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證券市場 >

中關村近千家企業備戰創業板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創業板推出一年來,極大地激發了中關村企業改制上市的積極性。”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中關村符合創業板上市財務指標的企業近1000家,改制完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300多家,正在改制和擬改制的企業500多家。創業板的定位特別適合支持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發展,能讓它們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

  創業板促技術資本齊飛

  創業板推出一年來,已成為新興産業企業的聚集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有134家,其中屬於七大新興戰略産業的公司約佔總數的九成。佔比排名前幾位的公司分別位於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領域,而滬深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中,屬於新興産業的公司佔總數的比例還不到三成,創業板市場已經名副其實成為新興産業的聚集地。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對於新興産業企業來説,上市為它們插上了技術和資本兩個翅膀。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著高度的競爭和淘汰率,而創業板正好提供了需要高效率交換的要素市場。數據顯示,2009年58家披露年報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支出金額總計8.23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6%,較2008年5.76%提高14.58%。上市為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創造了條件,而研發力量正是新興産業企業生存的命門。

  創業板的推出,還使得新興産業的産業鏈進一步完善,從而提升了産業鏈上相關企業的競爭力。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通過募投項目迅速擴大産能,並展開並購。數據顯示,一年來共有20多家創業板公司進行了行業並購,收購同行業及上下游産業鏈的企業,涉及資金數十億元,首批28家公司中就有10家進行和擬進行同行業並購,並購資金來源多為公司的超募資金。

  “新興産業的發展需要一個為它量身定做的資本市場,而創業板能滿足創新創業企業的需求。”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認為,創業板具有“三新”特徵,包括監管理念新、制度設計新、功能定位新。“對於科技創新創業企業來説,發展的關鍵在於‘誰快誰慢’,不在於‘誰大誰小’。”郭洪説,企業上市不是目的,上市是為了服務於企業快速發展戰略。而創業板的推出,必將促進大量創新創業企業的産生、發展和壯大,進而加快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

  “中關村板塊”持續壯大

  創業板推出産生的示範效應,使得高新技術企業改制上市的積極性也在不斷增強,也吸引了大量風投關注自主創新行業。不僅中關村有近千家企業已經符合創業板上市財務指標,並有數百家已經在為上市做準備,“中關村板塊”在創業板市場的出現也極大地帶動了創業投資對中關村的高度關注。

  在創業板首批發行的28家企業中,6家是中關村企業,截止到2010年10月15日,創業板一共127家上市公司,北京22家,其中21家是中關村企業。中關村創業板上市企業募集資金、凈利潤、總市值分別佔全國創業板上市企業的19.3%、21.2%、22.5%。這使得一大批知名的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在中關村聚集和發展,讓其連續五年保持在創業投資方面的全國領先地位,投資案例數和投資金額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此外,中關村試點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四年多來,已使其逐步成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順暢流轉的平臺、創投與股權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資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截至目前,共有113家企業參與試點。通過掛牌,增強了股份流動性,實現了市場化的定價。

  借助“蓄水池”,中關村為資本市場輸送了大量優質企業。近幾年來,中關村每年都有10家左右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2009年有23家公司上市,創歷史新高,2010年已有20家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