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宋雪蓮 實習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以為成功引進iPhone這款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産品就可以“翻身”的中國聯通,12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他們上月28日做出的艱難決定:聯通新合約計劃用戶只有在機卡不分離,即在綁定使用卡號、通信服務以及iPhone終端的情況下,才可享受中國聯通提供的終端補貼優惠政策。
其中備受市場詬病的條款是,如果發生機卡分離的情況,就將對用戶實行停機、鎖定iPhone終端,並要求用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
此前,面對iPhone4供不應求的現狀,市場上有黃牛黨雇人辦理聯通iPhone4合約計劃,之後“拆包”(機卡分離出售),形成了“一條龍”作業線。
據悉,聯通版16G的iPhone4合約價格為5880元,32G的價格為6999元,而拆掉聯通卡單獨售賣的iPhone4裸機價格反而更高。再加上聯通話費可以六七百元出售,黃牛黨借此可大賺一筆。
如此惡意“拆包”嚴重影響了中國聯通正常的生産經營。中國聯通副總裁李剛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坦言,“目前已有30%的iPhone3GS用戶和20%的iPhone4用戶流失。”
中國聯通新聞發言人溫寶球則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新合約就是為了打擊倒賣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拆包”致聯通損失17億
在聯通沒有正式將iPhone引入中國前,iPhone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據稱,其中約有40萬“水貨”iPhone使用中國移動卡。
聯通清晰地感知到競爭對手的實力。“用戶辦理iPhone4入網業務時,需要提供聯絡號碼,根據我們統計,其中80%以上的聯絡號碼是屬於競爭對手的。”李剛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據介紹,作為除蘋果專賣店之外,目前中國大陸唯一合法的iPhone銷售渠道,中國聯通為引入iPhone4付出了巨大代價。在申請進口許可證時,中國聯通要為每部手機繳納17%的增值稅。此外,聯通在推出的iPhone4合約計劃中進行了大量的終端購機補貼,例如用戶選擇月消費286元以上套餐可零元購機。溫寶球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由於聯通推出的套餐綁定業務非常受歡迎,目前還有30萬用戶在排隊等待。
“10月份,中國聯通的3G新增用戶就達到歷史新高110.2萬。這110.2萬的3G用戶中,有20%以上都是iPhone4用戶,這還是在iPhone4缺貨等多種因素影響下的結果。”李剛表示,“到目前為止,聯通的iPhone4預約用戶達到60多萬,其中iPhone4的銷量為40多萬,仍然有20萬的用戶需求由於缺貨而無法滿足。此外,iPhone4的預約用戶數正在以每天8000~10000的速度增加。”
一方面,iPhone4“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已售出iPhone4合約因為惡意“拆包”等行為面臨聯通用戶大量流失的危機。儘管在推出iPhone合約計劃之初就預料到可能會有一些轉網損失,但是中國聯通絕對沒有想到,轉網用戶的比例會達到20%以上。
李剛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聯通銷售的iPhone 3GS中有70%仍然使用聯通網絡,在iPhone4中,這個比例是80%。“但是反過來説,也就是已經有30%的iPhone 3GS用戶和20%的iPhone4用戶流失了。”
中國聯通黑龍江分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其實在聯通開始銷售iPhone之初,業務部門也曾提出應該學習美國及其他運營商的經驗,將iPhone與運營商的號碼及網絡鎖定。但聯通相關領導表示希望人性化處理,鎖機計劃未被批准。
“誰想到市場上會出現這麼多惡意做法呢?拆包後,聯通每一個轉網用戶兩年至少2000多元的消費就沒了。”上述人士説。
據悉,對聯通iPhone進行“拆包”的人群大致有兩類:一是套利者,二是希望購到iPhone4手機,但卻又不願意轉網換號碼的普通用戶。
據聯通內部統計數字顯示,在聯通現有的1100多萬3G用戶中,有10%左右為iPhone用戶。其中,iPhone4總共賣出了40多萬部。按照用戶流失比例計算,總共約有29萬部聯通iPhone被“拆包”。按照聯通給每部iPhone提供的話費補貼高達5880元計算,聯通的損失在17億元左右。
禁“拆包”是霸王條款?
聯通新推出的禁“拆包”規定隨即引發市場激辯,質疑聲不絕於耳。有消費者表示,“iPhone4購買以後就屬於我個人的財産,我自己有權決定怎麼使用。”也有人質疑聯通意圖在國內“壟斷”iPhone4。
對此,溫寶球表示,iPhone4並沒有被聯通壟斷,“你可以到蘋果專賣店購買,也可以到國外購買,或購買水貨,對於這些貨源,你可以選擇任何服務供應商。我們的協議是建立在話費優惠的基礎上,聯通是有成本投入的,如果你簽訂了協議,就表示認同這種合作方式,那麼,我們有權約束合作方的行為。”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中國聯通此舉“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和《合同法》第39條、40條,以及今年11月13日工商總局頒布實施的《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第9條至第11條的規定,經營者涉嫌利用合同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權利,對消費者有失公平。”但至於中國聯通此舉是否違法還需有關部門認定。
消費者與電信運營商簽的是格式條約,“如果最初的條約就是無效條約,那消費者就不存在違約。”邱寶昌説。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反饋的信息顯示,因聯通iPhone4銷售新政策剛剛開始實施,他們尚未接到有關投訴,他們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目前對聯通此做法尚不便發表評論。
針對有律師提出中國聯通新銷售政策或將與相關法規發生衝突,溫寶球表示,公司已對相關風險進行了評估,“我們的業務部門做了功課,應該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機卡綁定”並非聯通首創
作為聯通用戶,正玩著iPhone手機的王先生一臉困惑,他甚至不知道聯通這幾天引發了如此軒然大波。在王先生看來,買了合約機再轉網的確有違道德。
也有網友支持王先生的看法,他們表示,消費者購買聯通合約機,實際上享用了聯通公司給予的優惠政策,“消費者既然簽了協議,就代表他同意聯通的捆綁銷售,並需承擔違約風險。”
有業內人士表示,iPhone套利者的行為提示信用機制的缺乏。“在中國辦理一個手機號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即使是實名登記的手機卡,也一般不需要提供銀行戶頭證明,只需要填寫住址、身份證號等一些基本資料就可以。即使此人撕毀套餐違約,對其的追償行為以及懲罰也很難發生。”
中國聯通也就此表示,“機卡綁定”的政策在國際上早已成為慣例,並非聯通首創,而且國內其他運營商在2G時代也曾推行。
在國際上,“機卡綁定”普遍實施。蘋果公司網站就詳細列出了iPhone在全球各國與運營商綁定的情況。在美國,任何一部合法的iPhone手機在銷售時都與電信商AT&T綁定,就算用戶為iPhone全額付款,也不得使用其他網絡。
在日本電信業,電信運營商向手機製造商購買所有的終端售賣權,手機製造商只針對特定電信運營商研發手機。
對於用戶因手機丟失等情況造成的機卡分離,中國聯通稱,用戶可以在90天內攜帶相關證明到聯通營業廳,中國聯通將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給予妥善處理。而“妥善處理”的具體辦法,中國聯通某分公司工作人員透露,配套政策還未正式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