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實地調查地下炒金公司 地下炒金"頂風作案"設連環騙局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1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您好,請問您是否知道最近央行出了一個最新的政策,要支持黃金市場投資,這對中國黃金市場是一個利好,您是否有興趣投資黃金呢?”

  近日,投資者楊先生向本報記者報料稱,他接到一家自稱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會員內地代理公司“星XX投資公司”打來的電話,詢問他是否想炒黃金。在楊先生表示感興趣以後,該公司投資經理文某熱情地描述了公司的背景,還開出“漲跌都能掙錢”、“1:100的杠桿率,能以小博大”等炒黃金的誘人條件。

  雖然央行、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六部門近日聯合發佈《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打擊地下炒金行為”,但地下炒金公司沒有任何收斂,反而將文件本意曲解,並以此為噱頭公然招攬客戶。

  “什麼樣的黃金交易居然能有1:100的杠桿率?這算不算地下炒金?”面對投資者的疑惑,記者決定陪同楊先生到這家所謂的黃金投資公司一探究竟。

  頻設陷阱

  引炒金客“入甕”

  騙術一

  以小博大“很好賺”

  記者同楊先生一起來到北京某高檔寫字樓,但在該寫字樓大廳的一塊公司樓層分佈展示板上,記者並沒有找到該公司信息。隨後記者按短信中的樓層找到了該公司,兩位公司員工接待了楊先生和記者,一位是此前和楊先生聯絡過的文經理,看起來剛畢業,另一位是感覺資歷較深的李經理。

  剛一坐下,李經理在電腦上向記者展示了一幅陡峭的黃金價格分時走勢圖,並表示這是前一日黃金的走勢。“昨天黃金走了一根陽線,漲了19美元/盎司,要是您能抓住的話,一手就能賺1900美元,即使不能全部抓住,只抓住10美元的上漲區間,也有1000美元的盈利,相當於6700元人民幣。”

  李經理稱,該公司做的是外盤倫敦金,所用的平臺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杠桿比率是1:100,每一手是1000美元,相當於用1000美元控制了10萬美元,黃金價格每浮動一點,就會帶來100美元的損益,最低開戶保證金門檻是1萬美元。

  “國際金價現在行情非常好,近5年是誰做誰賺,會炒黃金的都不會去炒股票。”文經理稱,股市裏面都是莊家操縱的,如果沒有內幕消息的話,散戶根本賺不到錢。但炒黃金就要公平得多,而且公司會每天給客戶發兩次提示性短信,也可以加入他們的QQ群由專家帶著一起操作,非常容易賺錢。

  李經理還表示,炒黃金目前還是一個新事物,很多人都還不是很了解,但就是這個時候才是賺錢的好時候。“你看10年前炒股的人有幾個,但那些人還真的掙錢了,市場目前在慢慢地接受炒黃金的概念,現在開始炒黃金就是最先幾個吃螃蟹的人,才能掙大錢。”

  騙術二

  背景雄厚“很可靠”

  據兩位經理介紹,“星投資公司”是香港某金銀有限公司在內地的代理公司,該公司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會員,是一家面向全球貴金屬投資者的公司,擁有強大穩定的交易平臺、專業的分析軟體、清晰安全的賬目管理等優勢,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公司。

  同時還自稱,“星投資公司”目前在全國有24家分支機構,尤其在杭州蕭山有很多分公司,規模很大。華北目前就只有北京一家分公司,但已經開始籌備長春、天津和烏魯木齊的分公司。對於“寫字樓大廳信息牌上沒有註明公司名稱”等疑問,李經理表示,北京分公司剛搬到這個寫字樓不久,還沒來得及去弄,過一陣就會有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自稱全國有24家分支機構的“星投資公司”在搜索網站的信息寥寥無幾。記者搜尋了關於“星投資公司”的信息後發現,該公司並無官方網站,也沒有發現所謂的20多家分公司,僅有一條北京分公司招聘業務經理的廣告。該招聘信息顯示,公司對招聘人員的學歷、工作年限、職業技能等都沒有要求,但薪酬方面卻給出了“5000元底薪+提成”的優厚待遇。隨後,記者又在國家工商總局、北京工商局、浙江工商局網站上進行了查找,但沒有任何關於“星投資公司”的記錄。

