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張颯
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監管部門接連對信託業祭出重拳,而目前,相關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早報記者昨日了解到,隨著監管層在今年7月叫停銀信合作,目前銀信合作業務已跌至冰點,甚至部分銀信合作的從業者已經悄悄分流轉型。
與此同時,銀監會近期發佈的《關於信託公司房地産信託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也令信託産品發行在上周急劇下降。
銀信從業者“轉行”
“我們幾乎沒有單子可以做了。”某國有信託公司人士昨日透露説,目前其所在的金融機構部幾乎無單可做,他不得不被迫代銷理財産品“自謀出路”。
一切都源自銀監會7月推出的新規。為了防止銀行通過理財産品的形勢參與信託産品,並形成變相放貸的情況,銀監會當時全面叫停“銀信合作”。
原本,銀行可以將理財客戶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並由信託公司發行類似于貸款的産品,為上述理財資金取得收益。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和信託公司也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隨著上述新規推出,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一位剛剛轉投私募股權公司的信託從業者直陳,今年上半年,銀行信貸借道信託理財産品的爆髮式繁榮早已一去不返,與之前信託公司與銀行在公司層面一攬子合作方式不同,信託公司現在只能通過個人挖掘項目和銷售渠道的方式運作,項目儲備大不如前。
上述人士還介紹,目前銀行與信託公司的合作方式僅限于銀行推薦項目向信託公司收取推薦費,以及銀行代銷信託産品向信託公司收取代銷費。
和前述國有信託公司人士一樣,多位曾負責銀信合作業務的銀行業人士昨日也表示,已在銀信合作叫停後調換主業進入小企業金融、公司業務等部門。
一位國有銀行機構合作部的負責人昨日向早報記者證實,“72號文”出臺以後,該行上收了分支行銀信合作的審批權,統一由總行專門審委會對項目進行審核,引信合作確實明顯趨緊。
所謂“72號文”,即銀監會在7月口頭叫停引信合作後,在8月正式推出的《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這個通知,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餘額佔銀信理財合作業務餘額的比例不得高於30%。而可查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信貸類銀信産品在銀信合作産品中的佔比就已近70%,遠遠高於限定比例。
信託業遭遇“寒冬”
值得關注的是,銀監會近期發佈的《關於信託公司房地産信託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也令信託公司再遇寒潮,多家信託公司目前已暫停房地産類信託業務,信託産品隨之大減。
一位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由於房地産信託的暫時消失,信託産品發行在上周急劇下降。數據顯示,11月25日至12月1日,市場上沒有新的房地産信託推出,5家信託公司僅發行7隻信託産品,遠不及此前周均發行近20支信託産品的盛況。
此外,上周信託産品募集規模整體下降,最大的為5億元,最小的僅有1800萬元;信託産品期限範圍亦明顯縮短,為1至2.5年;而且,信託産品預期收益率也下降到6%到10%這一范圍內。
可查資料顯示,房地産信託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8月、9月、10月分別為9.80%、10.10%、10.57%,呈加速上漲趨勢,個別房地産信託産品的預期收益率甚至高達12%。
一位信託業內人士直言,房地産信託審批暫停,市場上幾乎找不到高收益的信託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