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本土化粧品牌被收購的故事還將重復上演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8日 08: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市場見聞

  

  繼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大寶被強生收購後,中國又一本土化粧品牌落入外資手中。

  全球最大香水企業科蒂集團(Coty Inc.下稱科蒂)12月6日宣佈與丁家宜達成股份購買協議。據報道,科蒂此番以4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了丁家宜50%~60%的股權。業內人士預言,由於中國本土化粧品企業集體較弱,加之政府重視不夠,本土品牌被收購的故事還將重復上演。

  丁家宜去年開始尋找買家

  “在外界看來是暴利行業的化粧品行業實際盈利能力並不高,丁家宜的凈利潤率水平不超過8%。”日化行業營銷專家馮建軍説,在無法通過上市、外部投資等渠道融資的情況下,化粧品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只能出售股權。

  早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獲悉,丁家宜在2002-2008年期間每年的回款額均保持15%的增長,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開始下降,丁家宜的品牌出現老化跡象。

  自2009年開始,丁家宜便開始尋找買家,期間曾以高於大寶售價的出售價格與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家化)接洽。而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認為,雖然丁家宜的年銷售額達到8億元,高於大寶,但是其品類比較分散,因此沒有接受丁家宜的合作提議。

  丁家宜最終與科蒂結盟得益於科蒂重回中國市場的衝動。“科蒂在將羽西品牌賣給歐萊雅後便退出了中國市場,其在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沒有作為,一直受到股東的非議。”知情人士説。

  “民族品牌只剩佰草集了”

  伴隨著丁家宜的被收購,市場關於本土品牌被收購的擔憂重燃。

  2003年12月,在歷經四年的談判後,全球最大的化粧品集團歐萊雅終於將小護士全資收購,隨後小護士品牌一度沉寂,被外界認為是歐萊雅為了發展旗下卡尼爾而“雪藏”小護士,小護士的市場佔有率也迅速下降。

  2006年,中國化粧品前十大品牌中本土品牌僅剩兩個——大寶和丁家宜。不過兩年後,強生就宣佈以23億元的價格拿下大寶。

  “如果説目前中國的化粧品行業還有民族品牌,那也只剩下上海家化的佰草集了。”馮建軍説。

  本土品牌緣何頻落外企之手?業內看來,其中不僅存在企業發展瓶頸問題,日化行業發展的大環境也不樂觀。

  葛文耀昨日説,外界看來門檻很低的化粧品企業,要想做大做強並不容易,化粧品企業要想在與外資的激烈競爭中站住腳跟,不僅需要進行有效的銷售風險控制,還需要品牌運作、有效供應,以及強大的科研支持,目前上海家化僅科研人員就超過100名。

  據了解,目前國內接近八成的本土化粧品企業的銷售額在3000萬-5000萬元的規模,根本沒有資金力量發展自主科研力量,在通過廣告打出一定的知名度後難免遭遇發展瓶頸。

  “中國日化企業整體上發展歷史還比較短,品牌操作經驗很少,大多只能在低端市場勉強生存,有實力收購的國內同業企業非常稀少,使本土化粧品品牌最終落入外資囊中。”馮建軍説。

  “本土品牌支持力度不足”

  此外,消費品品牌不被重視,也被視作化粧品行業始終無法壯大的原因。

  “曾有領導開玩笑地跟我説,‘你最會搗漿糊’,他們認為做化粧品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搗搗漿糊就可以了。”葛文耀認為,目前中國對於國內消費品品牌的發展保護及支持力度不足。

  “中國的日化行業中,上市公司只有6家,而醫藥行業卻多達50多家,如果國家能夠像重視醫藥企業一樣重視日化行業,相信中國的日化行業也能發展起來。”馮建軍説,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管理引導方面,政府都沒有給予日化行業足夠重視。

  馮建軍認為,就中國目前的環境,本土日化品牌被收購還將會重復發生,“去年5月,有家外資企業找到我,列出了6家中國企業名單,希望能夠幫忙引薦,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丁家宜,沒想到一年之後,丁家宜已被科蒂收購。”

  不過,葛文耀對中國日化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中國人都非常聰明,如果想幹件事大多能成,家化目前就已把化粧品行業的經營吃透,現在也已經有一批本土化粧品牌發展起來,包括霸王、相宜本草等,未來還是有希望能有一些本土品牌站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