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範圍小標準雜安全存疑 手機支付業務卡在三道坎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5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以手機門票、園內消費一卡通為代表的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在日前閉幕的上海世博會上大放異彩。業內人士預計,今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將首次超過1萬億元,成為第三方支付的重要形式。但是記者調查發現,方興未艾的手機支付在覆蓋範圍、標準統一、交易安全等方面存在瓶頸,為規模發展平添變數。

  用戶 手機支付消費點太少

  “中國移動來給同學們辦過一次‘手機錢包’業務,但後來發現能用手機刷卡的地方實在太少了,離學校也比較遠,所以從來沒用過。”北京工業大學學生馮路道出了不用手機支付的一個重要原因:使用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手機支付一時間難找用武之地。

  根據中國移動網站上提供的北京地區商戶名單,記者走訪了美廉美三里河店。超市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很少有人‘刷’手機結賬,年初時一些辦理了手機錢包的顧客前來刷手機消費,可是需要等待幾分鐘才能成功,可能影響了他們的積極性。”記者隨後致電右安門物美超市,工作人員索性表示:“沒有更換接收器,因此並不能支持手機支付。”

  按照商戶名單,記者來到了西城區克勤誠信煙酒超市,店裏老闆卻表示:“不支持手機錢包支付。”

  明明是中國移動指定的商戶,怎麼不能手機支付呢?據他介紹,中國移動曾派人來協商過“入夥”辦理手機支付業務。但“刷”手機的接收器安裝後,商戶需交納幾百元設備押金、按月交租費不説,手機支付收款金額的1%還會被當做服務費上交,對個體商戶來説不划算。

  業內 産業聯盟難治“貌合神離”

  “手機支付業務不能形成規模經濟,成本就難以降低。從技術層面來説,一方面是由於技術標準不統一,另一方面,用手機支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網秦首席手機安全專家鄒仕洪説。

  據鄒仕洪介紹,在這場手機支付攻堅戰中,運營商陣營的代表——中國移動主推2.4GHz的RFID技術,信號具有極強的穿透性,能夠由SIM卡直接與2.4GHz的讀卡器對接。用戶只需要更換一張SIM卡,即可在有2.4GHz讀卡器的商戶進行購物。中國銀聯所採用的13.56MHz的NFC技術,穿透性較弱,以致需要更換手機或在手機後蓋貼膜,才能夠實現刷卡。

  然而,RFID安全性能較低的缺陷成為其推廣的短板:由於2.4GHz的信號頻率高,衰減小,以致傳播的範圍廣,交易信息很容易被竊取。而13.56MHz的信號頻率低,傳播的範圍在2到4厘米,他人很難竊取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況且,13.56MHz的NFC技術在國內起步較早,國産化程度較高,産業鏈較為完整,在中國刷卡消費市場中佔有絕對優勢。

  “手機支付和中國銀聯兩種模式在技術上各有韆鞦,但各方在技術成熟度上均沒有達到壟斷市場的水平,主管部門尚未急於統一標準,而是鼓勵各方在自由競爭下相互取長補短。”鄒仕洪説。

  主管部門的這一理念也終於在今年二季度得以實現。5月份,中國銀聯聯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眾多社會第三方機構成立了移動支付産業聯盟。一個月後,中國移動也加入了該聯盟,但加入之後,這個重量級成員並沒有採用銀聯制定的13.56MHz統一標準,而是仍舊採用2.4GHz的自有標準。

  專家 借鑒銀行卡挂失手段

  電信分析師付亮預計,未來三年,電信運營商勢必還要借助銀行的力量,實現由運營商、銀行、商戶構成的産業鏈,從而進一步擴大手機支付市場。

  另外,手機支付在普及上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即用戶使用習慣會阻礙手機支付的推廣。對此,鄒仕洪認為,手機支付在北京大規模推行之初,最好能夠效倣公交IC卡的模式,給予用戶一定的優惠政策。

  “手機支付業務的推廣,在目前成本較高的情況下,幾家運營商需要多為用戶考慮,才能逐漸獲得市場的認可。”北京郵電大學電信專家曾劍秋建議,通過多重密碼和信息傳輸加密方式確保手機支付過程中的安全。同時借鑒銀行卡的挂失和鑒別方式,將賬戶內資金與手機號碼、身份證號、電子信箱一起捆綁,實行迅速挂失、驗證後資金恢復等功能,打消用戶對手機丟失後資金安全問題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