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5日 1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高房價”時代中國年輕人住房消費理念逐漸發生變化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記者 杜宇 何宗渝)與許多同齡人相比,在北京一家國有企業工作的常亮,因為月收入較高更具備買房能力。然而,他選擇了租房。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北京三環附近的一套價值200萬的一室一廳,月租金還不到3000塊錢,按照目前的房租價格,租上60年才200萬元,何必非得要買呢?”
如今,常亮手裏有近20萬元存款,工作之餘跟幾個朋友合夥做小生意,每年都能和女友出去旅遊,日子過得輕鬆自在。
他説:“如果買房,生活質量肯定會急劇下降,何必為了房子跟自己過不去呢?”
常亮的選擇在很多人眼裏是不可理解的。因為中國人歷來有存錢、蓋房、置業和為兒孫積攢家産的文化傳統,而房産就是家庭中最大的一項資産。
另一方面,由於近年來房價上漲過快,“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心態,也導致許多人不顧實際承受能力“硬著頭皮”買房。
據房地産經紀機構“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中國人購房低齡化趨勢明顯。2010年30歲以下人群購房佔比約為38%。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
“低齡購房”給這些年輕人帶來的幸福感並不多,反而是倍感壓力。工齡才3年的嚴歡2010年買了北京通州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首付80萬元,銀行貸款60萬元。為了買房,幾乎花光了父母多年的積蓄。
嚴歡的父母在湖北農村,他説:“我這房子把父母的養老錢都預支了,一旦遇到突發情況,真的怕難以應付。”
高房價時代,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住房消費理念正在發生變化,不再追求買房“一步到位”,先租再買、從小戶型逐步過度到大戶型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在深圳一家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的金玲,目前一家三口居住在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有孩子前她和丈夫住在關外一套5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
金玲説:“每次買房,我們兩口子都要認真計算自己的負擔能力,不去和別人攀比,我最自豪的就是兩次買房,沒有要雙方父母一分錢,都是靠兩個人的收入。”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正在著力引導社會形成理性的住房消費觀念。一方面規範商品房租賃市場,鼓勵企業加大中小戶型商品房建設,另一方面大量增加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公佈的《商品房租賃管理辦法》就明確要求,房屋租賃合同期內,出租人不得單方隨意提高租金。還要求主管部門提高租賃服務水平,定期分區域公佈不同類型房屋的市場租金水平等信息。
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房地産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姜萬榮説:“在即將發佈的《房地産經紀管理辦法》中,我們將進一步規範房地産經紀機構的行為,加強監督管理,明確法律責任,進一步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面對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需求,一些中國房地産開發企業也把産品定位在中小戶型商品房的開發建設上。
據中國知名房地産開發企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譚華傑介紹,目前萬科銷售的産品中90平方米以下小戶型約佔六成,144平方米以下戶型佔比近九成。萬科將繼續堅持中小戶型為主的産品結構。
2010年年末舉行的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工作會議上,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表示,2011年要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2010年中國開工保障性住房590萬套,超額完成年度任務,2011年計劃建設1000萬套。
新年伊始,參加工作僅半年的岳瑩對未來如此計劃:“我現在先租房子住,等過幾年攢夠了首付就買一套小房子,等到結婚有小孩了再換一套大一點的。買房子還是要量力而行,這樣心裏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