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明年將首次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7日 0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訊 (記者 馬文婷)記者昨天從國家統計局獲悉,經國務院批准,我國明年將首次全面參與新一輪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活動,使得我國GDP可以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中國國際比較項目部際協調小組已經成立,由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參與。

  ICP是一項全球性統計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測算各種貨幣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以便用PPP作為轉換系數,將各國國內生産總值(GDP)轉換為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從而比較和評價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和結構。

  2011年為全球新一輪ICP活動的調查基準年。從2011年1月開始,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將同時開展ICP調查,整個活動預計于2013年年底結束。2011年開始的新一輪ICP項目主要有三個目標,其中之一是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統計能力,特別是國民核算和價格統計能力,改善宏觀經濟數據的可比性。

  1

  何謂“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

  測算GDP的另一種“匯率”

  人大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告訴記者,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公佈的各國GDP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法,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計算出來的。

  與比較某一國家不同時期價格水平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同,購買力平價是比較某一時期兩個或多個國家的綜合價格水平,即兩種或多種貨幣在不同國家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商品和服務時的價格比率。舉例來説,購買相同數量和質量的一籃子商品,在中國用了80元人民幣,在美國用了20美元,那麼對於這籃子商品來説,人民幣對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就是4:1,也就是説,在這些商品上,4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1美元。劉元春表示,購買力平價法可以當作購買力平價匯率來理解,但是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2

  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更準確嗎?

  並不影響一國GDP總量測算

  顯而易見,按照市場匯率和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出來的GDP結果是有差異的。中國社科院投資學博士付立春表示,儘管二者有差異,但這並不代表哪種方式更加準確或者更符合實際,“計算方式只是在與國際比較的時候有差異,但是就GDP測算本身而言並不受影響,GDP還是按照原來的統計方法進行測算,測算出來之後,在比較的時候會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

  劉元春告訴記者,不同機構和專家測算出來的中國購買力平價GDP也是有差異的,這與用於測算購買力平價匯率的商品籃子有關,“舉例來説,如果在美國花2美元可以買一個麥當勞漢堡,在中國則需要10元人民幣,那麼美元與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1:5。然而,在美國要花50美元才能理一次發,而在中國平均只需要20元,那麼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成了5:2。購買力平價匯率會將這些數字進行加權平均,但選取的比較內容會對平均後的結果産生很大的影響”。

  付立春還表示,事實上,購買力平價理論建立在同一種商品在不同國家價值相同的前提下,顯然,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

  3

  對衡量生活水平有何參考意義?

  只是生活質量參考標準之一

  專家認為,單獨比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GDP數據,意義並不大。“無論以哪種方式計算的GDP,都是總量GDP,總量GDP只是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方面。比如,從整體經濟實力來看,包括經濟結構、增長方式、發展階段、人均GDP等,中國依然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劉元春表示。

  另有專家認為,人均GDP也有局限性,它只能表明一個國家經濟的整體産出值,而不能直接作為普通人生活水平的尺度。其他指標如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等都很難測定,而且人均GDP並不能表明財産分配是否平等。所以,即使是用購買力平價換算過的人均GDP數據也要謹慎使用,因為它只是生活質量的眾多參考標準之一。

  4

  參與國際比較項目有何意義?

  有利於客觀評價我經濟規模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全面參與ICP國際統計活動有利於更加客觀地評價我國的經濟規模和國際地位,也有利於增強我國統計能力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教授鄭超愚表示,我國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要股東國,經濟運行狀況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由於近年來主要經濟體貨幣匯率波動頻繁,因此在各國綜合實力比較中,用匯率換算GDP存在的失真問題越來越突出,需要計算另一種較合理的GDP。鄭超愚認為,一些別有用心者會使用一些數據渲染“中國威脅論”等論調,這可能也是我國全面參與ICP國際統計活動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