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央企如何轉向包容性增長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卸任不久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前些天感嘆,“我不明白,為什麼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現在我們的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我呢?”

    李榮融的委屈自然有他的道理。據統計,目前共有86家央企在A股上市,控制上市公司達152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佔滬深總市值的35%。從規模上看,截至去年底,108家央企資産總額達210580.8億元,比2002年底增長了189.68%;央企擁有的國有資本及權益達到62930.9億元,比2003年幾乎翻倍,年均遞增13.7%,超過GDP增速。從2003年至2009年,央企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8%,利潤從2405億元增加到8151億元,年均增長19%。去年央企繳稅11474.8億元,比2003年增加7911.7億元,年均遞增21.5%。

    由於央企在規模和業績上的大躍進,進入世界500強的央企家數從2003年的6家猛增至去年的30家。

    央企一度是虧損纍纍的財政包袱,實現如此根本性的轉變,殊為不易。央企業績的飛躍,既有體制改革的紅利,也大大受益於過去十年的經濟騰飛,而央企所處的行業使其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首先,經過輔業剝離、社會職能剝離,大破三“鐵”,員工觀念和激勵機制徹底扭轉,公司治理大大改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了董事會後,最近幾年面向社會公開選聘高管,管理團隊的職業性大大提升。其次,上市助推央企轉型。中海油等在香港和紐約等監管嚴格的市場上市,在觀念和機制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此外,內地上市的央企通過IPO和增發籌集了大量資金,財務狀況和資金實力大大改善。上市後,管理層的報酬和激勵機制也有進一步的改進。其三,央企壟斷的一些支柱性行業在加入WTO後的十年中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其四,中央確定了戰略性重組、退出競爭性領域的正確決策。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央企數量減少,集中度提高,競爭力增強。同時,央企數量的減少,也使得國資委有足夠的精力行使股東權利,完善央企的公司治理,終結了管理混亂的局面。

    因此,回頭看問題的另一方面。公眾當初質問國企,主要是國企虧損、市場競爭力差,消耗大量的國家財政資源。如今,業績驕人的央企為何依然承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呢?筆者以為,主要原因可以列出這麼幾點:

    一些央企在與民爭利。電信業是最典型的例子。競爭不充分和價格管制的長期存在,導致電信運營商得以收取過高的電信資費,致使我國電信資費水平長期高於發達國家。銀行業也是如此,我國銀行業的存貸款利差長期大於兩個百分點,遠超出歐美。這樣的代價是,存款利率偏低,有不少年份存款實際利率為負,存款人從整體上補貼凈借款人(企業)。

    央企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集團,他們想方設法維護現存的行業壁壘。長期以來,民營企業希望能進入金融、石油等央企主導的行業,但一直進展甚小。中央雖然幾度發佈促進非公經濟的發展,在一些關鍵行業對民營企業實現準入,但在實際操作中,阻力依然強大。

    雖然已在體制和機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央企仍然不是完全市場化的企業:主要負責人由組織部門任免;薪酬依然半行政化;央企負責人與政府官員之間的雙向流動依然頻繁。

    央企利潤雖多,但只有10%的分紅要求,大量利潤留在央企為企業管理層支配。對管理層而言,可支配的資金自然多多益善。擁有過多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的央企,不可避免會出現多元化甚至亂投資的問題。國資委雖然可以通過行政性的命令去規範和約束央企的投資衝動,但這種行政化的指令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又往往陷入事後諸葛亮的被動局面。更重要的是,頻頻以行政化指令去強制央企,並不足取。央企屢屢成為地王,某央企以“全産業鏈”的旗號涉足葡萄酒、大米、蜂蜜、乳業、方便麵,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央企退出競爭性領域的國家戰略。

    由是觀之,李榮融的困惑,不是他本人能力不彰,而是現行體制之困,是央企改革棋至中盤遭遇的中盤迷失。

    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以此來比照央企,則未來改革方向其實是不言而喻的。所謂包容性增長,就是讓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從“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探索階段,轉向更加注重機會均等和公平競爭。在包容性增長的框架中,民營企業和央企應享受同等的市場地位,消除壟斷;央企應堅決從一般競爭性領域中退出,應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實現管理團隊的職業化,擺脫行政化思維的羈絆;央企利潤應提高強制分紅比例,讓全民都能受益……

    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政府應逐步降低在央企中的持股比例,這不僅有利於改善央企的公司治理,擺脫行政化的束縛,更可以獲得更多財務資源投入到醫療、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領域,全力推動中國經濟儘快轉型。

    (作者係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