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貨幣政策醞釀變調:“適度寬鬆”轉“穩健”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或在2011年變調——從“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走向“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這一變化的關鍵在於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走向“穩健”,意即“緊貨幣、寬財政”的基調或許成為2011年宏觀經濟政策的主基調。

  按照慣例,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召開。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有關部門已經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議題進行調研討論,將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重新評估。

  兩位參與政策諮詢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一政策組合在2011年很有可能被調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調整意味著貨幣政策繼續趨緊。中國央行在10月中旬啟動了三年來的第一次加息。

  與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所推行的“寬貨幣、緊財政”組合不同,中國會推行一種“緊貨幣、寬財政”的主思路。這既和發達國家財政體系負債過於沉重相關,也和兩者通脹形勢迥異相關。

  2011年:經濟增速回穩、通脹上升

  目前市場普遍預測,2010年中國GDP增速有望在10%以上,由於去年的基數原因,今年10月份CPI市場預期會創出新高,但11月、12月會有回調,全年在3%多一點兒。

  “但關鍵是對2011年的預測,目前我們的預測是,明年GDP增速會下來一些,在9.3%左右還是有信心的,但明年CPI全年會在3%以上,有的甚至看高到4%,我們預期在3.5%左右。明年整體是經濟增速回穩、物價上升的狀態。”前述政策諮詢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

  實際上,由於歐美經濟復蘇低於預期,中國經濟明年的外部環境並不好,2011年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已經被明顯看低。但美聯儲力推的第二輪定量寬鬆政策,則將推高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並傳導到中國。中國的通脹將是“成本推動”和流動性過剩推動的複合。

  近期,以中國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發改委宏觀經濟學會會長王建、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天則經濟研究所教授張曙光等為代表,經濟學界提出中國可以容忍一個更高的通脹水平,比如將3%的CPI目標提高到4%乃至5%。

  前述人士稱,注意到了近期這些專家學者的討論,但百姓的通脹預期是一個大問題,政策上可能並不會旗幟鮮明地提高通脹目標。但3%只是調控的目標,2008年的目標也是3%,但全年CPI最後達到了4.8%。

  從“雙松”到“一松一緊”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及全球央行步調一致,共同推行了低利率和定量擴張的寬鬆貨幣政策。中國在貨幣創造到信用創造的過程做得還更出色,2008年底至2009年累計放出了10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本週美聯儲即將推出第二輪定量寬鬆政策,但卻世易時移。

  在經濟形勢上,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個明顯不同是就業形勢。目前美歐都在擔憂其高失業率,而中國到第三季度就已經完成了2010年全年的就業目標,實現新增就業超過900萬人,全年有可能達到1100萬人,就業形勢非常好。國家統計局內部監測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也從危機最嚴重時期大幅下降。

  “這個就業形勢的背景,決定了中國可以採取更符合政策需求的緊縮政策,我國不用擔心失業率問題。此外還有一個不同,美、歐、日面臨的通縮壓力,而中國是物價有較高的上漲壓力,這決定了中國在宏觀政策取向、宏觀政策退出戰略上選擇和發達國家應該不同。”這位官方人士指出,發達國家財政壓力很大,他們是先退財政、後退貨幣,中國是不是應該倒過來,先退貨幣?明年的口號上是繼續搞“雙松”,還是“一松一緊”?這確實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一位近期參與政策諮詢的經濟學家告訴本報記者:“開會的時候的確也討論了,外面這麼寬鬆,我們怎麼應對?是跟著寬鬆還是緊?如果跟著寬鬆的話,肯定是會造成更大的通脹壓力,更大的資産價格泡沫;但是緊的話,匯率升值壓力會很大。”他指出,儘管與會者當時也有不同意見,但更多的人認為,現在中國應該尋求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不是和去年一樣寬鬆的貨幣政策。

  綜合來説,貨幣政策回歸中性偏緊的定位,再考慮到明年還要維持一定的投資和在建規模,財政政策應維持寬鬆的基調。

  2011年貨幣、信貸、利率、匯率全緊縮

  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回歸穩健,有什麼政策含義?

  前述政策諮詢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定性判斷蘊含的定量含義,意味著2011年貨幣增速目標可能會下調,全年信貸調控目標也會下調,或者在信貸調控上不再做上限要求。

  2010年央行制定的M2增速為17%,但截至9月末M2增速達到19%,全年實現目標幾無可能。在信貸目標上,年初厘定的7.5萬億元人民幣信貸目標也非常有可能被突破,截至9月末已經實現6.3萬億元,而且這一目標只是表內信貸規模目標。

  “我的感覺是,2011年M2目標可能會下調到16%,或者15%。”這位人士指出,信貸規模也不適於再過於行政化的管理。

  此外,利率、匯率政策也在框架之內。

  前述經濟學家指出,價格政策和數量政策的結合點,是被市場廣泛討論的熱錢問題,即加息或升值會引來熱錢,放大流動性總量。

  “但我們反復地觀察發現,熱錢進入中國絕對不是奔人民幣美元利差來的,而是看好中國經濟的成長,以及中國資産市場的泡沫化。如果利率水平有所提高,導致資産價格不急劇上升,反而熱錢不會流入。”

  匯率政策上,雖然漸進升值的路子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最優,但卻依然是各方較能夠接受的共識性選擇。(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