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食品安全檢測的“被動”與“缺位”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10: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此次有關奶粉是否含有激素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奶粉激素檢測問題隨之吸引各方視線。

  當地質監部門曾表示,只有部分激素項目能做檢測,比如黃體酮等。有些激素即使是理論上可以檢測,但也缺乏檢測標準。事件發生後,農業部緊急組織研究制定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奶及奶製品中三種雌激素檢測方法,並提交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

  但有關人士表示,這次奶粉雌激素檢測的標準是臨時制定的,檢測項目此前沒有先例,屬於探索性檢測。同時,對於奶製品雌激素的檢測,國內至今尚無獲得相關資質的檢測機構。

  近年來,食品安全檢測“被動”與“缺位”的事件時有發生。如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調查發現,大量問題奶粉得以在市場上通行無阻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國家嬰幼兒奶粉標準中沒有對三聚氰胺的檢測項目。今年7月初麥當勞麥樂雞事件中,有關方面也表示,以往對麥樂雞的日常檢測項目包括亞硝酸鹽、蘇丹紅等,引起質疑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不在日常監測項目之列。

  人們關心的是,食品安全的形勢如此嚴峻且時刻變化,監管的方式和手段能否不再頻頻陷入被動的尷尬。食品安全監管、檢測面向老百姓的餐桌,要體現即時動態監管,不能總是跑在食品安全形勢的“後面”,一面解釋,一面臨時出臺新的檢測項目。

  食品安全大於天。慘痛的教訓一再表明,只要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監管出現任何形式的疏漏和懈怠,有安全隱患的問題食品就有可能大搖大擺走上餐桌,威脅人們身體健康。如何編織起嚴密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