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7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在降溫天氣籠罩南北的同時,各路資本對民航業近乎沸點的投資熱情驟然跌至零度。緣于中國民航局一紙更為嚴厲的新禁令。
近日,在民航業內多個會議上,關於限製成立新航空公司的新禁令一再被強調。2007年,民航局曾出臺政策限制國內新航空公司的成立。如今,禁令時限已到,業內等到的是一系列更加嚴的收緊政策。
“在現在的情勢下,只能説很多工作是慢了很多。”10月26日,一位正在參與籌劃新航企的業內人士表示。他手上的項目是雲南機場集團計劃成立的雲南支線航空公司。自項目伊始,各相關方一直保持低調。直到上個月底,雲南機場集團才正式對外公佈籌建雲南支線航空公司一事。
按照計劃,這家新公司將於2011年完成籌建並正式運營。至於民航局眼下新的禁令是否會導致雲南支線航空公司項目落空,上述人士拒絕回應。
“緊箍咒”
連日來,民航局發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管理,落實航空運輸安全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把每一個籌建中、審批中的新航空公司項目放到了一個尷尬境地。地方政府的“航空夢”在禁令的升級過程中變得愈加飄渺。
《通知》不僅暫停受理新航空公司的設立申請,提高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子公司門檻,還要求各地存在不規範現象的航空公司于明年6月前完成整改。西南民航局人士表示,新的政策不是在針對誰,如果要説針對,那麼就是針對的當前國內民航系統的需求。
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則認為,這是民航局為治理系統內亂象,正式念出的第一波具有實質效果的“緊箍咒”。
2010年,公眾的視線一再聚焦民航擴張問題上。從緊張的航線需求引發的貪腐醜聞,到流量控製造成的航班延誤,再到監管缺失釀下的空難苦果,強監管似乎成為民航局體系的必然選擇。
落空的解禁
與業界的期望相反,現如今2007年限制不但沒有被解除,反而升級至2.0版本。
民航局將繼續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以及暫停受理航空公司設立子公司、分公司,要求各地區管理局對轄區內已設立的分公司,按照《關於印發“民航局關於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管理意見”的通知》要求進行全面梳理,不符合要求的,要在2010年底前予以整改;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報請民航局取消其分公司的核準。
另外,民航局亦提高了對航企自身管理能力的要求,將通過各地區管理局對現有航空公司的架構以及管理進行重新規範和梳理,對於管理不規範、機構不健全的航空公司,將要求其必須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各地區管理局將報請民航局限制其航線航班運營總量,或登出其經營許可證。
這一系列的收緊政策,與之前業內“開禁”預期大相徑庭。2010年8月,民航局會議重啟放開新航空公司申請的議題。會上傳出消息,民航局將重開審批大門,只不過會加大對新航企註冊資本的要求。此前,民航局對新設立航空公司的註冊資本要求是不低於8000萬元。該標準一度被業內戲稱為“低得像是過家家”。
2004年-2007年間,不高的門檻讓很多早已覬覦航空投資的民營資本和地方政府接連試水。一時間,奧凱航空、春秋航空、鷹聯航空、東星航空等等民營航空公司陸續登場。國內航空市場一下子從“三大航”擴張到了四五十家航空公司。
不過,猛然膨脹的航空市場隨即問題頻發。2007年,民航局下發了一份名為《民航總局關於調控航班總量、航空運輸市場準入和運力增長的通知》,明確提出:“2010年之前民航總局將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對已受理的申請嚴格審核,每年批准籌建的數量不超過3家。”至此,國內航空市場進入了一個“禁令期”。
對於此次民航局出人意料地出臺更加嚴厲的禁令,航空業內將“伊春空難”解讀為導火索。“或許,可以把這次升級的禁令看作是民航局對現在行業內各種問題的一種反應。至於這是對是錯,還是留給事實來説話吧。”某國有航空公司管理人士表示。
夢碎
現在的事實是,2007年的禁令或許尚沒有澆熄民營資本和地方政府投資航空公司的熱情,但眼下的新政策卻是意味著民航局進一步關上了成立新航空公司的大門。
民航局此次進一步提高了航空公司設立子公司、分公司門檻。航空公司如欲設立1家子公司,其機隊規模應達到50架以上且具有10年運營經驗。此後每增加20架飛機,方可按規定條件申請增設1家子公司。航空公司設立的控股子公司不得再設立子公司。航空公司如欲設立1家分公司,民航局規定其機隊規模應達到20架以上,此後每增加20架飛機方可按規定條件申請增設1家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