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國量化寬鬆 人民幣面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壓力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7: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專題:美國啟動第二輪定量寬鬆政策

    新興市場國家或被迫“量化從緊”;人民幣也將面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雙重壓力 
 
    本報記者 史進峰 特派記者 吳曉鵬 實習記者 樊殿華 紐約、北京、香港報道

    QE2終於來了,但精彩還遠沒有結束。

    當地時間11月3日,星期三,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宣佈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簡稱QE2)的貨幣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當天發佈的貨幣政策決議中説,美聯儲將在此後的各月中逐步實施這一計劃,預計每月將購買75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此外,美聯儲將延續把資産負債表中到期的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購買國債的現行政策。

    QE2公佈後,美元下跌,股市上漲,商品期貨上漲。瑞士信貸固定收益全球策略總監James Sweeney對本報記者説,市場變動趨勢是“教科書式的”反應。

    稍有意外之處在於,美聯儲希望QE2能拉低債券利率,但3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當天不降反升。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30年國債利率不降反升,更多的是市場對通貨膨脹死灰復燃的預期。

      QE2五大意外

    儘管市場認為QE2基本與預期相符,但華爾街還是在FOMC嚴謹的措辭中找到了多個不同之處。在週三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花旗集團經濟學家Greg Anderson和Steve Englander列出了FOMC聲明的“五大意外”。

    對市場有積極影響的意味之處有兩個,一是之前市場最普遍的預期5000億美元,而實際規模為6000億美元。另外,FOMC聲明中四次提到“使命”一詞,其中包括使用了“法定使命”,花旗認為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以此為依據,稱只要沒有達到目標,法律就要求他們繼續QE。

    消極的意外有三個,美聯儲每個月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比之前的預期稍低;買的是中期債券而不是長期債券也令市場失望;同時,明年將有更多對QE持質疑態度的美聯儲官員獲得投票權,使得對該項目的“定期審查”變得複雜化。

    美聯儲表示,將根據未來獲得的信息對其債券收購活動的速度和資産收購計劃的整體規模進行定期審查,並將在必要時候對這項計劃作出調整。

    QE2計劃意味著,美聯儲將維持目前聯邦基準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聯邦基準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超低水平。

    這將不僅加大還將加快通脹預期風險。

    高盛美國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認為,QE2對美國GDP的提振作用可以達到0.5%,但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在1.5%-2%之間,“如果經濟增長無法達到3%的話,就業問題沒有改善的希望”。他還預計,QE2不會産生長期通脹問題,未來一段時間,通脹都會比美聯儲2%的目標要低。

    堪薩斯聯儲主席霍利格是唯一一位投票反對QE2的官員,他認為收購更多債券風險高於收益。他還擔心,QE2將在長期內導致長期通脹預期上升,從而令經濟産生動搖。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美國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David Greenlaw告訴本報記者,QE2因為成本很小,其收益也很小,對經濟的幫助作用會比較有限。他説,QE的成本就是有可能創造泡沫,“不管是商品還是債券市場,這都是一個合法的長期憂慮”。

    美國億萬富翁私募投資者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今年的全美華人金融協會(TCFA)年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不管美聯儲買多少國債,基本上沒有用”。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在同一場合對記者表示,“QE2註定要失敗”。

    伯南克的天敵

    在QE2啟動前,美聯儲官員們在3個月時間裏陸續表達對QE2的看法,已經開展過一輪公開大辯論。在接下來短短幾天內,同一批人都將利用各種公開露面機會來解釋、評論、或譴責這個“美聯儲過去數十年來最為重要的舉動”。

    最等不及的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親自出面為QE2辯護。

    伯南克説,當前基本通脹水平低於2%,低於理想通脹水平,而過低的通脹對經濟發展不利,特別是經濟困難時期。一些極端的例子還顯示,過低的通脹會轉變成通貨緊縮,物價和工資下跌,並導致經濟進入長時間的滯脹。

    同時,低通脹也説明經濟發展仍有一定量的閒置生産力,伯南克説,這意味著為了提高就業率,在避免經濟過熱的同時,調整貨幣政策仍可有所作為。

    美聯儲的信心在於,QE2在其他國家曾取得過成效,這次也應該會再一次發揮作用。伯南克的解釋也是“教科書式的”。他説,投資者過去數月對QE2産生預期,因此股市上漲,長期利率下跌。低按揭利率可刺激民眾買房;低企業債券利率可以鼓勵投資;高股價可以帶來消費者財富增長,提振消費者信心,刺激消費,進一步帶動收入和利潤增長,形成經濟發展良性循環。

    但從國會那邊,伯南克或許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支持。

    美國億萬富翁私募投資者羅斯告訴本報記者,共和黨贏得國會中期選舉後可能會給經濟政策帶來變化,“共和黨不想要QE2,他們希望做的事情是繼續布什政府時代的減稅政策”。

    在QE2公佈前一天也傳出消息,共和黨計劃提名德州眾議員保羅(Ron Paul)擔任國會貨幣政策分委會主席。保羅在2009年曾出書《終結美聯儲》,他多次呼籲加強對美聯儲的審計,並限制美聯儲權力,他甚至提出要取消美聯儲。

    保羅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們應該監管美聯儲,提高美聯儲運行的透明度。他們可以創造幾萬億美元去拯救他們的朋友,而我們對此缺乏知情權。他們的權力比國會還大!”

