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電信詐騙日益猖獗 銀行、電信竟成“幫兇”?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9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年來,利用手機短信、電話和網絡等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日益猖獗,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上當受騙者眾多,損失慘重。

  “電信詐騙犯罪突出的特點是以非接觸性的方式作案,整個犯罪過程中,不法分子與受害人不用打照面就能完成犯罪。”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家、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金大志介紹,“借助的兩個必要載體,一個是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另一個是銀行的資金支付系統。前者是實施犯罪的必要載體,後者是犯罪得逞的必要載體。”

  電信運營商監管缺位淪為“幫兇”

  在偵破了大量的電信詐騙案件後,警方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電信運營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顧社會公共利益,為電信詐騙集團提供通信線路、服務器和軟交換平臺等技術支撐。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公安部門了解到,當前電信通訊部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通訊産品登記管理混亂。可資犯罪的各種通訊工具以及詐騙網站域名註冊多數不需實名登記,或淪為無審核“記名”登記。部分電信運營商甚至批量開發銷售群發短信卡、無記名卡,謀取更大利潤。騙子們鑽了這個空子,四處購買手機卡,用於撥打詐騙電話,發送詐騙短信。作案得逞後迅速銷毀卡號,再購買新卡繼續作案,使公安機關難以偵測犯罪窩點、鎖定犯罪嫌疑人。

  2009年5月,浙江省麗水龍泉市公安機關在街面巡查時,查獲2名湖南雙峰縣籍男子,當場收繳無記名手機卡3萬多張。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這些手機卡均是從各地街麵店鋪批量購買,準備用於群發詐騙短信犯罪。

  二是違規經營現象十分突出。各種網絡電話資源營銷失管失控,犯罪分子利用網絡電話技術,同時自動撥號呼叫百門以上電話,任意設置顯示號碼,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電話號碼,欺騙性強,隱蔽性高,已成為跨境電信詐騙犯罪的主流手段。

  浙江寧波市公安機關偵辦的一起電信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從國外及台灣撥打網絡電話,改號顯示北京、江蘇、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公檢法機關電話號碼,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群眾進行詐騙,專案組僅對涉及浙江、北京和福建3地的案件進行初查,就核實到近200多人上當,涉案金額達1331萬元。

  三是通訊運營商放任不法分子群呼群叫、群發短信行為。一些地方運營商對大規模批量發送詐騙短信或連位撥號,出現流量異常等情況不管不顧,放縱犯罪,有的還趁機擴建基站增加話務量,從中斂財。

  如在今年公安部督辦的一起大案中,大陸共有80余名不法運營商參與提供電信詐騙線路、平臺服務。其中,提供詐騙電話對接服務的運營商涉及全國11個地方共27家公司。通訊運營商不主動提供線索,公安機關就根本無法監測發現,辦案單位只能被動地從案到人開展偵查,消耗巨大,最後卻無功而返,案件久偵不破。

  四是調取涉案通信數據難導致偵查辦案屢屢受阻。通訊資料是公安機關辦理此類案件的重要突破口。實際工作中,公安機關往往無法及時從通信運營商手中獲得完整信息,嚴重制約了偵查活動的深入進行。通信企業開發使用的一號通、400等智慧電話,具有呼叫、接聽轉移、捆綁多個電話及隱藏主叫號碼等功能,購買人不需出具證件,就可到通信企業或網上購買。騙子就是利用了此類電話的功能,設置多重轉接,頻繁更換捆綁手機,遠隔千里實施詐騙。公安機關順線偵查時困難重重。

  江蘇南京市公安機關偵辦的一起電信詐騙案件中,詐騙團夥通過Q Q向400電話公司申請17部400電話號碼,先後捆綁過70多部手機卡和小靈通號碼異地作案。由於作案用電話號碼歸屬廣西桂林、南寧、廣東湛江、四川成都、海南海口、浙江杭州、山東等地,公安機關輾轉6省區行程數萬公里,花費4個多月近50萬元辦案費,才查找到犯罪分子活動蹤跡。

