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月息三成年息翻倍 深圳民間非法圈錢風起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08: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月息28%、年息108%,在深圳,這類老掉牙的非法集資幌子有捲土重來之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今年以來許多外地公司成群結隊來到深圳,利用高回報為誘餌,非法吸引民間投資。有的公司獲得的單筆投資就高達1300萬元,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

  老人頻中招

  11月29日,在深圳大梅沙街頭,數百個彩色氣球把氣氛烘托得十分熱鬧。深圳明澤環保公司正在此地舉行“投資抽獎”活動。氣球裏裝的是代金券,但是扎破一個氣球,就得拿出1萬元的投資。

  深圳類似的民間吸金活動正在風起。

  “開始時,他們大都是邀我們去免費喝早茶、免費旅遊”,一位姓高的老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然後會有講師跟我們説他們公司如何如何好,有的公司還可以把我們領到公司實地參觀,最吸引人的還是回報高,月息一般都能開到三成,年息翻倍的也有。我年初投資過一個科技公司2000元,最後連本都沒有拿回來。”

  還有市民反映,號稱中國四大民間博物館的“大公博物館”曾舉辦了不少珠海、惠州免費旅遊活動,但最終都是要老人們去投資。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記者也沒有查詢到大公博物館的相關註冊信息。

  但大公博物館副館長王亞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大公博物館從沒有開展過吸收存款的業務,是有人存心搗蛋。我們在深圳正在準備上市,目前在深交所已經有2個席位。”

  廣東省仁化縣丹霞佳大農業科技園公司經理曾向媒體透露,該公司在深圳已有五六百名投資人,而最高單筆吸攬資金竟達1300萬元。

  據記者了解,這類吸攬公眾存款主要針對的人群是老年人。知情者透露,鎖定老年人,是因為他們有積蓄、有閒錢,同時還有時間。更重要的是,許多老年人金融投資知識有限,容易上鉤。

  圈錢亂象亟待規範

  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共破獲非法集資案件4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000余名。有關部門于2010年3月專門成立了涉眾型經濟犯罪偵查處,一批涉案金額巨大的非法集資大要案件被依法查處,如安徽興邦公司非法集資案、南京潤在公司非法集資案、大連金澳公司非法集資案等。

  但這類案件仍然一再復發。

  業內人士估計,深圳目前從事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公司已超過百家。這些公司鎖定深圳,是由於深圳民間資金較為充裕,市民投資意願較強。一般採用的手段就是在深圳開設分支機構,雇傭人員在街頭散發宣傳品,甚至還未註冊就四處招攬投資。

  深圳融匯通投資公司的一位經理坦言,他們只需要挂一塊牌子、租一套房子、放幾個桌子、擺幾部電話、招幾個人就可工作,公司一夜間突然消失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投資人追討損失卻難上加難。有業內人士更直言“很多公司可能年底前撈一把就會走人。”

  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律師朱運德分析,刑法所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中,民事法律關係和刑事法律關係交織在一起,使罪與非罪的界限模糊,金融管理機構、公安機關等部門管理起來比較棘手。

  企業融資專家、深圳市鵬城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光祿則認為,這些公司的“吸金”行為全係非法。應在現有的合法融資形式外,創新更多的民間融資形式,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深圳市投資商會會展部副秘書長耿慧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正規的創投平臺一般很少做個人投資業務,多是面向機構。建議想要投資的市民還是去找一些正規的銀行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