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胡立彪:我的漲價你永遠不懂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1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質量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 胡立彪

  在火得如日中天的時候,姚明出了一本叫做《姚明闖蕩美利堅》的書。在序中他發出那句“無語問蒼天”式的著名疑問:“有誰能夠告訴我,怎麼才能變得不那麼出名?”這種情結也常見於知名企業,不過從它們嘴裏説出來,顯得相當地矯情。

  有例為證。近些年,我國白酒市場價格一直處於上漲狀態,對於漲價原因,企業説法不一,最近又有一種新鮮理由,一著名酒廠説:“漲價僅僅是經銷商行為。”而且“對經銷商的漲價行為,我們也沒辦法,現在我們酒的市場價格已經控制不了了。”聽聽,“想控制控制不了”的企業邏輯與“想不成名都不行”的名人邏輯何其相似!如果説名人受名所累還算合理的話,那麼名企擺出一副受名累的痛苦姿態則就讓人起雞皮疙瘩了——看著自己的産品市場價格一路漲著,心裏美得什麼似的,臉上卻還要繃著,聳肩攤手,一副無奈、無辜的樣子,這實在叫人牙根癢癢。

  有專家指出,在中國這個無比巨大也無比複雜的市場中,酒廠肯定有控制不到或者無法掌控的市場區域,但這應該僅僅只有個別的市場的個別經銷商能夠做到。即使如此,酒企也完全有理由採取正義的手段,對經銷商進行“鎮壓”,使之轉移到正規的價格體系中。實話實説,高檔白酒零售價普漲的原因,無非這麼幾條:消費稅預期推動價格上漲;酒類投資價值誕生,新價值推升市場價格;國酒地位競爭格局,抬升高端白酒商品價格;個別廠商促銷策略,助漲渠道提價;通脹預期促使白酒廠商普遍提價;工資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使提價獲得社會支撐。把這些説出來,應該不會對酒企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況且,事實上漲價本身就是一種市場行為,對於企業而言這很正常,有必要一遇漲價責問就遮遮掩掩嗎?

  有明眼人透過層層漲價迷霧看出了其中隱藏著的一個另類邏輯——首先,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攢下了高檔白酒消費市場基礎,富裕起來的國人既然有能力消化高價,當然也就有能力消化漲價。此外,高檔白酒作為公款消費一部分,在中國市場擁有著一個比較穩固的價格支撐基礎。有了這兩個重要基礎墊底,高檔白酒企業再玩其他花活兒也就不怎麼害怕了。於是,所謂的“控量保價”策略就被創造出來了。

  據業內人士分析,控量保價創意于醫學上的“饑餓療法”,即按市場實際需求適當控制供貨量,比如酒廠只限量供應七成,經銷商會感到産品經常不夠賣,於是酒價便會變得越來越堅挺。而待市場饑餓到一定程度,廠家選擇機會宣佈因為“諸種原因”上調出廠價格。對於已經饑餓的經銷商和消費者,此舉猶如火上澆油,高端名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稀缺性立即被烘托出來,經銷商積極進貨備貨,甚至大量提前打款囤貨,消費者也覺得一酒難買,越漲越喝,市場呈現價升量增的勢頭。

  這一策略國內高檔白酒企業大都用過,而且幾乎屢試不爽。一高端白酒企業掌門説了:我們要打造自己的“奢侈品”,向XO、路易十三看齊。洋酒能賣上萬元,為什麼我們就不能?他同時還表示,在今後,茅臺産品的功能屬性將大大弱化,社會屬性和身份標誌功能會越來越強。有人讀出了其中的潛臺詞——哥賣的不是酒,是身份。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