  被騙贓款“查詢難、凍結難、追繳難”

  銀行資金流轉環節是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獲取贓款的必經渠道。不法分子利用銀行內部和各銀行之間制度缺失和漏洞,虛假身份開戶、層層分流轉賬、異地甚至境外取款,導致被騙贓款“查詢難、凍結難、追繳難”,人民群眾財産損失無法挽回。

  一是發卡氾濫、實名制不落實問題突出。金融機構在辦理銀行卡業務中把關不嚴、為不法分子贓款套現和逃避打擊提供了便利。據統計,全國公安機關共收繳2萬餘張涉案銀行卡,涉及各大銀行,無一是以犯罪分子本人身份開設的。有從農民工、大學生手裏購買身份證件批量辦理,有網上收購,也有用拾撿、偷盜及偽造的身份證件辦理。目前已出現專業地下辦卡賣卡公司,誘發潛在的社會危害加劇。

  二是網銀轉賬業務的安全漏洞問題凸顯。犯罪分子大肆利用網銀轉賬無金額限制、無次數限制的漏洞,將騙取的大額贓款快速層層轉賬,最後通過分佈在各地的A T M機提取現金,達到短時間內佔有贓款、規避打擊的目的。

  三是現行查詢制度嚴重滯後。電信詐騙案件往往一案就涉及數十甚至上百個賬戶,涉及數個省份多個地區。按照現行金融機構協助查詢規定,辦案單位必須派員帶著法律手續原件逐一到開戶地調查,公安機關為此投入了大量警力、財力,消耗極大,還貽誤破案時機。

  2008年6月2日,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沈某被人冒充揚州市電信局、揚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員,以沈某辦理的電話欠費、涉嫌洗黑錢為由,騙取錢款100萬元。經查,本案100萬元現金在1個小時內就被犯罪分子通過網上銀行分別劃轉到33張銀行卡中,這些銀行卡大多數由團夥中專門負責開卡人員在深圳、山東青島、濰坊等地開戶。為了調取上述全部銀行卡的開戶資料、交易記錄、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使用情況,專案組不得不安排多路警力出差相關開戶地,才獲取到了犯罪分子在廈門、海口、青島、北京等地分別取款、轉賬或者查詢的交易信息1000多條。但案件中的銀行卡開戶資料均為虛假信息,且在等待了十五天后才得到銀行部門反饋的涉案銀行卡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相關數據。

  四是事後救濟措施名存實亡。緊急止付、快速凍結是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的有效途徑,但目前銀行對緊急止付的有關規定已遠遠不能適應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需要。往往偵查員還在途中,贓款早已被不法分子轉移取走。據統計,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凍結的資金還不足被騙金額的10%。

  此外根據金融系統規定,對於被凍結的贓款,需法院出具判決書才能返還受害群眾。近年來,公安機關偵辦的跨國及跨大陸、台灣地區的電信詐騙犯罪案件中,相當部分的犯罪嫌疑人潛藏在境外,未能抓捕到案。儘管公安機關凍結了一批贓款,由於案件難以進入審判程序,受害人一直拿不到錢,群眾意見很大。為了保障受害人財産安全,辦案地公安機關還要每隔6個月派員到開戶地續凍一次,只要案件一日不破,就要無休止地續凍。

  電信詐騙:正在形成職業犯罪群體

  近年來,利用手機短信、電話和網絡等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日益猖獗,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上當受騙者眾多,群眾損失慘重。“日趨猖獗的電信詐騙犯罪,給人民群眾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黃祖躍説。

  電信詐騙網絡群由三大群體組成

  2009年9月9日,浙江寧波市群眾周某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冒用人民銀行溫州分行和溫州市公安局名義,稱其家中電話欠費並涉嫌洗黑錢,需要她將賬戶資金轉賬到安全賬號內,騙走周某人民幣9.4萬元。

  接報後,寧波警方立即開展偵查,很快查找到詐騙電話線路的支撐點在境外某臺服務器上。警方查明,僅2009年8月至10月,通過該服務器進入大陸的詐騙電話達100多萬個,浙江、北京、福建等10多個省市400名群眾受騙,涉案金額達3600多萬元。

