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珠寶造假原罪:鑒定魚龍混雜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5日 12: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證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肖志升

  日前,周生生18K金手鏈被爆出含金量不足,給整個國內珠寶金飾市場敲響了警鐘,也暴露了國內金銀珠寶檢驗監管上的缺失。

  其實,放在整個珠寶行業範圍內,周生生這次出問題是K金産品,而這類産品在鑒定方面還是相對規範的。因為考察K金主要的指標是黃金的含量,這可以直接通過機器來驗定,比如18K金,黃金含量要達到75%才算合格,行業一般做到75.5%,以保證監測和鑒定通過。根本的問題在於,國內珠寶行業的鑒定現狀混亂,有鑒定資質的機構眾多,而標準並不統一。我們大體可以將這些鑒定機構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國檢。即NGTC(National Gemological Training Centre),它隸屬於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是中國珠寶行業標準的制定者,也是最權威的檢測機構。這個機構同時還培訓註冊珠寶玉石質檢師(CGC)和註冊(珠寶)資産評估師(CPVG)。

  第二類是省檢。即各類省級珠寶玉石鑒定中心。如某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某省寶玉石鑒定中心等。 

  第三類是高校和其他檢測機構。如某大學寶石檢測中心、某機構寶玉石監督檢測中心、某省技術監督珠寶首飾質檢站等。 

  第二和第三類檢測機構一般是依據NGTC的國家標準,再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相關鑒定,理論上,凡具有珠寶玉石質檢師資格的人,都可以出具鑒定證書。

  對於同一件珠寶,不同鑒定機構一般對於真偽不會有爭議,但通常在分級上存在差別,而分級決定了珠寶品質的高低。比如,鑽石的色度從D到N,依次遞減,又多是靠質檢師的肉眼配合儀器鑒別,有的可能定為H,有的則可定判為J,相差兩級,價格就會出現明顯的差異。

  珠寶行業是個手工程度很高的行業,其判別標準雖有規範,但更多是依賴於經驗和個人的判斷,所以往往也會出現偏差。

  由於檢測鑒定機構眾多,作為商家來講,也有了很多選擇,可以根據“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為自己選擇鑒定機構。而這些鑒定機構之間為了競爭,也會出現互相壓價,或者出現暗中給固定商戶放鬆檢測標準的情況,比如定級略高等。如果具體到檢測師,也存在“人情鑒定”的操作空間。

  目前,國內珠寶鑒定這種混亂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個行業的發展,現在最規範的,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是鑽石檢測和鑒定,中國一般採用的是美國寶石學院(GIA)的標準,其已經被國際公認和廣泛採用。比如中國在進口裸鑽時,都已經為每顆鑽石配上了GIA認證,很容易查詢核實,商家進口後很方便交易,消費者也放心。標準化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因此鑽石行業也是珠寶行業中最成熟,最大的一個。

  相比之下,翡翠等寶石鑒定則相對混亂,這個領域甚至還存在“賭石”等原始市場行為。

  周生生事件的出現對於珠寶行業來説,也是個自我規範發展的契機,筆者建議,其他珠寶類産品應當向鑽石行業的認證和銷售學習,統一標準,規範檢測,並執行國際統一認可的權威認證,這樣才能推動行業發展,迎得消費者信賴。

  戴歐妮珠寶(中國)有限公司(戴歐妮珠寶網)董事長

  本稿件由本報記者李俊輝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