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監會切斷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捷徑 監測名單細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1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新放平臺貸款將與公司類貸款一視同仁

  耗時近一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以下簡稱“平臺貸款”)清理漸近尾聲。

  但銀監會對未來存量平臺貸款的風險監測仍不敢懈怠。《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銀監會將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平臺貸款進行明細賬統計,並已于11月10日正式簽發《關於開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臺賬調查統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下發到各商業銀行。銀行三季度末的平臺貸款數據將在12月第8個工作日前上報。

  2011年開始,除了原有存量平臺貸款陸續到期外,銀行新發放給平臺公司的貸款將與公司類貸款一視同仁,按照公司類貸款的審批條件和程序發放。平臺貸款將難以再現2009年特事特辦,一哄而上的情形。

  定期監管風險

  在前期清查規範的基礎上,10月中旬,銀監會召集商業銀行,通報對平臺貸款以季度為週期實施動態管理的臺賬統計制度(詳見《中國經營報》10月18日第1882期B10版《醞釀季報制銀監會加碼平臺貸款監管》),這意味著對平臺貸款的風險監測不會因今年大規模清理結束而停止。

  此次《通知》明確規定,未來調查統計的內容是各家銀行對各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逐戶貸款情況,包括:融資平臺基本情況,授信以及貸款情況、貸款到期結構及投向、風險分類及平臺現金流覆蓋情況、銀行撥備情況、還款來源結構和政府債務認定情況等。

  納入統計的平臺貸款分類主要有四類:一是整改為公司類貸款,這部分貸款自身具有穩定的經營性現金流,能夠全額償還貸款本息,已經整改轉化為一般公司類貸款進行管理;二是保全分離為公司類貸款,這類貸款經評估和整改,部分貸款達到商業化貸款條件,自身具有一定的經營性現金流,能夠部分償還貸款本息,通過項目剝離、公司重組、增加新的借款主體和擔保主體,從平臺貸款中分離為一般公司類貸款;三是正常收回和清理收回的貸款;四是當期新發放的平臺貸款。

  銀監會已要求商業銀行明確平臺貸款名單、貸款金額和還款來源,並給出詳細規定。比如,經營性現金流、車輛通行費等專項收費收入、融資平臺自身擁有的土地使用權證的土地處置收入、融資平臺自身擁有的已辦理過戶手續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紅和股權轉讓等收入可以作為自身現金流來償還貸款。

  財政補貼、“借新還舊”或“東拆西借”銀行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等資金都不能算做借款人自身現金流。

  2010年三季度末的數據填報今年1到9月的數據,報送截止時間為2010年12月第8個工作日。從2011年開始,銀行向銀監會報送報表的時間為每個季後8個工作日。

  監測名單全面細化

  納入銀監會調查統計的平臺貸款調查名單由各地銀監局確定。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此次銀監會調查統計的平臺貸款客戶比6月底第一輪平臺貸款“解包還原”時所統計的數據有所增加。

  “北京地區涉及調查的平臺貸款客戶名單有160戶,而在6月底統計時平臺貸款客戶名單不超過120戶,名單更細化,有利於全面了解平臺貸款風險狀況。”北京銀監局一位內部人士説,一方面,像北京地鐵這樣的優質客戶,在6月底的統計中並沒有納入政府融資平臺名單;另一方面,同一平臺公司旗下跨多種主營類型的貸款都要統計。

  “很多平臺公司不願意甚至反對銀行把自己列入平臺公司,畢竟列入平臺貸款統計名單後,遭遇的監管更嚴厲。”一位股份制銀行公司部人士説。

  按照銀監會要求,同一法人銀行的多家分支行對同一平臺客戶的授信、貸款或持有平臺債權的,都要一一填報。

  上述北京銀監局人士表示,對平臺貸款數據報送工作推動不力或者數據遲報、錯報、瞞報、漏報的銀行,銀監局將採取包括停貸等在內的監管強制措施。

  此外,北京市銀監局還要求轄區內的商業銀行報送發放的異地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情況。

  據長江證券數據顯示,工商銀行(601398.SH)9月末平臺貸款餘額約為8300億元,佔全部貸款的12%;其中不良貸款總額為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02%。其中,不需要用當地的財政來還款的平臺貸款佔75%;其餘25%的平臺貸款需要財政資金作為還款來源。

  民生銀行(600016.SH)9月末平臺貸款餘額為1905億元,其中現金流全覆蓋的貸款約佔70%,基本覆蓋的貸款約佔16%,半覆蓋以及無覆蓋的餘額為280億元,約佔14%。

  招商銀行(600036.SH)9月末平臺貸款餘額為1300億元,佔全部貸款的10.2%,其中現金流全覆蓋的貸款佔89.34%,基本覆蓋的貸款佔8.89%,半覆蓋的佔1.64%,無覆蓋的佔0.13%。

  由於統計口徑調整,中信銀行(601998.SH)9月末平臺貸款餘額已超過2000億元,今年以來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本金和利息被100%收回,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中正常貸款佔比為99.4%。

  嚴格按照項目貸款審批

  在去年經濟刺激狀況下大量發放的平臺貸款,有部分貸款並沒有嚴格按照銀監會關於項目貸款的相關規定投放,比如平臺貸款沒有對應的項目、資本金不到位等等。

  “有些平臺公司不該搞的項目也搞,不該上的項目也上,有些項目立項甚至沒有經過審批就上了,各家銀行貸款一哄而上,一家平臺公司有多家授信銀行,其實平臺公司的項目建設根本用不了那麼多錢,這樣就造成了大量資金沉澱。”上述股份制銀行公司部人士説。

  記者從西南某地級市人大了解到,7月中旬財政審計發現,該市兩家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資金使用率偏低,比如2009年該市城市投資公司融資金額41.5億元,截至2010年4月底,到位資金23.1億元,已使用資金13.26億元,資金使用率為57.4%;2009年該市開發投資公司到位融資資金15.58億元,截至2010年4月底,已使用資金7.06億元,資金使用率為45.31%。顯然,好事沒有好辦,從銀行貸到的資金經濟效益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平臺貸款中絕大多數為項目貸款,明年對於平臺公司的貸款發放將嚴格按照《固定資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來審批,與正常的公司類貸款條件一樣。”上述股份制銀行公司部人士告訴記者,發放給平臺公司的項目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立項審批,項目資本金要到位,並且要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發展需要。在這位人士看來,經過今年徹底清理之後,未來對平臺公司的貸款發放不會放鬆,只會更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