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富士康內遷將拉出一大批隱藏勞動力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富泰華精密電子投産慶典儀式在位於河南省鄭州出口加工區內舉行。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富士康內遷驟然掀起的火爆場面並非一刻之功。

  “富士康內遷將拉出一大批隱藏勞動力。”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指出,數據顯示中國務農勞動力有3億多人,但由於勞動生産率不斷提高等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處於半就業狀態,很多城鎮就業人員也同樣沒完全發揮潛能,“一旦某天,像富士康這樣的企業出足夠的價錢,就能把這些以前隱藏的勞動力釋放出來。”

  地方政府表現出的歡迎也在預料之中。李實指出,中西部省份政府積極招商引資,不僅為了增加GDP,還有一大動力是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旦落戶,有可能雇用十幾萬人。

  “勞動密集型企業內遷其實是目前經濟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兩年勞動力內遷的情況本來就有增加的趨勢,富士康只是處於這個過程之中,被看作一個標誌性的轉移。”

  在蔡昉看來,中國的“劉易斯轉捩點”(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轉向短缺)正逐步到來,這意味著中國開始向現代經濟邁進,勞動者在薪酬和權益方面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勞動力短缺的出現、勞動者工資的上漲將最終推動企業家選擇産業結構轉型。由於這種轉變在沿海地區尤為明顯,企業“轉移”內地可以快速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問題。

  曾有媒體稱,富士康是用“轉移”的方式避開産業結構“轉型”的問題,而這种經營思維有意無意中踏準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

  “從整體局勢上看,勞動密集型産業轉移對中國來説是好事,也有優勢。”蔡昉解釋説,和日本相比,日本的“劉易斯轉捩點”到來、人口紅利消失之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就喪失了,把産業轉讓給亞洲“四小龍”。而中國經濟的騰挪空間更大,沿海地區迎來“劉易斯轉捩點”,勞動密集型産業可以轉到中部、西部地區。中國經濟以沿海為主實現了30年的高速增長,如果中部加上西部再來30年,經過60年經濟高速增長,就可以加快跨越中等收入階段,從而解決“未富先老”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