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2日 09: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龍網-重慶商報
張先生和趙先生不久後都將升級為父親。雖然兩人的家庭收入並不一樣,但如何利用現有收入為孩子打下教育基礎,則是他們眼下都需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們請到兩位理財專家為他們設計了兩套不同的理財方案。
■專家簡介
龔露萍:東亞銀行個人財務及財富管理部顯卓理財經理。
譚飛:申銀萬國小新街營業部首席分析師。
案例一:張先生今年29歲,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財務主任,月薪3000元。妻子與他同齡,月收入2000元。兩人所在單位均投保了養老險、失業險和基本醫療險。前不久,妻子有了身孕,就要升級當爸爸的張先生,在喜悅的同時,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張先生目前除了已買下産權的房改房(現市值為35萬元)外,還有8萬元存款和近3萬元的國債。
醫院接生一個孩子,至少需要6000元生育費,再加上生孩子前後老婆的各種檢查和恢復的開銷,至少要花一萬元以上。
■專家建議
龔露萍:首先可用家庭月收入10%左右資金(即200元~300元)購買基金定投。其次,從積蓄中提出2萬元左右作為家庭備用金,而其餘的存款及國債轉化為收益更高的穩健性理財産品,這一部分收益可以用作家庭旅遊基金等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最後,夫妻二人目前都有公司購買的各項基本保險,可在小孩出生後為其選擇一款兒童萬能險(包含住院、意外等)。
譚飛:家庭財産配置上顯得過於保守,因此建議投資方向上應偏向積極,應以基金和物業投資為主。其中的基金可以偏向購買投資收益率比較高的股票型基金與指數基金,從而提高整個理財策略的進取性。小孩出生後,教育費用將不斷加大,建議採取較保守的投資方式開始對教育金進行儲備。將每月40%的凈收入購買偏債型産品或銀行理財産品,與此同時可通過市場上一些商業教育保險對孩子將來的高等教育進行儲備。
案例二:趙先生今年35歲,大學教師,年收入稅後8萬元左右,年公積金1.3萬元,享受公費醫療。妻子27歲,私企員工,今年9月因懷孕辭職在家,現無收入、無醫療保險,計劃2011年6月開始找工作。目前家庭擁有一套三居室房産,市值130萬元,有貸款。現有資産包括固定存款15萬元,活期5萬元,基金市值3萬元。目前的主要支出大概為7萬多,其中包括:兩個人每月的生活費為3500元;每月還房貸1200元;趙先生的大病保本保險,每年需交4600元左右;給其中一方父母贍養費,每年1萬元。
■專家建議
龔露萍:趙先生的家庭存在保障嚴重不足、潛在財務缺口較大等問題。首先,在女主人待産期間可購買便宜的卡式保單、健康險,待重新工作後由單位購買社保醫保,為無保障的父母購買定期壽險和重大疾病險。
其次,趙先生的保本保險10年後才可返本38000元,缺口為62000元,可選擇每月600元基金定投,10年共投入72000元;另外,建議將3萬基金轉化為家庭備用金,再拿其餘20萬元分散投入收益更高的理財産品。
譚飛:趙先生家庭收入較高,如果考慮到孩子出國留學的費用,那麼,需要設計儲備的教育金大致為80萬元才能滿足將來子女的基本留學費用。趙先生可以用固定存款中的10萬買進一些穩定的投資理財産品,以及以基金定投的方式每月存款2000到2500元,20年基金定投的本金就可達到48萬到60萬。
記者 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