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1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年參考
人到中年,上有四老需要贍養,下有一小需要撫養。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我面臨的壓力不亞於“泰山壓頂”。基金、股票、外匯、期貨都是目前熱門的投資渠道,但是用於教育、養老的儲備金禁不起以上方式的市場風險。到底選擇哪種金融産品?是保守理財,存在銀行生息,還是投身股票、基金大軍,賺取更高的收益?
子女教育長期規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夙願。我女兒現在3歲,上幼兒園小班,以每年教育費用增漲5%、物價上漲5%計算,每年節余2萬元為女兒做教育投資,15年之後,女兒的大學教育金可達30萬元,足以應對一般大學的教育費用。
子女教育在家庭生活支出中的比例很大,而採用保險準備子女教育金,準備越早越划算。女兒一週歲生日時,我為女兒購買了壽險公司推出的分紅型附加意外險,購買該類保險的最大好處在於,返還快,繳費期短,家長省心省力。
另外,還可以進行每月1000元的基金定投,為以後女兒出國做好前期準備。
父母保障三步走
除了孩子的理財教育,還有老人的養老問題。我和先生都沒有兄弟姐妹,我們的父母都在農村,雖然身體健康,還有勞動能力,但他們總有老的那一天。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疾病也會找上門來。所以,我選擇以下3種辦法,應對父母的養老問題。
1.預付父母贍養費。與其等到父母沒有勞動能力或自理能力時,讓家庭負擔比以往更沉重,不如提前支付父母贍養費,早日存儲一筆養老費用。
2.增加父母的收入。我平時特別注意收集關於農業養殖的各項技術和新農村建設的資料,為雙方父母尋找創業的機會。例如,娘家在鄉鎮上,家裏有閒置的門面房和東西廂房,門面房出租做商鋪,廂房出租做客棧,裝修和傢具由我們出錢,收入都歸父母。父母沒有多少積蓄,我們做兒女的理應無償為父母提供創業資金,開發他們的餘熱和潛能,讓他們從自己的“事業”中獲得較多的收入。
3.保障父母身體健康。生病住院是個“無底洞”。除了讓4位老人參加了新農村合作醫療,購買了重大疾病保險外,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督促老人專門拿出一部分時間鍛鍊身體,定期體檢。
重中之重:為自己理財
“夾心族”自身的保障非常重要。退休後只靠微薄的社保金度日肯定遠遠不夠。加之通貨膨脹的陰影揮之不去,我和先生理財的要點是與時間賽跑,獲得充分的複利效應。
我是個投資風格比較活躍的人,在朋友的通訊公司有股份,每年年底都有數目可觀的分紅。資本市場的波動告訴我們,“投資有風險”,但長期來講,不投資的風險更大。作為“夾心族”,可以通過少量結余的資金進行投資。一方面購買商業保險,求穩健,另一方面進行基金定投,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