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發改委詳解11月份CPI為何不降反升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1日 14: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2010經濟運行數據

  中新網12月11日電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十一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其中,11月份CPI同比上升5.1%,環比上升1.1%。這一結果超出了此前大多數經濟機構和專家的預測。發改委負責人表示,10月份、11月份開始季節性消費相對增加,加之前期食品類價格較快上漲,穩定價格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反映在CPI上仍然是上漲的。

  發改委負責人表示,11月17日國務院召開了第133次常務會議,11月19日下發了40號文件,出臺了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16條措施。各地區、各部門從11月20日開始,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的部署,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蔬菜價格開始明顯回落。據商務部監測,11月29日—12月5日,36個大中城市中,有18個城市蔬菜價格下降幅度超過了15%。全國蔬菜價格漲幅11月份也比10月份回落了近10個百分點。同期市場供應增加了5.9%。

  二是糧食、食用油價格開始趨穩,麵粉價格開始小幅下降。11月22日至今的兩周時間內,國家總計向市場投放政策性儲備糧油1713萬噸,市場供應明顯改善。成品糧價格穩中有降,麵粉價格每市斤下降了2-3分錢。在9、10月份食用油漲價後,近期價格已趨穩。上周(11月29日-12月3日)在拍賣大豆30萬噸時,由於前期進口大豆較多,市場供應充足,沒有成交量,這就為後期食用植物油價格的基本穩定奠定了基礎。

  三是生豬出場價連續兩周下降。12月1日,生豬出場價為每市斤7.07元,比11月下旬下降了0.6%。元旦、春節期間市場豬肉價格有望基本保持穩定。

  糧、油、肉、菜這些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的趨穩,為後期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指出,由於10月份、11月份開始進入冬季,鮮活農産品供應相對減少,季節性消費相對增加,加之前期食品類價格較快上漲,所以反映在CPI上仍然是上漲的。另外,穩定價格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也需要一個過程。國務院要求在12月20日前將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比如,免收鮮活農産品通行費政策是從12月1日起才開始全面實施的。

  發改委負責人稱,國發40號文件提出的16條措施,有些是中長期的,比如扶持農業生産發展;有些是馬上可以見效的,比如免收鮮活農産品通行費,規範降低超市、集貿市場進場費、攤位費,以及加大國家政策性糧油投放力度,向低收入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等。近期的措施,在12月20日之前能全部落實到位,取得明顯成效。中長期措施的落實還需要一個過程,比如建立社會保障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法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