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節能減排“深水區” 還有多少未知的財富?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30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期待“十二五”

  “十一五”的節能減排工作,在各地以“拉閘限電”這種頗為荒謬的方式,進行著最後的衝刺。

  11月22日,發改委環資司巡視員何炳光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有些地方為衝刺“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採取拉閘限電的做法,發改委將採取各種措施,避免和糾正這種錯誤做法。

  節能減排的任務,成為高懸地方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按圖索驥,“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任務,或可以成為A股市場的投資地圖。除了此前被市場廣泛炒作的新能源電池、LED等傳統概念外,環保設備、電力電氣、節能材料、農林牧漁等領域中,或許存在更多實質性的節能減排功效。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裏,稀土永磁、鋰電池等眾多概念股已經被資金輪番炒作,市盈率也被推高,而目前具有實質性業績支撐的節能減排的公司還有哪些沒被“市場先生”挖掘,又具有真實投資價值呢?記者針對此,進行了採訪和調查。

  環保設備之春

  根據《環保機械行業“十一五”規劃》,2010年環保機械行業的總産值將達到1000億-1200億元,其中:大氣污染防治設備350億-430億元;水污染防治設備375億-455億元;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110億-120億元。

  根據渤海證券的推算,未來5年間,三大類設備産值規模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0%左右。

  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以行業龍頭龍凈環保(600388.SH)為例,其主營業務為除塵器及脫硫工程項目,其中除塵器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65.06%,脫硫工程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23.40%。

  除塵器為龍凈環保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長江證券的測算,除塵器每年市場容量為200億元左右,而龍凈環保一般可以獲得10%左右市場份額,除塵器總體能獲得20億左右收入。

  這部分業務亦有政策支持。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部分地區和新建項目實行除塵50mg/Nm3,甚至30mg/Nm3的新標準,龍凈環保在電除塵器、電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上的技術優勢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而脫硫設備,龍凈環保主要的服務對像是電廠和鋼鐵廠,每年也可以為其帶來相對穩定的收益,長江證券預測其脫硫業務年收入在12億-13億元左右。

  但整個脫硫市場容量存在縮小的可能,在此背景下,龍凈環保開始開拓脫硝設備領域,並進軍海外。

  根據環保部《2009-2010年全國污染防治要點》,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新建火電廠必須安裝脫硝裝置。而2015年年底前,現有火電機組將全部完成脫硝改造。市場普遍預期後續將會有脫硝補貼等政策出臺。

  龍凈環保亦開始開拓國際市場。

  2010年7月,該公司取得印尼加裏曼丹電廠項目工程總包合同,工程項目包含兩台60MW火力發電機組及電除塵設備,合同總額約為11.3億元人民幣。

  根據申銀萬國的業績預測,龍凈環保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為1.26元、1.45元和1.68元,以30倍市盈率計算,給出38元的目標價。11月29日,龍凈環保收報35.63元,跌0.86%。

  目前龍凈環保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除了控股股東福建省東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龍岩市國有資産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其餘全部為機構陣營。

  而除了四隻公募基金外,進駐該股的還包括兩家QFII──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和國際金融-匯豐-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0CIATION。此外中國人壽和社保基金也進入該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在水污染處理領域,透過碧水源(300070.SZ)和萬邦達(300055.SZ)兩隻市盈率均超過200倍的創業板個股,亦可以一窺市場的狂熱。

  萬邦達主營工業污水處理,而從2007年開始,太湖水污染事件、中石油大連輸油管爆炸、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等層出不窮,此類上市公司的估值也被機構一升再升。

  根據長江證券的預測,萬邦達2010-2012年EPS分別為1.56/2.24/2.75元,即便給予公司2010年65-68倍PE,對應股價也不過101.4-106.0 元/股,而11月29日,萬邦達收報131.50元,對應動態市盈率高達273倍。

  碧水源則頭頂94.52倍發行市盈率上市,該公司今年三季報每股收益0.48元的業績,能否支撐132元的股價,仍屬疑問。

  電力設備是“手術刀”

  對於節能減排而言,部分電力設備更像是一把手術刀,通過技術改造,從而實現節能的目標。大致分類,這一領域主要包括餘熱利用、垃圾焚燒爐及餘熱鍋爐、燃氣輪機等細分行業。

  餘熱利用是指工業生産中未被利用的熱量,主要集中于鋼鐵、有色、建材、化工、垃圾焚燒等行業。

  餘熱設備收集工業生産中的餘熱,用以發電、制蒸汽、製冷等,達到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餘熱鍋爐發電領域,涉足的上市公司包括海陸重工(002255.SZ)、川潤股份(002272.SZ)、華光股份(600475.SH)、榮信股份(002123.SZ)等;在空間冷卻領域,則包括煙臺冰輪(000811.SZ)、雙良節能(600481.SH);在建築加熱領域,包括盾安環境(002011.SZ)、同方股份(600100.SH)。

  根據申銀萬國的測算,未來五年,餘熱鍋爐的市場容量將達到680億元。

  但在餘熱鍋爐最主要的利用領域鋼鐵企業,市場空間或許已經不大。

  華泰聯合證券在其報告中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重點大型鋼廠在轉爐餘熱發電方面做了大量改進,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轉爐方面的改造。“與發達國家的鋼鐵企業對比,我國重點企業在除了燒結和轉爐外,其餘能耗標準已經低於國外發達國家。”

