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金融時報:西方怎樣才能扭轉“10年的衰退”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9日 11: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據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12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題為《西方怎樣才能扭轉“10年的衰退”》的評論文章,現全文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兩個世紀以來,歐洲和美國一直主宰著全球生産、製造和出口全球商品的大多數,同時它們的消費也比世界其他各國的要強勢很多。如今,到了2010年,相比較其他各國而言,美國和歐盟正逐漸變得“生産光”、“製造光”、“貿易光”和“投資光”,還好還沒有變得“消費光”。這樣巨大的反差,主要歸因于過去三年內的“經濟劇變”,即次貸災難(Subprime Mortgage disaster)。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産、希臘赤字的膨脹、愛爾蘭銀行業的崩潰……,讓全球市場籠罩在擔憂和恐懼的陰影之下。如今,上述全球性的經濟改變,已經威脅到了西方國家的切身利益。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威脅,將帶來數年的低增長和高失業。

  不過,在我看來,這种經濟下滑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在過去的十年內,亞洲産品的增長率,和該地區的消費率,完全是不成正比的。與此同時,東西方之間的基礎性不平衡也開始逐漸加劇。幸運的是,兩股同樣強大的力量已經調整了我們的經濟生活,那就是全球商品來源和全球資金流。這兩股強大的力量現在正開始催生第二次有改革能力的轉變。在十年內,比較富有的亞洲(也包括其他新興市場),將會成為中産階級革命的“樂土”。即便我們將日本排除在外,亞洲的消費市場,在全球消費市場中所佔的比率,也將由金融危機之前的12%,攀升至2020年的32%左右,並因此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者。

  這種轉變,可能是金融危機最有效的退出戰略,將會有助於全球經濟的重新配平。不過,前提是歐洲和美國需要重新裝備,並且能夠將各自出色的創新和全球名牌産品出口給亞洲強勢的中産階級。通過交付這些高價值、有技術含量和限量的産品和服務,美國和歐洲才可能獲得高水平的投資。

  説到這裡,我不由地想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節省,尤其是針對科學和技術、大學和教育領域的投資削減,讓歐洲和美國眼睜睜地失去在東方國家的大好機會。要知道,貿易和匯率戰的打響,邊境接管的禁令,以及對技術工人的過多限制,根本就達不到提振經濟的目標。相反,在它們需要我們的時候進駐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才會讓我們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益。只有通過用戶新型的全球貿易交易和解決非關稅貿易壁壘,才能讓美國和歐洲從新興市場中獲得好處,才能消除那些擔心貿易保護主義會抬頭的憂慮。

  遠離,甚至是低估能夠帶來全球經濟更高增長的經濟合作,將會讓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那就是高失業率。自從2009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後,很多國家就開始一步步地縮回自己的“殼”裏。它們的人口數量已經告訴我們,它們的問題和全球重組的關係不大,只是它們各自的政治家們未能正視它們所面臨的挑戰。

  目前,歐元區有三大問題:財政赤字、銀行負債和針對增長的結構壁壘。這三個問題都是導致歐元區國家經濟緊縮、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元兇。針對減債問題,歐元區應該在時間表上達成共識。毫不避諱地講,我反對英國加入歐元區。原因就在於,歐元區太頑固,讓我們沒辦法以一個國家的身份表現客觀的立場。

  總而言之,對於美國和歐洲來説,已經到了趕緊行動的時候了。我們應該通過切實可行的舉措,增進就業,克服經濟的疲軟。

  本評論作者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是英國前任首相,著有《崩潰之上:征服第一次全球化危機》(Beyond the Crash: Overcoming the First Crisis of Globalisation)。(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