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2月9日,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副局長董勤發在2010國際金融投資博覽會上表示,要爭取保險交易所落戶浦東。
上海保險交易所課題組組長之一徐文虎表示,保交所為實體場內交易,初期將進行原保險和再保險交易;成熟後考慮風險證券化産品,如巨災債券、保險衍生品等。
“上海保交所的籌備方案已經上報給保監會了,目前正在等待最後的批文”,早些時候徐文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復旦大學保險係副教授陳冬梅指出,“以保險交易所作為載體來做交易,可以節省信息成本。”
董勤發表示,截至2010年10月,浦東新區已經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44家,較去年底增加41家。目前上海場內交易平臺有4個,股票、債券、外匯都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保險交易所還是空白。
陳冬梅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本質上講,保險交易所的籌建不僅是保險業業內的事情,也需要整個資本市場的配合,還需要證監會等監管機構的支持。
陳冬梅表示,“我也專門研究了國外的一些交易所,如紐交所等,發現交易所相關的利益主體比較多,一個交易所的運行涉及到很多領域。中國的衍生金融品還沒有形成市場,很難實現交易。因此只能是先建立一個相對簡單的平臺,在一個比較窄的範圍內來運行。”
業內人士介紹,保交所在全球都比較少,如美國保險交易所、倫敦海上保險交易所、巨災風險交易所等。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郝演蘇曾表示,上海保險交易所關於交易對象的方案有兩個:一個是巨災風險,一個是再保險。但要達到交易的目的,首先要有交易的標的物如巨災風險證券等,沒有證券怎麼交易?因此需要依託整個資本市場。
從監管角度來講,保監會不能批准設立證券産品,也需要證監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