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證券市場 >

鄭眼看盤:內外貨幣政策均不明 股市震蕩將加劇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週二滬深股市收跌,滬綜指跌0.28%報3045.43點,深綜指跌0.64%報1333.29點,成交放大。從盤面看,午後股指出現跳水,有色金屬等一度大漲品種全部返身下跌。另外,中小板、創業板個股也跌得較慘。

  昨日消息面可能對多方不利。首先是市場傳説我國或將原先的“積極財政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調整至 “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其次是昨天中午澳大利亞央行意外地6個月以來首度加息,下午兩點時印度又宣佈加息。上述這些消息應該對股指不利,尤其對通脹受益型股不利,昨煤炭股出現跳水,前一天漲停的國陽新能領跌。

  除上述利空外,主要媒體均大篇幅討論我國“貨幣超發”問題,這更加劇了市場的緊張程度。我國貨幣超發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但當通脹相對可控時,卻很少有人提出批評。目前物價上漲已呈普遍趨勢,所以這方面的討論在近期忽然激烈起來。

  筆者記得數月前有一部分專業機構和學者的主要論點是:“預計三四季度,我國通脹率將因翹尾因素消失而回落。”當時筆者雖然對這樣的論點有點不以為然,卻因研究能力有限,也只能將信將疑。然而,筆者所擔心的事真的來了,目前專家們已在預測本月CPI或漲到4%左右,明年CPI將達到5%。

  筆者認為,專業人士的專業背景固然是極強的,但缺點是離生活太遠,太過陽春白雪,所以對生活的感悟可能還不如天天去菜場買菜的家庭主婦,更不如在現實生活中摸爬滾打的江浙等地遊資。

  如果政府確實開始實施貨幣緊縮政策,那無疑對股市構成特大利空。但政府實施緊縮政策還有個前提,即經濟增長情況相對良好,否則在緊縮貨幣時可能投鼠忌器。因此,投資者可觀望下周即將公佈的10月份數據,看經濟情況如何,若經濟好,則利空股市。

  市場目前觀望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正在進行中的美聯儲利率會議,該會議將於北京時間4日淩晨(美國當地時間3日下午)出結果,也就是説A股參與者週三炒作時無法得知結果,部分謹慎者可能提前離場,持倉者也只能是瞎賭一把。

  根據彭博社調查,其所問詢的56位分析師中,有53位相信美聯儲一定會收購債券,其中有29位預測在若干個月中收購總額 “至少為5000億美元”。

  從上述調查不難看出,如果最終數字是5000億美元或略多些,則較符合預期。投資者不妨就參考該數字,若遠高於該數字則買股票,少於則減持,符合則觀望。

  股票投資者是走是留?還可參考的標的是農産品期貨,尤其是主糧類農産品能否走出“趨勢性”向下反轉圖形。如果短期內就能向下拐頭,那麼我國貨幣緊縮的機會就少得多。昨內盤商品期貨總體橫盤,並無明顯趨向。外盤方面,油價橫盤,但隱隱有趨強跡象;有色金屬大體橫盤震蕩;外盤農産品則高位震蕩。

  綜上所述,投資者應當在政策有更明顯的收緊跡象時減持些股票,但暫時無需過分追低砍倉,因當前國內外形勢十分不明,比如短期內就有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