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百萬元豪車銷量激增背後:富二代等群體成主力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豪車銷量激增背後的秘密:誰買了百萬元豪車  

  “快過年了,我兒子小凱想買輛百十來萬的SUV,正好我一個朋友也想買兩輛車送人,麻煩你幫忙問問,要求不高,能快點提車就成。”自從認識張先生,筆者總時不時聽到他或他朋友要買豪車的消息。

  張先生做物流和房地産,屬於艱苦奮鬥逐步積累起財富的一種人。他的兒子小凱正在讀大三,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記者最早採訪張先生,是因為他在2008年北京車展現場買走了一輛天價豪車。而他在提及“圈子”裏的朋友時,也總是用汽車作為標簽——“有布嘉迪那個李總,開賓利那個王總,上回一口氣買了四輛路虎的林總”等等。在解釋原因時,他説:“有時候別人介紹不太認識的朋友,我們就從他的車判斷,例如有布嘉迪的可能資産就比有奔馳的雄厚。”

  可讓張先生氣惱的是,現在豪華車熱銷,他看中的車型加價都要排隊,“真不知道那些豪華車都給誰買去了。”其實,這個問題好回答。布嘉迪全球CEO Josef Paefgen説:“第一是愛車的人,第二是有錢的人。”有多年豪華車市場研究經驗的新華信國際信息諮詢(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林雷有個更準確的判斷:“目前在中國市場上購買豪華車的消費者大致有三類人,一是奮發向上的商業精英,一是功成名就的富豪,一是享受生活的‘富二代’。”

  林雷進一步解釋:中國富裕階層形成時間不長,一般只是到了“富二代”。研究發現,一般到“富三代、富四代”以後,富人的貴族氣質才會體現,才不會更多把豪華車作為標簽,裝點身份。

  增速不停

  前不久,美國投行公佈的最新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全球擁有100萬美元資産以上的富翁人數去年回升至1000萬,其中美國仍是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則排名第四,成為2009年全球百萬富翁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和這樣的數據“匹配”,中國也是全球豪華車的“黃金(1337.60,12.50,0.94%)市場”。從近幾年銷量數據來看,中國超豪華車(售價高於200萬元的車)市場增長迅速,2007年增長一倍以上;2008年達到高點,超過1000輛;2009年經濟危機,銷量有所下降,為967輛。儘管超豪華車銷售量在2009年略降10%,但從各月銷量看,2009年其總體仍保持上升態勢,增速處在世界前列。

  此外,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宏祥給出的數據顯示,進口豪華車一直增長迅速。僅今年上半年,進口車增長就高達182%,遠高於乘用車市場不足40%的平均增長幅度。而進口車一半以上都是豪華車。

  背後“秘密”

  另一個怪相隨之凸顯,汽車市場兩極分化嚴重。今年前十個月的統計顯示,銷售增長幅度和保有量上升最快的是兩頭車型,即有優惠政策的1.6L以下排量低端車型和豪華車。

  “與西方發達國家豪華車市場保持穩定相比,這種現象值得關注。”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這已經不是汽車行業銷售結構問題,而是反映了中國轉型期特殊的社會結構。”

  羅仲偉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也由此誕生了一大批富豪。這些人或者是資本投資者,或者是房地産經營者,甚至像山西煤老闆那樣,財富迅速積累,而且越積越大。也由此形成了中國兩級階層的分化,即有錢人和沒錢人同時增多,中産階層卻並不多。

  這與日本趨勢學研究者大前研一《M型社會》一書中的情景有相似之處。這本書以日本近20年發展歷程為研究對象,寫出在全球化趨勢下,富者增多,且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産階層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缺口,跟“M”的字形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陷下去了。

  “判斷中國進入‘M型社會’有點誇張,但多少有一點苗頭。”早就對此有關注的新華信汽車行業總監郎學紅認為,“超豪華車銷量迅速增長背後是超級富豪增多,這與現階段中國社會轉型中,財富集中、收入分配公平度相關。現階段,財富分配向資源性增長方面傾斜,公平度下降。”

  郎學紅關注到一組數據。2007年世界各國的基尼系數(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顯示,中國為0.469,美國為0.408,日本為0.249,印度為0.368。“通常0.4是收入分配公平度的警戒線,最新一年的數據還沒有拿到,但僅從2007年的數據看,中國已經超了,連外界認為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印度才0.368。這也印證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擴大。”

  郎學紅的另一個判斷是:“中國現在的情況,尤其是通過汽車市場的反映來看,有點像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情況。”

  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基尼系數為0.47,隨後日本開展了“1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使國民收入大幅提升,貧富差距縮小。汽車方面,日本上世紀60年代汽車工業開始進入發展期,到上世紀80年代基本完成了汽車普及,爾後進入全球汽車強國行列。

  “有一天,中國汽車行業也會像當初的自行車一樣,普及之後不再是富人身份的標簽,豪華車銷量的增長也就趨於平穩了。”郎學紅認為。

  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阮平南説:“那一天的到來取決於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産業結構調整的時間長短,改變現有資源性增長的經濟增長模式才行。否則,資源性增長就會造成財富向資源性階層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