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周小川:制約債市發展首要問題仍是行政作用過度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7日 07: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鄭智 劉蘭香

  “價格上行的壓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1月16日在出席“中國全球債務融資研討會”時指出。

  他表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仍就比較複雜,世界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不時出現,發達經濟體復蘇有所放緩,貨幣條件持續寬鬆,部分新興經濟體增長較快,但面臨一定的資本流入的壓力。

  為應對“熱錢”,周小川曾拋出“池子”理論。社會各界對這一理論的解讀和猜測仍在繼續。11月16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建言,中國的債券市場可以專門辟出一塊,供境外資本投資,成為一個吸收熱錢的“池子”。

  談及債券市場發展,周小川亦直言,“當前制約我國債務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首要問題仍然是行政作用過度”,要“繼續堅持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和以場外市場為主的發展模式”。

  債市築“池子”?

  美聯儲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後,周小川隨即表示:“短期的投機性資金要進來的話,希望把它放在一個池子裏,而不讓它氾濫到整個中國的實體經濟中去。”

  周所謂的“池子”究竟是股市還是樓市,迅即引發各方猜測。巴曙松認為,“池子”的最大可能性應該是債市。因為不管是股市或樓市,“熱錢”進入後的暴漲暴跌都不利於經濟發展,相比之下,“熱錢”難以在債券市場興風作浪,而且發展債券市場可以直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巴曙松解釋稱,可以效倣巴西的經驗,專門在債市中辟出一塊,供應特定的債券品種,國債或者企業債都可以,讓境外資本來投資,相當於在債市中築一個“池子”。

  但“熱錢”要進來,首選的投資標的應是股市和樓市,債市收益相對固定,投機空間有限,憑什麼吸引“熱錢”?對此,巴曙松認為,“熱錢”要進入股市和樓市,目前尚無合法渠道,將遭到政府嚴厲打擊,而一旦政策允許,進入債市的“池子”則可以光明正大。

  一位外資投行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也表示,債市仍然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分享人民幣升值的好處。”但是這有待於政策進一步開閘,“需要允許投資者最終將投資于債券的人民幣換成美元出去。”

  另一個問題是,債券市場的池子能築多大?我國債券市場目前規模已居亞洲第二、世界第六,但一位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認為,相對於各類機構對固定收益産品的龐大需求,國內債券市場目前基本沒有對外開放,整體上已經顯現出供給不足。若要在債券市場築“池子”,吸引外資,需要進一步提高發行效率,增加供應。“否則,水太少、太淺,誰還來?”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人士認為,巴曙松建言背後的邏輯不僅僅是應對“熱錢”,而是中國的債券市場需要逐步向世界開放。外資的進入有助於中國債券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目前銀行間市場機構投資者類型相對單一,主力是商業銀行,不利於風險的分散。

  周小川當日也表示:“債務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在加快市場成熟和市場建設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也有更大的空間。”

  場外市場為主

  然而,無需諱言,中國的債券市場目前存在多頭監管的格局。

  相應地,有一種爭論也喋喋不休,那就是債市大發展應該以央行主導的銀行間市場(場外市場)為主,還是應該以證監會主導的交易所市場(場內市場)為主。

  對此,周小川觀點鮮明地表示,要“繼續堅持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和以場外市場為主的發展模式”。

  周小川稱,債券産品由於信用風險、産品結構各不相同,難以標準化,而且交易規模大、交易需求多樣,因此決定了債券交易適合機構投資者以詢價方式交易的場外達成。

  2010年1-10月,全國債券發行量8.2萬億,同比增長25%。截至10月末託管量達到20.5萬億元,同比增長21%。但周小川表示,與成熟金融市場相比,發展不足仍是中國債券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

  其主要表現為:避險工具不足,風險分擔市場機制不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仍然滯後,市場流動性有待加強,市場價格尚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係,收益率曲線有待進一步完善,機構投資者類型相對單一,同質化現象仍舊比較突出,信用評級的公信力還有待提高,制約市場發展的法律政策問題還有待解決,會計稅收等配套制度亟鬚根據産品創新的需要進行調整。

  至於解決的辦法,周小川認為,首先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著力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周小川直言,當前制約我國債務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首要問題仍然是行政作用過度,不僅發行債券受到行政管制,而且金融機構投資債券也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措施。

  “世界各國債務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表明,只有處理好有效監管和市場發展的關係才能更好的推動金融市場發展,防範金融風險。”他表示。

  實際上,由於央行下屬的交易商協會採用註冊制,且人手較多,在發行效率上,已經對“核準”發行企業債的發改委構成一定壓力。

  本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財金司人士處獲悉,發改委正在考慮進一步簡化企業債審核程序,由條件核準制向事後備案制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