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07: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核心提示】在CPI、PPI等焦點經濟數據即將公佈前夕,央行再度出手,年內第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顯然是對不斷升溫的通脹預期所採取的未雨綢繆舉措。"流動性"或許就是當前股市的"七寸",這次會被打中嗎?
11月10日晚間,央行宣佈,自2010年11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算上1個月前對6家銀行所進行的差別化上調存準率,這已是央行今年來對主要商業銀行存準率的第五次上調。至此,相關銀行準備金率將達到18%的歷史高位。2008年6月7日後,金融機構存準率曾達到17.5%。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將凍結約3500億元的資金。
早在本週二,市場便傳言存準率將上調;昨日下午,部分銀行被差別上調存準率的消息再度傳出,但央行公告最終揭開謎底。
今日即將公佈的10月份CPI數據很可能繼續高企,且預測新增信貸數據大幅增長,外匯佔款持續走高,被認為是央行在加息3周之後再度使用數量工具回籠流動性的主要原因。10月20日,在時隔34個月後,央行首度上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
業內人士預計,11月中下旬起,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方向可能會越來越清晰,數量型工具可能將被頻繁使用。多數專家則認為,目前的貨幣政策正向適度寬鬆走向中性。
外匯佔款持續走高新增信貸或遠超預期
"我認為,央行在這個時候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現在全球流動性擴張太快,而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在增大;其次是中國的通脹預期在增加。"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除此前市場普遍預期10月份CPI將達到4%的增幅外,渣打銀行全球研究經濟師李煒認為,此次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另一個原因即是10月份新增信貸會再超市場預期,達到5000億元左右。
國泰君安銀行業首席分析師伍永剛對記者表示,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對流動性的回收。央行目前對銀行信貸的監管,是希望其月度投放保持均衡。"
與此同時,10月份外匯佔款增量和8月份以來的財政支出回升加快亦使央行對衝流動性的壓力增大,成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又一原因。
數據顯示,週三公佈的10月份貿易順差271.5億美元,創3個月新高。興業銀行(601166)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本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主要觸發因素為10月份外匯佔款突破3000億元。
東方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立峰表示,從這個角度看,央行在此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為了限制其外匯過度擴張帶來的流動性增加。"簡單地説,就是對衝熱錢、回收流動性。"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按照週三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6.6337計算,10月份貿易順差為1800億元。公開市場方面,10月份央票和正回購到期規模為5720億元,央行回籠資金4890億元,合計10月份向公開市場注入資金830億元。以不考慮外匯佔款的保守估計來看,10月份基礎貨幣投放規模至少為2630億元。央行通過此次上調準備金率將回籠資金3582億元。
數量工具或頻繁使用年內加息尚存爭議
央行在重啟加息之後3周內又再度上調存準率,是否意味貨幣政策已經進入加息週期,從而會有緊縮的趨勢?對此,專家觀點普遍認為,目前貨幣政策正在從適度寬鬆走向中性。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對衝外匯佔款後經濟中被注入的凈頭寸到底有多少,這是貨幣鬆緊的尺度。他認為,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不能夠用"從緊"來形容,而應該是轉向中性。周春生也表示,貨幣政策正在走向中性。
對於年內是否會再度加息,則有不同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年底之前應該加息。貨幣環境如果過於寬鬆,將推升資産價格,這才是吸引熱錢最主要的原因,套利性的資金在中國並不是很多。加息就是為了抑制可能的資産泡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周春生也認為,加息的可能性在增加,中國目前輸入型通脹的成分較大,央行對準備金率的調整,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預期,很難從根本上扭轉物價上漲的趨勢。而加不加息將要看10月以及11月份的CPI數據。
不過,劉煜輝並不贊同加息。他認為,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用一個"池子"將熱錢圈住,這説明,我國貨幣政策主要的方向還是以控制為主。"只有數量控制,才能夠將進來的錢圈住。加息形成週期的可能性較小。"
招商證券(600999)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也表示,後續加息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在年底之前還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他認為,我國後續的貨幣政策仍要看美國發行貨幣的力度,但是這種對衝不會改變目前市場流動性氾濫的現狀。
對此,中國社科院投資係博士付立春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工具的使用可能會更頻繁。
"G20峰會和美國匯率報告之後,來自國際的外部壓力會下降,屆時國內通脹對監管層的影響力將會大大上升。"上海一貨幣政策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政策週期緊縮化的趨勢將越來越顯著。業內人士表示,11月中下旬起,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方向可能會越來越清晰。(每日經濟新聞 李靜瑕 賀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