  浙江省公安廳將此系列案件列為專案並展開進一步偵查。經查,這個電信詐騙網絡群由三大群體組成:第一個群體是電信詐騙集團,撥打詐騙電話的犯罪窩點多設在台灣或國外;第二個群體是為電信詐騙集團提供通信線路、服務器和軟交換平臺等技術支撐的通信運營商、經營業者;第三個群體是為電信詐騙集團轉移贓款的取款人員。這三大部分群體既緊密聯絡,又相對獨立,相互之間通過非接觸的資金付費方式維持詐騙網絡的運轉。

  今年6月21日上午10時,經數月縝密偵查經營後,公安部指揮調度大陸17個省市區公安機關與台灣警方採取同步行動,成功摧毀了這個特大跨境電信詐騙犯罪網絡群,抓獲犯罪嫌疑人148名,搗毀詐騙窩點及地下洗錢場所57處。這是近年來大陸公安機關打擊電信詐騙團夥最完整、最徹底、最成功一仗。

  源於台灣迅速蔓延全國

  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家、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金大志介紹,電信詐騙借助固定電話、手機、手機短信、網絡等通信傳播介質,發佈、傳遞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的一種犯罪活動。主要包括三大類,即手機短信詐騙、電話詐騙和網絡詐騙。此類犯罪突出的特點是,以非接觸性的方式作案,整個犯罪過程中,不法分子與受害人不用打照面就能完成犯罪。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此類詐騙最早源於台灣,從1997年開始興起,最初以“刮刮卡”中獎、六合彩中獎等形式誘騙民眾上當實施詐騙,至2003年,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機、網絡電話進行詐騙的犯罪行為已氾濫成災。由於台灣警方打擊力度加大,台灣騙子在2003年後開始潛入大陸,盤踞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建立詐騙窩點,並招募發展一些懂閩南語的無業人員充當一線話務員,實施詐騙活動。

  從2003年至2009年期間此類犯罪的突出特點是實施隔岸詐騙,鑽兩岸司法協作的空子和漏洞,以逃避打擊。在大陸設窩點,通過撥打網絡電話,詐騙台灣島內民眾;在台灣建窩點,通過撥打網絡電話,詐騙大陸民眾。此後一些國內的不法人員開始效倣這種手法實施詐騙,屢試屢爽,迅速發展蔓延,禍害全國,逐漸形成帶有地域性特徵的職業犯罪群體,目前在國內,幾乎所有的手機用戶都收到過詐騙的短信或電話。

  發案增長迅猛已成突出問題

  近年來,詐騙犯罪案件發案快速上升,危害日益嚴重。2009年,全國詐騙案件立案38.1萬起,造成財産損失113.6億元,今年1至4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詐騙案件10.8萬起,造成財産損失41億元,同比分別上升20%、69%。其中增長勢頭最猛的是電信詐騙犯罪。呈逐年多發高發態勢,發案和財産損失金額成倍增長。

  今年3月29日15時許,在深圳開公司的王先生在家中接到一個自稱是東莞電信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王先生,他在東莞開通的一部固定電話和他深圳家中固定電話綁定,現已欠費2000余元。王先生清楚記得,家中電話沒有綁定或欠費。此時,對方建議王先生報警,並熱情為他將電話轉接至“東莞市公安局”。

  電話中自稱“姜警官”的男子告訴王先生,他的電話信息可能被人盜用,涉嫌從事非法洗黑錢,現案件已移交至檢察院。“姜警官”再一次熱情地將電話轉接至“市檢察院”。一位姓陳的“檢察官”證實了“警方”的説法,稱王先生確實涉嫌一宗“洗黑錢案”,並且目前中央已成立專案組對此案進行偵查,準備凍結其名下的所有資金。“檢察官”提出建議,為了證實王先生的清白,請他將其名下資金暫時全部轉移至“市檢察院”指定的安全賬戶上,並請他記錄了賬戶號碼。

