投資,銀行可依據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的核準證書或文件直接為企業辦理人民幣結算業務,相關金融服務手續更加便利。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和監管合作機制,加強事後監管,強化銀行的真實性審核責任。

  人民幣境外直投包括通過設立、並購、參股等方式,在境外設立或取得企業或項目全部或部分權益。境內機構是指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內登記註冊的非金融企業。

  《辦法》規定,境內機構可以將其所得的境外直接投資利潤以人民幣匯回境內。銀行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向境內機構在境外投資的企業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

  此外,境內機構因境外投資企業增資、減資、轉股、清算等人民幣收支,可以憑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的核準文件到銀行直接辦理人民幣資金匯出入手續。

  央行稱,積極穩妥開展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更好的支持企業“走出去”,進一步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陳炳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該《辦法》的出臺擴大了境外人民幣結算的範圍,從貿易領域擴展到了投資領域,也是我國本幣項下資本項目開放的一次重要嘗試。“從微觀層面講,這項政策的出臺有利於引導企業在已經認同人民幣的地區進行直接投資,並能減少美元等第三方貨幣波動所帶來的結算匯率風險。”陳炳才表示。

  不過,陳炳才也指出,該政策或許在短期內成果非常有限。因為比較廣泛的接受和使用人民幣的地方85%是香港地區和新加坡,在其他地方人民幣的接受程度還沒那麼高。但目前我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的重點又不在港澳臺地區,而是一些擁有比較豐富資源的國家和地區,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人民幣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因此,境外直接投資使用人民幣結算的額度可能會非常小,形成比較大的氣候仍待時日。”陳炳才説。

  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繼續推進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辦法的出臺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貨幣的國際化好處多多,曾有專家測算過,以美國為例,由於美元作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因此所享受到的利益大概佔到美國GDP的0.5%到1%的水平。

  最初,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較多停留在貿易層面。2009年7月2日,央行下發《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上海市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等4城市率先進行試點,境外試點地域範圍暫定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

  2010年6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由上海市和廣東省的4個城市擴大到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吉林、黑龍江、西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參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境外地域不再受限制,由之前的港澳、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企業可按市場原則選擇使用人民幣結算。

  其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逐漸小幅向投資層面轉變。2010年8月,央行發佈了《關於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相關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試點,此舉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必要配套措施,意味著境外人民幣新的回流和投資渠道的誕生,也是中國資本項目改革進程中一項重要舉措。

  此後上海市政府公佈了關於在全市範圍內促進人民幣結算的通告。除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之外,上海還鼓勵資本賬戶中的人民幣試驗性結算,包括人民幣境外項目融資、人民幣直接境外投資以及資本項目中的其他貿易相關人民幣結算項目。這是繼放行相關境外機構在國內債券市場進行人民幣投資後,進一步允許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ODI)的措施。

  匯豐發佈的《走向世界第三大貨幣》報告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步伐將比許多人預計的要快。目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正從貿易向投資轉變,由對內轉向對外投資。結合擴大人民幣債券市場的預期步驟,以及逐步放寬資本管制所帶來的相關連鎖反應,未來幾年可能大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意義 均衡緩解資本流入壓力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2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18.7%。其中,四季度新增外匯儲備1990.35億美元,創下單季度外儲新增量之最。央行的數據還顯示,外匯流入的“風向標”外匯佔款的數量也在持續高企。2010年12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達4033億元,較2010年11月多增837億元。

  面對如此洶湧的外來流動性,有分析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打開人民幣流往境外的出口,增加人民幣的國際供給,從而減輕國內流動性不斷膨脹的壓力。

  郭田勇指出,從國內看,辦法的出臺對緩解國內通脹壓力和資本泡沫壓力是有好處的。目前我國流動性管理壓力較大,《辦法》的出臺,可使一部分流動性投資到海外,從而緩解流動性壓力。

  而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策略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崔永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民幣成為國際化的貨幣之後,才能夠起到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作用,因為無論是以貿易方式,還是以對外投資方式,只有當其他國家都持有人民幣的時候,才可能會進口更多的中國商品,從而縮減中國的貿易順差,並在外匯市場上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繼續上行的預期強烈。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1美元兌6.5997元人民幣,較上一個交易日大幅下挫131個基點,這已是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大幅上漲,且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更是首度跌破6.60關口。“2011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上升5%至7%。人民幣匯率會較為波動,並趁著美元走軟的機會上演階段式上升行情。”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本週,《溫州市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方案》發佈,允許18周歲以上擁有溫州戶籍並取得因私護照者可使用自有外匯資金、人民幣購匯以及經市外匯局核準的其他外匯資産來源等進行境外直接投資,年度總額不超過2億美元,單次境外投資額不超過等值300萬美元;多個投資者共同實施一項境外直接投資的,投資總額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利潤可留存境外用於其境外再投資。另外,據媒體報道,中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對美國客戶的人民幣買賣交易啟動。

  “如果存在嚴格的資本管制,其實是無法找到所謂的均衡匯率的;如果均衡匯率難覓,作為匯率市場化硬幣另一面的利率市場化,也將行而不遠。”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