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紫色黃金蜂膠潛規則再揭秘:市場2/3或為假蜂膠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9日 08: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繼央視稱在淡水珍珠之鄉浙江諸暨和海水珍珠粉集散地廣西北海,發現使用貝殼粉冒充珍珠粉已是公開的秘密之後,關於“紫色黃金”蜂膠的潛規則再被揭露。

  據悉,國內每年實際蜂膠銷量近1000噸,而中國蜂行業協會秘書長趙小川表示“年産蜂膠只有350噸”,近650噸的銷量出入,令整個行業陷入尷尬。國家藥監局上週末發出緊急通知,稱企業除不得採購樹膠假冒蜂膠外,還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産品責令召回,加諸保健食品之上的緊箍咒今年以來不斷收緊。

  市場2/3或為假蜂膠

  據了解,156萬隻的蜂群一年只能産100多克蜂膠,按中國蜂産品協會公佈的數字和趙小川的説法,我國蜂膠年産量只有300-350噸。而每年近1000噸的實際銷量其實是均用楊樹芽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樹脂膠狀物。這種樹膠出廠價每公斤60-140元,真正的天然蜂膠每公斤售價則高達700-800元,正是其中巨大的差價令相當多企業十年如一日地參與造假行為。

  就如同在蜂産品中加入果葡糖漿、澱粉、麥芽糖等以達到國家標準一樣,要使得樹膠變成蜂膠矇混過關,還要添加槲皮素和蘆丁等人工提取的黃酮類物質,以滿足國標中的蜂膠總黃酮含量。據專家介紹,原料蜂膠總黃酮含量分別為一級品≥15%,二級品≥8%,但由於黃酮類含量很容易造假,所以並非含量越高越好。

  記者了解到,供應真蜂膠的蜂農們由於蜂膠本身産量低,又對溫度極其敏感難以處理,且價格偏低,僅是韓國市場上蜂産品的七八分之一,因此部分已不願再生産蜂膠。

  食品藥品監督局嚴查保健食品

  在蜂膠事件忽如一夜沸沸颺颺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上週末正式發佈“關於加強含蜂膠原料保健食品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稱對使用樹膠假冒蜂膠原料生産保健食品的違法行為一律要求依法嚴肅處理;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産品一律暫停生産銷售,並採取責令召回等措施。與此同時,像對三聚氰胺實現源頭控制一樣,要求保健食品生産企業必須加強蜂膠原料管理,嚴把進貨關,建立原料採購記錄和供應商檔案,保證原料採購可溯源。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實施方案》,對保健食品進一步念起了緊箍咒,要求嚴格查處制售假劣保健食品等行為。緊接著,保健品質量安全事件頻頻曝光,監管法規與通知也層出不窮。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理想食品”、産業規模數十億的螺旋藻市場中,國內打著同樣品牌的産品價格差異高達5倍以上,其中要麼品質極度低劣,要麼假冒。而兩月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同樣發佈通知,對以珍珠粉為製劑原料的藥品生産企業實施全面監督檢查。貝殼粉事件讓珍珠粉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山下湖股價應聲下跌,網上頗受追捧的浙江長生鳥也一時間無人問津。本次樹膠事件則讓今年上半年剛完成股份制改造、原本正謀求上市的全金藥業28個自然人股東上市造富的美夢遭遇障礙。

  專家觀點

  全國蜂産品協會副會長鄭堯隆

  蜂産品劇減使造假更加橫行

  正常産品供應不上,造假成本又低廉,自然使得一部分不良企業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市場。尤其是今年的極端天氣嚴重破壞了油菜等各種蜜源植物的生長、開花與泌蜜,造成蜂産品急劇減産50%以上,造假更因此而橫行。

  采寫:南都記者呂靜蓮實習生張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