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人保壽險無疑是近幾年來中國壽險業的一匹黑馬。
按照人保集團超常規發展壽險的戰略,人保壽險規模保費從2006年底的8.49億元快速增長至2009年的531.7億元,四年複合增長率297.1%,超出行業平均增長271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由2006年底的0.21%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的7.75%,位居壽險行業第六位。2010年,其規模保費有望突破800億元。
人保壽險從開業第四年就進入盈利期,打破了壽險企業通常需要7-9年才能實現盈利的慣例。2009年末,人保壽險累計實現盈利1.37億元;2010年上半年,按照新會計準則,實現凈利潤4.35億元,開業不到5年連續2年盈利。
而人保壽險的領軍者李良溫也頗有幾分“老驥伏櫪”的意思,他的一些“前衛”觀點備受業內人士關注。在整個行業以結構調整為基調的2009年,李良溫仍然堅持規模效益化的發展之路,認為發展仍是保險企業的第一要務,要把滿足保險消費者的需求作為突破口,不能片面強調內含價值。
在人保壽險成立將滿5周年前夕,本報記者對李良溫進行獨家專訪。李良溫迄今已有超過30年的保險從業經歷,2007年起任人保壽險副董事長兼總裁,此前任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全面參與了該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及海外上市。
李良溫表示,年初董事會確定的保費收入目標是680億,目前已經完成了670億,年內有望完成800億。盈利水平可以保持在每個月5000萬元以上。
不能狹隘理解回歸保障
《21世紀》:今年以來,你認為國內壽險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其中,對人保壽險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李良溫:今年市場各主體普遍發展提速,比去年更快了,1982年恢復壽險以來複合增長率20%多,今年的增速超過了30%,並且是在去年基數很大基礎上的增長。除去前兩大公司,後面的第二梯隊都普遍提速,在第二梯隊5家公司中我們已經不是最快的了。另外,小公司發展也很快。我們感覺競爭壓力更大了,市場拓展成本也比去年高了。
《21世紀》:2009年國內壽險業的主題是“防風險、調結構、穩增長”,經過一年半的發展,你覺得行業性結構調整是否已經到位?
李良溫:我不贊同以片面強調回歸保障來進行調結構的概念,什麼樣的結構是最好的結構,沒有人能夠回答,回歸保障就一定是好結構嗎?目前行業在倡導回歸保障,但這首先應該搞清保險保障的概念。一般人們認為保險保障就是疾病保險、死亡保險,我覺得這種界定太狹隘了,按照這種界定無疑將保險業的服務範圍限定得太窄了。我認為保險保障應該是個大概念,未來出現特定需求時,在經濟上能夠滿足和解決這些需求的方式,應該都屬於保障的範疇。
購買風險型産品的目的是當風險發生時得到經濟補償,投資型産品同樣可以在風險發生時向保險消費者提供經濟補償,因此,發展儲蓄型、投資型等業務,也是為人們提供充分保障的客觀需要。
我不認為回歸保障就是只發展疾病保險和死亡保險。做好保險公司有兩個前提,一是最大限度滿足社會的需求,滿足需求才能有生存的土壤;二是公司要健康發展就要有邊際效益。
《21世紀》:保監會曾在上半年工作會議上稱結構調整存在反復,提及的現象包括期繳業務短期化,分紅險比例過高等,你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李良溫: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到減少躉繳是否就必定能促進期繳的發展?放緩銀郵渠道是否就必定能促進個險渠道的發展?收縮中短期是否就必定能促進長期業務的發展?二者並無價值好壞之分,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更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壽險企業是靠銷售成功而生存的,評價一種業務增長方式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它的實施結果是否達到人們在該時期的目的,如果發展是有效的、健康的、可持續的,就應該加快發展。
回顧壽險業近30年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是:躉繳業務佔比高的公司沒有出現大起大落,中短期業務也沒有引發經營風險,投資型業務不但為公司形成了大量資産,還産生了鉅額的利差益。相反,過分關注個人營銷業務的公司,其發展和盈利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按照精算分析,一個20年期繳、風險保額為期初保費20倍的終身壽險,初期佔用的資本金為保費的6%左右,而一個5年期的兩全投資型保險,在不提供額外風險保障的情況下,初期佔用的資本金還不到保費的4%。也就是説同樣做相同的業務,投資型業務初期佔用的資本金只是風險型業務的2/3,而後者産生的利差益卻遠遠高於前者。從這個角度看,轉變發展方式就不能簡單的把躉繳轉變為期繳,把投資型轉變為風險型。
