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17: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世紀》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政府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置於空前的戰略高度,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決策層已就此取得共識

  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方略已清晰呈現。

  10月27日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全文發表。展讀這份文獻,不難發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貫穿全篇的主線。作為轉變方式的主攻方向,《建議》首次提出,“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這表達了決策層將中國由“世界工廠”發展為“世界市場”的雄心,其內涵值得悉心關注。

  無疑,能否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是“世界市場”順利建成的前提,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由資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驅動的粗放增長方式,到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集約發展模式的轉變,已刻不容緩。眾所週知,經濟增長粗放是計劃經濟遺留的頑疾,識者對此早有分析和建言。早在1996年,八屆全國人大通過的“九五”計劃,即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確定為基本工作任務。2007年,中共十七大又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二字之變,認識更加深化,意蘊越發豐富。

  然而令人遺憾是,這一轉變進程並不如人願,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迄今未有根本轉變,其最顯著的表現便是經濟發展過分倚重投資。居民消費絕對量雖有強勁增長,其在GDP中的比重卻一直未有顯著提高。出口導向的貿易方式雖提供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崗位,使得中國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廠”,但是,中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隱形通脹、勞資糾紛、環境污染、國際貿易摩擦,等等,且呈愈演愈烈之勢。原有增長方式顯然難以為繼。但是,總有人寄望它能茍延殘喘、貢獻“餘熱”。新老模式之間的“張力”,已成為當今中國經濟社會諸多問題的一大源頭。

  此次,《建議》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置於空前的戰略高度。不少海內外觀察者指出,中國政府是“認真的”,轉換方式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這一判斷最大的根據便是中國決策層已就此取得共識,而共識源於基本的戰略判斷: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已使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永久性改變,必須眼睛向內,尋找替代需求。換言之,這次危機表面上是對增長率的衝擊,實質上是針對增長方式的衝擊。危機倒逼發展方式轉換。

  現實條件也為轉方式提供了客觀條件和動力。當前,中國城鎮化提速,服務業擴容,消費升級,存在巨大的內需空間。回顧中國歷史,不難發現,外部壓力和內部動力相統一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為此,中國要準確“把握自身在全球經濟的新定位,創造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新優勢”。既要保持製造大國的地位,又要成為“世界市場”。如果轉型成功,將利兼中外:近,有助於緩解中外經貿糾紛,促進世界經濟再平衡;遠,成為中國經濟不竭動力、全球經濟長久的引擎。新角色不應、不必也不會替代舊角色,但二者均需不斷更新內涵,並相輔相成。

  然而,這一轉型並不會自動發生。過往轉變發展方式進展緩慢,也並非全囿于思想認識。轉方式“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事關經濟體制,還要求政治體制、社會保障體制等多領域改革協調推進。正如《建議》所言,“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

  改革著力點甚多,而識者早已指出,粗放增長模式的退出最重要的障礙,是各級政府掌握了過大的資源配置權力,能夠投入大量土地、資本等資源來達到産值高速增長的政績目標。另一方面,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新增長模式的採用,也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環境的支持。所有這些,皆在呼喚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行政體制改革。此次《建議》在轉換政府職能上著墨甚多,首次提出“明確界定政府投資範圍”,並表示,“堅定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其壓縮行政審批範圍、提高行政效率之意昭然。

  創建世界大市場,並非單純“做大”,市場的深度與廣度根本上取決於一國的綜合發展水平。為此,負責任的政府應將工作重點放在擴大就業、促進分配公平、改善教育、提供公共服務等基本方面。在人均收入逼近4000美元的今天,無論妥善處理增長和收入的關係,還是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都在考驗決策者的眼光和能力。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未來五年的中國路向何方將至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