  騙術三

  資金管理“很安全”

  在楊先生與兩位經理的談話中,詢問到關於資金如何投入的問題時,文經理表示,客戶開戶時,需要帶上身份證、任意四大銀行的銀行卡、填寫好各種表格,掃描後發給總公司客服。而開戶的保證金需要走總公司賬戶,在深圳讓總公司財務總監換成美元匯入總公司賬戶,最後打入香港恒通匯豐銀行的賬戶。

  當記者對資金安全産生疑問時,李經理立刻表示:“資金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您匯入資金後,可以在我們的軟體上查,也可以到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網站查找交割記錄;如果想撤回資金,我發一份撤回資金的傳真件,您的資金4小時之內就會回來。”

  據文經理介紹,炒黃金的手續費是單邊收取的,開倉收平倉不收。每一手的費用是100美元,其中香港平臺收取50美元,國際做市商收取50美元;另外,在交易中還會産生利息,當客戶下多單的時候,是客戶付給平臺利息,當客戶下空單的時候,是平臺付給客戶利息,費率大概是每手4.1美元;再者,當客戶持倉過夜的話有過夜費,由於他們的客戶幾乎都是做短線,一般沒有客戶持倉過夜,所以具體費用文經理並不是很清楚。

  每手100美元的交易費用意味著投資者對金價的預期與市場走勢一致的前提下,只有金價上漲1美元以上,投資者才有可能獲利。

  騙術四

  地下炒金“政策撐腰”

  當記者提出炒黃金是否有政策風險時,文經理斬釘截鐵地表示,“政策影響微乎其微。對炒黃金來説,國外的政策對金價影響很大,中國現在雖然是黃金消費大國,但國內政策對金價影響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面對文經理的答非所問,當記者又提出“現在國家是不是承認炒外盤黃金,會不會頒布一個政策來終止這樣的行為”問題時,文經理更加堅定地説,“目前炒外盤黃金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國家現有政策更多地是支持做黃金的廣大投資者,現在是市場經濟,再像以前一樣突然頒布一個禁令,國際市場也是不允許的”。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文經理進行完以上的慷慨陳詞之後,立刻表示,最近央行出的一個政策,就是為了扶持國內黃金市場,今後炒黃金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至於最近內地正在打擊非法炒金一事,上述人士異口同聲地稱打擊的是內地的非法公司,而他們是香港的,不會受到影響。

  破解騙術

  6個客戶支撐一家地下炒金公司

  事實上,近年來投資者參與地下炒金被騙得血本無歸的案例時有發生。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地下炒金公司分兩種,一是“非法”,比如一些香港公司到內地招攬客戶,參與國際市場的炒作,誘導客戶頻繁交易,收取高額手續費。第二種則是純粹詐騙,公司並沒有將客戶的錢真正投入到國際市場,而是跟客戶進行對賭,一些炒金公司在可操縱的網絡平臺上自己坐莊與客戶對賭,先讓客戶贏點,再一步步引其掉入陷阱,進來的人都輸個精光。

  該人士指出,這類地下炒金公司的辦公地點通常都選在高檔寫字樓,以此來麻痹投資者的警惕性。但事實上,炒金公司運作的成本很低。

  一位曾經任職于某家黃金投資公司的職員張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剛剛大學畢業,被一個黃金投資公司聘請做銷售。隨後該公司就對張先生進行了營銷培訓,讓張先生對其顧客説公司客戶人數遠超過1000人,所代理的英國交易平臺每月交易量達數十億美元。但該公司只在一個普通寫字樓租用了一個40平方米的房間,員工大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內容也僅是每天打電話做銷售,根本沒有所謂的研究人員。

