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未來或一週一調, 國際油價走勢仍具決定作用
⊙記者 陳其玨 ○編輯 王曉華
自6月份以來,業內就一直在等待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兩個政策“靴子”落地。隨著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宣佈調價,其中一個終於落了下來,而另一個關於定價機制改革的“靴子”卻仍懸而未落。不過,發改委在本輪調價的同時已宣稱要進一步改善成品油機制,令後者的走向也逐漸明朗。
有關專家告訴本報記者,未來機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和透明化。具體而言,改革將使得國內外成品油價差進一步縮小,同時,調價週期也有望縮短,以減少囤油投機的現象。
普氏:國內外油價相關系數已上升
和以往每輪調價時一樣,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本週一又一次出面對調價背景、影響做了解釋。所不同的是,此次他還就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改革的問題作了表態。
事實上,自去年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出爐後,輿論的爭議始終未曾停止過,其中詬病最多的正是調價週期過長、調價計算規則不透明。此外,評論人士對機制的效力也頗多質疑。
而全球最大的能源資訊機構普氏能源資訊亞太商務拓展高級總監華大威則認為,目前的機制比過去更加靈活,表現在去年機制實施後,國內外油價的相關系數明顯上升。據他們測算,系數從原先的0.5提高到0.7—0.8,“這是一大進步,但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仍有距離。例如,美國的這個系數就達到0.9”。“當然,中國目前仍然只有燃料油、LPG等少數油氣品種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場,中國的汽、柴油最終調價與否還是要看宏觀經濟。”華大威説,“長期來看,中國還是會履行入世承諾,機制也會越來越靈活,成品油的市場化程度會越來越高。”
改革後成品油價或一週一調
儘管去年實施的新定價機制較以往有了很大進步,但由於22個工作日的定價策略給業界計算調價週期提供了可能,造成每輪調價“窗口期”來臨時國內的成品油調價預期都會空前強烈,市場屢屢颳起投機囤油之風。這為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
“在各種定價機制微調的方案中,定價週期縮短是比較靠譜的一種。”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強表示,定價週期縮短後,調價頻率會加快。週期越短,離市場就越近,“這符合市場化的改革方向,而國內對此也會很快適應。”他認為,調價週期未來有可能從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或14天。國有油企一位內部人士也認可了這一可能性,並稱國際油價上下波動4%的調價條件也可能取消。這意味著進一步改革後,國內成品油價最快可能一週就調整一次。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周鳳起也表示,調價間隔縮短後可能出現油價變化頻繁,但消費者將會對此習以為常,“國外加油站的汽油價格幾乎天天變。”
“當油價變動越來越頻繁後,預測調價將越來越不容易,囤油成本也會增加。這對改善國內成品油市場秩序、提高供應能力不無裨益。”觀察人士説,
國際油價走勢仍起決定作用
不過,由於國內成品油定價採取與國際間接接軌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宏觀經濟形勢和社會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國際油價未來的走勢仍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國家發改委在《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中曾規定,當國際原油價格高於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無論定價機制如何調整,當國際油價高於一定水平後,發改委仍將對國內油價採取管制措施,這也是出於保護國內産業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考慮。
那麼國際油價未來一段時間究竟如何運行?據華大威的預計,明年國際油價仍比較平穩,均價在83美元左右。“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其實沒有出現過明顯突破的趨勢,而是長期在70-80美元區間內波動。近期,這一區間上升到75-85美元,但仍比較平穩。”華大威指出,需求與供應等各種因素之間的張力促使油價保持目前的平穩,例如,供應方面有恐怖主義、制裁伊朗、BP漏油事故等諸多不確定因素,而需求方面,經濟復蘇在放緩,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而降息已沒有空間。因此他認為,未來國際油價仍會上漲,但速度會比較緩慢。他引用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預測稱,明年國際原油均價可能在83美元左右。
“隨著全球原油産量逐漸到達峰頂,國際油價未來重新升至100甚至200美元都是難免的。但我們估計,明、後年還不至於(達到這一水平)。”華大威表示,“長遠來看,只要國際油價再度突破100美元,新能源也會崛起並給油價帶來一定抑制,但短期內還不會,估計至少還有10-20年才會出現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