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人民日報任仲平縱論"中國機遇期":用變革贏得發展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2日 15: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浙江省寧波市出席“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座談會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攝

  (一)2010年,這是一個需要想象力的年份。中國與世界,在這一年穿行在巨大的挑戰中。

  國際金融危機像一場強震,撼動了全球經濟板塊結構和政治生態氣候。新世紀頭幾年那段二戰以來世界經濟少有的陽春歲月,什麼時候才能重返?原有的國際經濟增長格局,是否真的已難以持續?

  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中國這個製造大國、貿易大國、消費大國,同樣經歷著“成長的煩惱”。外部環境的變化,內部調整的壓力,交織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面對嚴峻的挑戰和複雜的局面。

  從力圖“跨越危機攜手成長”G20峰會硝煙暗起的首爾兩日,到高揚“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第十六屆亞運會煙花漫天的羊城之夜,當2010年的腳步邁入最後的時段,歷史不經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敘述。在這個獨特的時空縱深中,人們一起體驗從危機中緩慢復蘇的世界的焦灼與震蕩,一起感受新興經濟力量難以抑制的激情與活力。“挑戰”與“機遇”,這兩個形影相隨的主題詞,讓即將結束的這一年仍有懸念。

  “十一五”、“十二五”交替的特殊時段,我們有了一個認清歷史方位的難得機緣。

  (二)有時候,在一種狀況裏浸潤已久,會失去對環境的敏感。

  回溯既往,興衰更替的起承轉合清晰可辨;但當歷史正在進行時,我們或許會因身居其中而“不識廬山真面目”。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抓住機遇做出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到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中國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判斷,“機遇”一詞,億萬中國人已是耳熟能詳。長期相對有利的國際國內環境,容易讓人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老生常談;國際國內形勢新的深刻複雜變化,又讓一些人對形勢的判斷心生困惑。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深度衝擊,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

  從國內看,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壓力較大,社會矛盾特別是“兩難”問題不斷凸顯。股市之跌宕,樓市之起伏,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通貨膨脹的隱患以及貿易摩擦的激烈,既有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也有不斷出現的新課題,中國的發展面臨諸多“可以預見與難以預見的風險”。

  機遇,對2010年的中國意味著什麼?行進在現代化歷程中的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還在嗎?

  (三)從哲學角度看,“機遇”指的是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並非必定出現,但一經出現就可能改變事物現存狀態的事件和條件,一般包含外部與內部兩個層面。

  在以近10%的年均增速發展了30多年後,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的5年裏,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顯著的貢獻。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對國際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增加。就在這個冬天,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投票權,上升至第三位。

  無論是“懷疑中國”的戒備,還是“牽制中國”的意圖,無論是氣候談判的初衷,還是貨幣戰爭的目的,都從不同角度映射中國國際地位的明顯變化。從更大的範圍看,和平、發展、合作仍是這個時代的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使得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演進,中國加快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具備。

  在世界的眼裏,中國有著“巨大的令人艷羨的潛力”。伴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不斷深入,中國的發展具備了強大的內在動力。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儲蓄率較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步伐加快,各方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這些都為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廣闊空間。

  綜合國際國內形勢,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這是一個涉及科學判斷和正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認識問題,也是一個事關勝利實現我國改革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問題。這個戰略判斷關係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有充分客觀依據和重大戰略意義”。

  (四)為什麼對“機遇”的判斷如此重要?

  機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機遇本身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不確定性,機遇能否出現,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出現,以什麼方式出現,都是不完全確定的;非常駐性,機遇並不總是存在和不變的。俗話常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機遇之所以重要,還因為機遇一般指有利的、好的甚至最佳的條件,這種條件能對事物發展産生巨大影響,引起重大變化。哲學家培根總結,“善於在做一件事的開端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難得的智慧。”

  機遇之所以重要,更因為對形勢的判斷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能否抓住形勢變化給我們帶來的機會,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民眾願望的行動綱領。無論從我國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看,能不能認清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

  馬克思曾説,一切都取決於它所處的歷史環境。在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每一個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情勢,承擔不同的使命。所謂機遇,不過是“歷史環境”造就的歷史機會;所謂挑戰,也往往是“歷史環境”催生的現實問題。今日中國,該如何從曲折跌宕的歷史進程中認清時代的給予?又該怎樣拿出百倍的勇氣和智慧,應對現實的挑戰?

  (五)歷史上,我們曾多次有幸獲得發展的機遇,但卻由於沒有及時抓住機遇,而被時代甩在身後。

  15世紀末,法國學者布羅代爾所説的“世界經濟”形成期,當哥倫布、麥哲倫在廣闊海洋上烙下印記、地圖的印製趕不上地理的發現時,終明一朝卻恪守“片帆不得入海”的舊例;19世紀,科技發展催生全球化浪潮,當英國議會改革、美國廢除黑奴制改革、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等一次次推動“大國崛起”時,中國大地上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都以失敗告終;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國家和地區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後來居上、加速發展時,我們卻由於工作指導方針的錯誤,在“文革”十年動亂中錯失了發展的寶貴機遇。

  “中國現代化之所以一誤再誤,首要原因不在於外來挑戰本身力量的強大,而在於中國作出的反應太軟弱。”這是羅茲曼在《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做出的判斷。這個“反應”,是對環境變化的敏銳感覺,是對時勢演進的準確判斷,更是審時度勢的主動變革。

  縱觀歷史興衰,我們會發現,機遇不僅是“時機”,更要能“遇合”,把握和運用機遇的能力決定著機遇的價值。能否抓住機遇,關鍵在於能否以“變革”乘勢而上,將各種有利條件和因素兌現為國家發展的動力。

  (六)機遇從不會給因循守舊的人帶來奇跡,扭轉乾坤的新局面、豁然生動的新氣象,正孕育在銳意變革的勇氣之中。

  30年前,我們黨審時度勢,深刻洞察機遇,果斷作出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決策,使中國在落後世界現代化進程一個多世紀後,趕上了現代化的最新浪潮。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的重大變革,黨和國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沒有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沒有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進取精神,就不可能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也就不會有30多年持續不斷的快速發展,更談不上中國人民、社會主義中國、中國共産黨面貌的歷史性變化。在迎頭“趕上世界”的30多年中,社會主義中國對機遇的理解有了自己的心得——

  機遇與挑戰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對於中國而言,能否以變革抓住歷史機遇,不僅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強弱快慢,而且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抓住機遇可以加快我國的發展,社會主義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喪失機遇,不僅會進一步拉大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社會主義也有被斷送的危險。只有以奮發有為的“變革”,抓住機遇,用好機遇,落後的國家民族才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