  張先生透露,這類地下炒金公司一般註冊為“投資諮詢公司”,相關部門很難監控。他們“一般招聘三四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拉客戶,主要靠交易點差和佣金盈利”。如果一個客戶每週交易3手,公司只要有6個客戶,每月利潤就有2萬多元,足夠成本開支,而且他們還以專業操盤手代客理財為名,讓客戶將賬戶交給操盤手操作。為了多賺手續費,“操盤手”會儘量頻繁買賣。

  此外,一些地下炒金公司還用許多招數與客戶進行對賭,騙取投資者錢財。一位正規黃金投資公司人士指出,涉嫌與客戶對賭的地下炒金公司常用伎倆有“滑點”,即公司操縱交易平臺,在報價上做手腳,比如客戶在1000美元/盎司下單,成交後卻發現變成1005美元/盎司。二是宣稱網絡故障,宣佈賺錢單無效;三是發佈虛假信息,誘導客戶反向交易等等。更有甚者,在客戶虧完本金之後,還放高利貸,誘騙客戶“翻本”。

  該人士表示,除了交易風險之外,參與地下炒金投資,客戶的資金安全也沒有保障,一些不正規的地下炒金公司甚至可能一夜之間“人間蒸發”,不時就有某黃金公司全體攜款潛逃的消息曝出。市面上還曾有過“代客理財”的地下炒金公司,即投資者將資金委託給開戶公司全權操作,此類炒金的風險更高於客戶自行操作。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地下炒金公司利益鏈盤根錯節,想在短時間內清除這一市場毒瘤難度很大。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黃金投資研究所所長景乃權看來,地下炒金日漸猖獗一方面源於投資者的賭徒心理,另一方面是黃金市場監管“政出多門”導致監管空白,黃金市場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因素,這讓地下炒金公司有空子可鑽。

  景乃權表示,打擊地下炒金是個長期任務,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加大投資者教育的力度,並且建立健全黃金市場法律法規,健全黃金市場交易的信息披露機制,加大地下炒金公司及參與人員的處罰力度,並予以公示。

  記者手記

  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黃金

  按照地下炒金公司人士的説法,現在參與黃金投資就好比上世紀90年代初期炒股的人,肯定能賺到大錢,即使自己不懂黃金,也可以跟著公司的分析師交易,很容易賺錢,但這明顯是缺乏邏輯的。

  公司的分析師有多高水平,我不敢胡亂質疑,但就像股票分析師一樣,如果真有那麼高的水平,自己投資很快就能盆滿缽滿。黃金投資1:100的杠桿,如果真像投資經理説的那樣,一手能夠每天賺到1000美元,也就是翻一倍,而分析師自己只投資一手,那麼一個月(20個交易日)之後,該分析師的資産將達到1000乘以2的20次方,約為10億美元。他又何必在這裡苦哈哈地當分析師?那麼投資者又怎能相信跟著他交易就能獲得預期的收益呢?

  在美國股市早期時間,確實有很多和投資者對賭的機構,翻譯為中文叫“交易號子”,著名股市書籍《股票做手回憶錄》的主人公便是依靠和交易號子對賭起家,其中詳細説明了交易號子坑害投資者的多種方法。而根據目前所謂的黃金保證金交易投資公司的特點,這類公司非常像當時的交易號子,投資者參與這樣的交易,風險性極大。

  這樣評價黃金投資公司,還是以其具有真實經營業務為前提的,如果只是挂羊頭賣狗肉的騙子公司,目的只是為了騙投資者的本金,那麼投資者就連一點點盈利的機會也沒有了。

  不管是股票諮詢機構,還是自稱私募基金的電話,再或者是黃金投資公司,他們都是為了賺錢,投資者不可能通過與他們合作獲利。想賺錢,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