《21世紀》:但是從幾家上市壽險公司的表現看,期繳業務佔比高的壽險公司獲得了較高的估值,因為期繳業務能夠帶來更多的內含價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李良溫:內含價值反映的是公司現有業務的未來盈利能力,但是對於公司近期的盈利狀況和持續盈利的能力,很難通過內含價值直接明了的體現出來。只關注內含價值的高低,就可能掩蓋近期經營的虧損,無法做到當前利益和長期利益的兼顧。例如有些公司的內含價值與盈利就出現了相悖的情況,也有的公司開業十年以上都沒有盈利,因此,內含價值是判斷公司發展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標。
深入分析內含價值的計算,是建立在諸多假設基礎之上的,包括貼現率、死亡率、費用率、續保率、稅率、投資回報率、通貨膨脹率等。假設的偏差,內含價值計算的結果將産生巨大差異,因此脫離對假設的準確性的全面了解,孤立地比較不同公司的內含價值的高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對於這些,一般投資者是不了解的,他們往往是將公司計算的結果進行簡單對比,這就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因此對保險企業而言,好的發展方式不應僅以內含價值的高低作為主要評價指標,而應看該業務是否能夠産生邊際費用,是否能夠産生邊際利潤。
低成本+規模化
《21世紀》:人保壽險開業不到4年就實現了盈利,你提到邊際利潤的概念,請詳細介紹一下。
李良溫:我從來不單純的提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也不單純提股東利益最大化,我認為這兩者意味着只考慮公司和股東的利益,而沒有顧及消費者和公司員工的利益。一個事業的發展絕對不能傷害你的“上帝”,保險業的發展要充分考慮保險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要照顧企業利益和股東利益。我們一直倡導薄利多銷,有邊際利潤就行,通過規模最大化實現效益最大化。
我們走的是“低成本快速有效”的發展之路,公司制定的“規模效益化”指導思想,就是在堅持産品有邊際費用,業務有邊際利潤的前提下,通過快速做大規模來實現規模費用,通過快速積累資産來實現投資收益。在業務發展中,始終以滿足市場需求和實現盈利為目的,不過多的計較産品形態、繳費方式、險種類別和繳費期限,實現了業務規模的快速發展和公司價值的快速提升。
《21世紀》:你們的盈利主要是通過保險業務還是投資實現的?
李良溫:我們所有業務都保持死差益、病差益、退保差益和利差益,嚴格管控成本、通過低成本擴張是我們的制勝之道。
通過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嚴格費差考核、細化固定資産配置標準、大幅壓縮和控制行政辦公費用等途徑,有效控制各項經營成本。今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增長62%,遠遠快於綜合費用增長,管理費用支出佔保費收入比重較去年同期下降1.07個百分點,費用預算執行率為44.2%。
作為全國第六大壽險公司,截至今年6月末,我們全國僅有內勤員工5636人,總部管理人員170多人,其中IT人員還佔了近四分之一。領導班子職數省級分公司2-3人,地區機構1-2人,縣區為1人。無論內勤人員總數、總部員工數量還是管理人員數量,均遠遠低於同業全國性公司,但人保壽險內勤員工的人均保費2009年已近千萬元,遠遠領先同業公司。
預定利率應儘早放開
《21世紀》:7月9日,中國保監會發佈了《關於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預示國內已執行十年之久的壽險預定利率2.5%上限即將被放開,傳統壽險預定利率市場化近在咫尺,你怎麼看?
李良溫:我認為預定利率應儘早放開,這樣有利於消費者,也有利於傳統保障型業務的發展。
靠一成不變的預定利率來維持業務的較高內含價值和邊際利潤對廣大保險消費者並不公平,執行了十年之久的預定利益上限一旦市場化,將為傳統産品創新和貼近市場創造必要條件,推動傳統業務的發展。
儘管近年來保險企業一直在努力回歸、發展傳統産品,擴大保障覆蓋面,但保障型産品一直髮展滯後,業務佔比、增幅一直不盡如人意。根據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傳統業務佔比大致在20%,有些公司甚至更低。另一方面,此類業務卻對公司的內含價值貢獻度最高,主要是因為此類産品定價相對偏高,且往往為長期産品,所以未來利潤釋放能力遠高於其他産品。這就意味着,如果傳統産品的定價利率不放開,傳統産品的佔比會出現大幅度下降,有礙於保障型業務的發展。
中國壽險業恢復經營以來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非傳統壽險的快速發展和需求釋放,而不是傳統壽險。拋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以及消費者的保險意識這些客觀因素進一步分析,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此類産品預定利率偏低導致定價偏高或保障不足,將很大一部分保險需求排除在外。
《21世紀》:預定利率一旦放開,是否會帶來保險公司在價格上的惡性競爭?
李良溫:只要監管部門把住償付能力監管,市場就不可能出現無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