    人們稱保羅是伯南克的“天敵”,接下來他們之間可能會有“精彩對陣”。

    11月5日,伯南克,以及數十名聯儲地區主席將前往佐治亞州的哲基爾島,參加“回歸哲基爾島:美聯儲的源起、歷史和未來”研討會。參會的重量級人士還包括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高盛董事總經理科裏根等。

    在美聯儲100週年生日時,將如何評估QE2對自身命運的影響。100年前,也就是1910年11月,美國銀行業巨頭們秘密聚集在哲基爾島商討成立了美聯儲。

    美國一些知名的金融博客發出質疑,在美國經濟現在就要“土崩瓦解”之時,美聯儲真的應該開會慶祝他們100年的“成就”嗎?

    新興市場被迫“量化從緊”

    11月4日,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出爐之後,無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均表達了不同程度的擔憂。當日,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也召開議息會議。發達國家新一輪“量化寬鬆”時代即將來臨。

    花旗環球金融亞洲中國研究主管沈明高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QE2將導致新興市場經濟相對緊的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在QE2公佈後公開表示,QE2會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資本流入,這將表現在資産價格方面。他表示物價水平上漲的壓力不容忽視。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當日也表示,金管局將會密切注視市場情況及宏觀金融環境,若資産價格上升壓力增加,當局會採取針對性措施以確保銀行體系穩定,保持信貸準則及風險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拉丁美洲、亞洲和東歐國家也表示出相似的擔憂。巴西央行行長梅羅斯(Henrique Meirelles)表示:“美聯儲政策的結果是流動性大幅擴張,但美國不會全數吸收,有一部分會流到包括巴西在內的其他國家。結果我們得吸收過量的美元流動資金。”

    沈明高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直言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肯定會導致新興市場經濟相對比較從緊的貨幣政策。

    一方面,美國此次量化寬鬆政策將進一步確認美元的弱勢地位,對新興市場的貨幣來講,美元貶值則意味著本幣將面臨升值壓力,這對於出口的影響是負面的,進而造成産能過剩的壓力,這將使得國內經濟有可能偏緊。

    另一方面,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都面臨一個流動性加大的可能性。它由此帶來的通脹壓力和資産價格泡沫的壓力都在上升。

    因此,“新興市場國家為防止資産價格的泡沫或者通貨膨脹壓力,加息是不可避免的,此前,印度、澳大利亞貨幣當局近期一系列加息舉動正好印證了上述判斷。”沈明高表示。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分析,對全球經濟來説,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因為美聯儲的再度量化寬鬆而降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經濟反而可能因為美國經濟的逐步恢復在2011-2012年面臨著一定的上行風險。而亞洲經濟則將主要面臨大規模資本流入的風險。

    劉利剛認為,從較為長期的時間來看,美聯儲再度寬鬆意味著美聯儲“弱勢美元”政策的延續,我們也維持長期看淡美元的觀點。非美貨幣中,歐元、澳元和新西蘭元將走強。大宗商品和農産品的價格也將得到支撐。

    實際上,新興市場國家已開始使用包括加強資本管制、提高國內基準利率等政策工具,來防止熱錢涌入。

    4日,巴西央行行長公開表示:“我們之前已決定調高外資投資本國債券的金融交易稅,還採取其他審慎措施,以防止美國寬鬆政策所帶來的信貸泡沫。”

    “對於這些經濟體的貨幣當局來説,合理且有序的貨幣政策收緊,以及有效的金融監管,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必修課。”劉利剛表示。

    人民幣雙重壓力

    同為新興市場國家,中國貨幣政策制定當局必將面臨同樣的尷尬。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向本報記者表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之下,人民幣將面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壓力。

    美聯儲偏松的政策將會導致中國國內政策偏緊,但到底偏緊到什麼程度呢,沈明高認為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看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或者資産價格泡沫的壓力。二是看經濟增長的韌性,也就是説中國經濟增長還比較強勁的話,我們偏緊的政策可能性就更大。

    問題的關鍵,取決於中國未來政策制定的經濟增長的目標大概是多少。沈明高分析,如果現在能夠主動放慢經濟增長目標,政策收緊的空間會更大,對於短期來講經濟增長可能會有一些壓力,但是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是非常有利的。

    事實上,對於貨幣政策由適度從緊向穩健過渡的言論已不絕於耳。

    央行剛剛發佈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要把握好貨幣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在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將前瞻、靈活地調整政策重點、力度和節奏,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從反危機狀態向常態水平回歸。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近期也公開表示,當經濟增長速度穩定之後,貨幣政策應該考慮轉向,由寬容轉向穩定。

    貨幣政策從緊的一個跡象是,2011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數據,將有可能由2010年的17%下調至15%,11月4日,一位國有大行高層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不過,不同於2007-2008年通貨膨脹和資産價格、人民幣升值多輪驅動,沈明高認為,與2007年相比,房地産調控政策更為嚴厲,且不排除未來房價再漲,政府出臺進一步政策的可能性。

    對於人民幣而言,美元貶值的長期走勢確定,人民幣將進一步加快升值將不可避免。

    沈明高認為,未來需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以印度為例,其貨幣彈性、匯率的彈性比較大,美元貶值使得流入印度的資金增加,盧比升值,當其升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減輕外資流入的壓力,對於印度國內通貨膨脹和資産價格就起到了一個緩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