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北京再現捂盤苗頭 官員稱房價若大漲調控將加碼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我們的四期還沒有開始集體選房,三期10號樓的戶型也很好,這兩天賣得挺好的,您可以過來看看。”12月16日,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位於北京房山的瑞雪春堂項目銷售人員終於承認,該項目四期11#、26#、27#等6棟樓尚未開盤。“(開盤)要等明年了,明年什麼時候還不知道呢。”

  同時,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下屬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上的信息顯示,上述6棟樓早于12月3日拿到預售許可證。在由預售資金監管政策執行帶來的一輪供應高峰中,北京樓市“捂盤”之風暗流涌動。

  賣房?不急!

  根據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的統計,截至12月16日,12月北京市場中已有37個商品住宅項目的預售許可證獲批。相比2010年前11個月的同期,12月前半月的住宅房源入市量和獲批預售面積均為今年內的最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7個項目中的29個為12月12日之前便已取得預售證的。北京市住建委此前早有規定,商品房住宅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之日起3天內必須開盤銷售。根據此規定,這29個項目應該已經全部開盤銷售。然而,截至目前,29個中有11個項目的簽約套數仍然為零。

  這其中,除個別別墅項目銷售速度較慢之外,包括富力又一城、瑞雪春堂、K2清水灣、融科鈞廷、米拉village在內的項目均為房源供應超過100套的普通住宅。

  與瑞雪春堂類似,位於通州馬駒橋的融科鈞廷項目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由於一些手續還沒有辦好,因此可能要明年開年之後才會開盤。而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上的信息顯示,該項目已于12月2日取得銷售許可證。

  一些項目儘管宣稱已經開盤,但顯然並不急於賣房。

  “我們這次開盤比較倉促,現在沒有任何促銷活動,但到明年1月肯定會有打折等優惠。”同樣于12月2日取得預售證的米拉village項目銷售人員建議,如果真想購買,可以考慮明年1月之後再來。

  而在成交普遍低迷的通州,距離此前宣稱每平方米降價7000元的京貿國際城不遠的K2清水灣項目銷售人員則表示,最新拿到預售證的3#、4#、5#三棟樓銷售均價28500元/平方米,不僅價格相比此前的26000元/平方米要高,而且沒有任何優惠。

  對於上述“怪現象”,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12月是北京樓市傳統的推盤及銷售淡季,預售項目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開發商為躲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而將項目提前入市,實際上他們並未將這部分銷售計劃納入今年。

  買漲“怪圈”

  在項目倉促入市的掩映之下,房價仍將上漲的預期是這些項目並不急於銷售的更為重要的原因。

  央行12月15日發佈的《2010年第四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當前房價水平,75.5%的被調查者認為“過高,難以接受”,是有調查(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高值。然而,儘管大部分人認為目前房價過高難以接受,但仍有43.3%的人認為房價將會繼續上漲,相比第三季度上升6.8個百分點。

  “鏈家地産”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消費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增強,一方面促使更多的購房者積極入市購買,而另一方面將會為房價的上漲提供動力。“這種心態在過去幾個月的市場上已經反映得較為明顯。”張月表示,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至11月全國房價連續三個月呈上漲趨勢,因此“預計12月份至春節期間,房價繼續上漲可能性較大”。

  與這一判斷相一致,在採訪過程中,幾個項目的銷售人員無一例外地對記者表示,項目新開盤一期房源的銷售價格肯定高於目前的在售房源。

  在房價的上漲預期之下,北京樓市交投則呈現出愈發活躍的景象。

  “屢次調控之後換來的最多是樓市短暫平穩後的再次上漲,這使得政策的公信力受到購房者及投資者懷疑,所以出現了調控政策密集之下,購買力依然旺盛。”張大偉如是説。

  此外,“11月的CPI高達5.1%,普通居民的切身體會甚至超過這一數值。因此,市場中對於物價上漲速度過快的擔憂愈發明顯。”張大偉分析,相比樓市調控會令房價下調,購房者更為擔心的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所以目前購房者特別是有一定資金實力的購房者入市的比例依然較高。

  張月對此表示認同:“CPI的不斷衝高,也會讓部分人群通過購買房産釋放通脹壓力,儘管房價不斷升高,但仍然形成了高位被迫購買的‘怪圈’。”張月認為,在當前的調控環境之下,市場成交主體為剛需人群,未來短期之內並不會有改變。

  北京市住建委委員、新聞發言人徐志軍日前公開表示,儘管北京樓市出現量價齊升,成交量再一次全面上升,但政府調控房地産市場的決心不會動搖。如果房價出現較大波動,金融、信貸、稅收等調控手段將有可能“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