  而在燒結和轉爐領域,目前我國燒結餘熱利用比例僅為4%,距離2015年達到30%的目標,仍有不少差距。而我國鋼鐵轉爐的利用率更低,僅為1%。

  海陸重工可謂餘熱發電的龍頭,其餘熱發電鍋爐主要利用在鋼鐵、焦化和有色行業。代表的主要産品是氧氣轉爐餘熱鍋爐、幹熄焦餘熱鍋爐和有色冶煉餘熱鍋爐,該公司這三個主要産品市場佔有率均為國內第一。

  而另一方面,承接工程總包也被看作是此類公司的發展方向。

  目前,海陸重工與江蘇聯峰實業合資成立蘇州海陸環境能源工程公司,開展餘熱利用工程設計、承包安裝總包業務。

  南京證券在其報告中表示,以幹熄焦環保系統計算,總包價值量約2億元,而以往單獨製造幹熄焦餘熱鍋爐僅有不到2000萬元的收入。“公司此塊領域的發展狀況值得期待。”

  此外,海陸重工還具有核電概念。該公司主要生産核反應堆內構件吊籃筒體,核島部件如壓力容器(安注箱、硼注箱)、熱交換器等核電設備及部件。

  但目前這部分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甚少。海陸重工半年報顯示,其核電産品主營業務收入僅為589.74萬元,但産品毛利率高達74.40%。

  海陸重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也全部為機構所充斥,其中泰信先行策略持有該公司150.21萬股,佔其流通盤的比例高達4.98%。

  而在製冷領域,雙良節能此前因海水淡化而被市場輪番炒作,相對估值較低的煙臺冰輪,在餘熱製冷、核電、地鐵空調等諸多領域均有佈局。

  煙臺冰輪主營業務收入全部來自製冷設備,是國內最大的自製螺桿製冷壓縮機、活塞式壓縮機以及工業製冷成套設備生産企業,和大冷股份(000530.SZ)並列為國內工商業製冷兩大龍頭。

  其中冷凍冷藏設備領域是該公司的傳統強項,該公司能自産螺桿式壓縮機,為客戶提供冷庫工程解決方案、工業冷凍解決方案等。

  而根據我國出臺的冷鏈發展規劃,目標到2015年冷庫容量在目前88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1000萬噸。

  而另一方面,煙臺冰輪在節能環保領域參股公司甚多,投資收益也貢獻了該公司大部分利潤。

  其中該公司參股45%的煙臺現代冰輪重工,主營流化床鍋爐和餘熱鍋爐;參股45%的煙臺頓漢布什工業主營中央空調,其産品在核電、高鐵和城軌均有應用,目前該公司成功中標中廣核電站項目離心機訂單。該項目共使用頓漢布什離心機24台,合同總金額超過3500萬元。

  此外,煙臺冰輪參股40%的煙臺荏原空調設備主營大型溴化鋰機,東方證券預測,“在工業流程能量回收,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産業大發展等的拉動下,未來三年年均增速有望達到25%以上。”

  煙臺冰輪還是煙臺萬華(600309.SH)的第四大股東,持有煙臺萬華2470.45萬股。

  除前兩大股東外,煙臺冰輪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全部為機構所佔據,僅匯豐晉信就有三隻産品進駐前十,包括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匯豐晉信中小盤以及匯豐晉信龍騰。

  CDM金礦之憂

  CDM(清潔發展機制)交易也開始為A股上市公司帶來實質性業績。

  這一機制源於《京都議定書》,根據該協議,從2008~2012年,發達國家需要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5.2%,若其幫助發展中國家成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可以獲得等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權。

  而中國成功實現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可以按CDM機製作為有價商品向發達國家出售。

  目前,A股市場上參與CDM交易的上市公司,包括三愛富(600636.SH)、巨化股份(600160.SH)、柳化股份(600423.SH)等。

  其中,三愛富的CDM項目是與世界銀行簽署的協議,該協議規定世界銀行將在2013年以前以6歐元/噸的價格購買公司二氧化碳的減排量,該協議在2013年前均有效。

  但這部分收益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以巨化股份為例,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確認的CDM收益為3680萬元,而此前機構對其CDM收益的預算,則在1.9億元左右。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源於聯合國對CDM減排量審核更為嚴格,週期更長,導致收入確認時間延後所致。

  而另一方面,隨著《京都議定書》行將終結,2012年之後,CDM交易何去何從,也仍是疑問。

  另一個漸行漸近的,則是碳捕獲和封存。

  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Storage,簡稱CCS)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産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並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CCS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集、運輸以及封存三個環節,它可以使單位發電碳排放減少85%-90%。

  目前中國華能集團已經在北京東郊的高碑店熱電廠和位於上海的石洞口第二熱電廠開展碳捕獲和封存項目。

  此外,神華集團和中電投,也在此領域有所涉獵。

  “一旦碳捕獲和封存有實質性的推動,這對林業類上市公司將是個利好。”上海一家PE産業投資總監表示。而一旦“碳匯交易”成行(因為發展工業而製造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的發達國家,在無法通過技術革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時候,可以投資發展中國家造林,以增加碳匯抵消碳排放,這就是所謂的“碳匯交易”),擁有森林的上市公司也將從中覓得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