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中國嚴防“超級細菌”(附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0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衛生部8日説,中國衛生部門正在嚴密防控最近在一些國家致多人感染的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全力避免中國成為重災區。

  中國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在回復新華社記者採訪提問的電子文本中説,針對“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入侵和擴散問題,衛生部作出了具體安排部署並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中國衛生部要求所有醫療機構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避免抗菌藥物不當使用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

  衛生行政部門正在切實加強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大對醫療機構貫徹落實有關規定的監督檢查力度,並要求成立臨床合理用藥質量控制中心,充分發揮質控中心在推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工作中的作用。

  中國衛生部表示,醫療機構正在加強對免疫力低下或危重患者,特別是有相關流行病學史患者進行致病微生物檢測和細菌耐藥監測,及時採集標本,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衛生部細菌耐藥監測網的網絡醫院正在進一步強化致病微生物檢測和細菌耐藥監測工作,對於“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陽性的檢測結果,必須在12小時內向衛生部細菌耐藥監測網報告。

  衛生部已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加強本轄區細菌耐藥監測工作,組建省級細菌耐藥監測網,及時與衛生部細菌耐藥監測網交換監測信息,實現數據共享;在重點城市遴選重點醫院作為監測點,配備必要的檢測和分析設備,快速出具檢測結果,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有關方面正在強化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有關技術操作規範,採取有效措施,通過加強醫務人員的手衛生、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管理等手段,預防和控制耐藥細菌的傳播。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肖永紅説,“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引發的是感染性疾病,可以使免疫力低下或者危重患者在一定條件下致病,但它並非傳染病,一般不會引起正常健康人群發病,特別是不會像非典、甲流等傳染病那樣在人群間傳播,公眾不必恐慌。

  中國衛生部于2005年成立“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與“抗菌藥物應用監測網”,目的在於掌握中國抗菌藥物應用與細菌耐藥狀況,制定相應管理措施,為臨床抗菌藥物選擇提供技術支持。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已有約150家醫院加入了細菌耐藥監測網。

  濫用抗生素被國際醫學界視為致使耐藥性“超級細菌”出現的罪魁禍首。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細菌整體耐藥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根據肖永紅等人的調查研究,中國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數量僅約佔20%;中國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費量是美國的10倍。

  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新聞官陳蔚雲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應實施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貫徹謹慎使用抗生素的政策,以限制多種耐藥性菌株的傳播,減少細菌對抗生素産生抗藥性的機會。

  截至目前,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致病報告絕大多數在南亞地區,另外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瑞典、日本等國也已出現。

  陳蔚雲表示,該“超級細菌”也可能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和地區,但目前還沒有被發現。目前世衛組織對該“超級細菌”的情況掌握不多,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警告説,抗藥性細菌正日益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可能影響許多傳染病的控制。一些致病菌(多藥耐藥細菌)對許多常用抗生素産生了抵抗力,給疾病治療造成特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