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短命建築”根子在哪?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拆了建、建了拆”亂象背後推手多多,值得思考的空間也很大,建築標準、建築文化、城市規劃、政績評估、政府角色、經濟發展方式等,都值得省思、重構。

  今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標五湖大酒店被整體爆破,建成僅13年;5月,北京建國門建成20年的地標凱萊大酒店宣佈將停業拆除……除了這些引人關注的地標性建築以外,還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後不長的時間內就因為各種原因被提前拆除,其數量無法統計。

  雨果説:建築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如果説,那些流傳千年的古建築是一部“古代史”,那些尚處豆蔻年華便被無情炸毀的建築大概就是“現代史”了。不幸的是,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資料顯示,英國建築的平均壽命132年,美國為74年,而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不久前表示,我國建築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5~30年,令人唏噓。

  經濟學家凱恩斯有一個著名的“挖坑理論”,當國家經濟蕭條時,雇兩百人挖坑,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一“挖”一“填”間創造了就業機會,帶動其他相關産業的發展,從而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凱恩斯只是用一種通俗、滑稽的模型去解釋他所主張的政府干預論,沒有誰會傻乎乎的照做。而花鉅資修建的建築,未到使用年限,便人為炸毀拆除,卻呈現了“挖坑理論”的現實版。

  好端端的建築物説拆就拆,一座座建築“非正常死亡”,且不説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城市記憶的無情抹殺,單就這兩項“世界之最”——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鋼材,也生産出全球最多的建築垃圾,每年高達4億噸——就令人頭痛不已。既然如此,為什麼各地仍樂此不疲,毀“樓”不倦?

  究問建築“短命”的前生今世,主客觀原因皆有:規劃缺乏前瞻意識,造成號稱“50年不落伍”的建築,捱不過十年八年便醜陋不堪,只有一拆了之;建築的潮流化、同質化,扼殺了個性與特色,千人一面的建築經受不起時間的考驗,拆是它們最終的命運;囿于當時的經濟與技術,建築物功能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唯有推倒重來;貪大求新的城市美學,難容見證了城市發展、保存著城市記憶的舊建築;大量的“豆腐渣工程”為日後大拆大建埋下伏筆,大動土木之後的若干年後,必然進入建築質量事故的頻發期。

  當然,急功近利才是建築物最危險的殺手。“拆遷GDP”乃地方之利,政績是官員之利,真金白銀是商人之利,利利疊加,無堅不摧。例如,曾號稱“西湖第一高樓”、建成至今僅13年的浙江大學湖濱校區3號樓被拆,其置換出的土地便以24.6億元的天價整體出讓。利潤如此可觀,還有什麼不能拆除?

  由此可見,“拆了建、建了拆”之亂象背後推手多多,可供思考的空間也很大,從建築到經濟發展方式縱深,建築標準、建築文化、城市規劃、政績評估、政府角色、經濟發展方式等等都值得省思、修飭甚至重構。就事論事,延長建築壽命應從相關法規入手,保證從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到建築物質量,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並得以認真執行,實現“建築大計,百年為本”,減少“朝建夕拆”的怪象;充分尊重公民的物權,用私權限約公權,避免隨意拆建現象發生;修正官員政績評估體系,降低GDP權重,從而平伏官員GDP焦慮,抑制他們大拆大建的衝動;治本之舉還在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減少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傍,使之從中脫身出來,少打拆遷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