  謹慎的王先生特意通過“114”查詢了“姜警官”所提供的電話,結果認定確係東莞市公安局電話。打消顧慮後,王先生在3月30日至4月2日三天時間,按照“陳檢察官”的指導,先後將自己全部款項2264萬元人民幣分別轉賬給36個不同賬戶。在此後的短短幾天內,這些賬戶內的資金被犯罪分子在境內外多處快速取現。

  此案成為至今為止全國電信詐騙案值最大的案件。

  警方表示,目前詐騙團夥已經實現了分級作業,犯罪團夥內部分工明確,詐騙過程環環相扣,加上通過技術手段更改來電顯示,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據來自公安部的統計,2009年,僅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5個省市群眾損失就高達10余億元。北京、江蘇等地還屢屢發生百姓一次被騙數百萬上千萬元的案件,高發時段,僅北京一天就發案近50起,每天經濟損失數百萬元。由於電信詐騙犯罪多以電話盲撥、短信群發等形式進行,涉及面廣,危害者眾,已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一個突出治安問題。

  新“騙術”已衍生出30多個變種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了解到,從電信詐騙誕生之日起,騙子的各種騙術就在不斷花樣翻新。每過一兩個月,警方就會接到舉報新的“騙術”,至今已衍生出30多個變種,有中獎、汽車退稅、信用卡消費、冒充熟人、綁架勒索、直接匯款、電話欠費、災區募捐、網絡購物、股票走勢預測、彩票中獎等等。警方都會根據掌握的情報,及時通過媒體對社會作出預警信息通報。

  反詐騙專家認為,雖然“騙術”名目繁多,但本質卻只有三類,餡餅類、親情類和震撼類。餡餅類是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以中獎、退稅、預測股市等名義,引誘事主匯款轉賬;親情類是利用人們為親人好友擔心的焦急心理,欺騙事主匯款轉賬;震撼類是利用人們遭遇意外打擊後的大腦短暫空白,操控事主匯款轉賬。一個“騙術”往往綜合運用兩類心理,增加迷惑性。

  警方表示,絕大多數詐騙犯罪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從相關案件來看,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廣大市民對有關電話功能的不熟悉、有關職能部門運作機制的不了解因素實施詐騙作案。因此,民眾知悉銀行、法律、稅務等方面相關的知識尤為重要。

  此外,犯罪分子之所以詐騙得逞,往往是從網上或其他途徑掌握了被害人的有關個人信息,利用被害人發個人信息做文章,讓被害人不由得不信,從而落入犯罪分子布好的圈套。因此,公民必須要養成保密意識,防止個人及家庭的重要信息外泄。

  觀點

  專家:當務之急要儘快建立協作機制

  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專家、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金大志

  儘快開展電信、銀行行業自查自糾和清理整頓專項工作。電信部門全面清理整頓相關電信業務及産品,強制關閉所有民用非法透傳通信線路(即任意顯號),封堵嫌疑電信詐騙短信,封停電話多重呼叫轉接業務,規範完善對網絡電話的管理;各家銀行著重整頓代辦銀行卡和多級轉賬等問題,嚴格落實賬戶實名制,儘快從技術上解決網銀多級轉賬出現的問題。通過專項清理整頓,完善監控體系,加大經濟處罰力度,建立行業管理長效機制,切實從源頭上剷除電信詐騙犯罪賴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間。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黃祖躍

  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建立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工作協作機制。協商建立由各級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工信職能部門、各大通信運營商以及各大銀行負責的打擊防範電信詐騙犯罪協作機制。相互通報工作中發現的犯罪線索,研究採取針對性防範控制措施。

  同時建立快速查詢止付凍結制度。由人民銀行、銀監局統一部署,全面開放銀行異地查證權限,明確緊急止付、衝正、快速凍結等事後救濟措施的渠道和操作辦法。研究建立對新開發的通信增值和銀行轉賬、支付等業務的風險評估制度,讓公安機關了解新開發的項目,並進行安全評估、論證,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封堵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