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留學熱潮(2010.7.16)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7日 0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經濟半小時]>>


    高考已經結束一個多月,又到了很多考生需要填報志願,選擇今後人生方向的時候了。不過,除了這條傳統升學之路,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新的選擇,就是出國留學。有機構預測,今年中國自費留學總量可能增長30%,達到創紀錄的27萬人,留學生總量也將接近30萬人,繼續保持留學生輸出全球第一的地位,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國外高校與留學人員的招生見面會,進入會場,我們立刻感受到了留學的熱度和當下的天氣一樣火爆,1000平米左右的大廳裏,滿滿噹噹地放著橫條桌子,一側坐著各國高校的招生代表,另一側是前來諮詢的學生和家長。

    一名身著白T恤的男生説:校方提供條件也不錯,選擇特別多,而且各種相當於設置套餐這種東西特別好的。

    一名大學生:當時一進來,我感覺挺令人我就是説吃驚的,我感覺挺多的。

    記者:你也沒想到有這麼多學校?

    大學生1:它因為有英國還有澳大利亞什麼都有嘛,我感覺如果單看一個,如果全部就是説,世界上來説感覺還挺多的。

    從劃分區域的牌子上可以看出,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傳統的把教育當做産業來發展的國家的學校依然是招生的主力軍。

    新西蘭林肯大學代表:今天我們新西蘭的8所(國立)大學應該全部來到了我們金吉列這個會場上,應該説是非常少見的一次齊聚。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人們印象中不那麼熟悉的白俄羅斯、馬來西亞、韓國的學校,也出現在了會場。在白俄羅斯的展位前,我們看到了親自前來參與宣傳的白俄羅斯大使館領事,白俄羅斯雖然只是第二年開放招收中國學生,但今年所有80所大學都對中國招生。

    白俄羅斯領事館領事 德米特裏科茲洛夫斯基:我們的教育是現代的,是高質量又是高性價比的,而且我們的留學的環境非常平靜,非常適合學習的,我希望邀請更多的中國學生到我們國家去學習。

    和白俄羅斯一樣,不少國家的學校都毫不掩飾地表達著對中國留學生的興趣。在廣告上直接打出“綠色通道”、“學費低廉,適合工薪”的宣傳語。韓國政府更是直接通過提供獎學金減免學費,來吸引中國留學生。

    京畿大學:韓國政府也支持韓國的大學多招一些中國留學生,他們會給我們學生,學校來説會有更好的一個評價,所以説我們做了很大的誠意,用獎學金的力度,減免(學費)100%到30%,而且有一些是第一學期無條件就給減免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見面會上還出現了相對稀罕的美國大學的身影,十幾所美國學校一起亮相招生,其中一些還在主會場旁開起了講座,宣傳學校的種種優勢。

    美麻省大學中國辦公室 劉鵬:我們今年預計在中國招收應該是在100人左右。

    記者:這個量比往年?

    劉鵬:我們應該是有一個30%的遞增,因為什麼?因為我們今年第二年在中國才打開這個項目,是因為我們以前公立大學在中國不是這麼直接去招生的。

    記者:等於説這個從態度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變化?

    劉鵬:對,因為公立大學的話,也現在開始歡迎中國的學生到來了。

    記者注意到,此次留學見面會的主辦方是從事留學仲介十多年的一家老牌仲介機構,但是從與他們的交談中,可以看出這一次見面會的熱度其實也超出了主辦方的預期。

    北京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 冉唯一

    冉唯一:應該説從今年我們所組織的系列活動來講的話,從規模上和現場的氛圍來講應該是最火爆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參與的校方很多,今天達到了200所的海外知名學校,第二從家長的,學生現場的這個情況來看的話,……

    冉唯一:如果跟前兩年比的話,應該是提升,在來訪家長學生的數量上應該提升了70%到80%。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留學市場的陡然升溫呢?

    與兩年前同期相比,人民幣對歐元和英鎊的升值都達到了30%,我們在採訪中發現,這的確成為很多留學家庭考慮的因素。

    記者:看英國,跟匯率有關係嗎?

    學生:有關係,有關係,因為如果之前要説可能是關係不大,現在匯率變化起伏挺大的,所以説有關係。

    英班戈大學代表:我覺得今年的如果説學生申請的話,那肯定是説因為這個匯率的緣故的話,他會有很多的學生和家長,最起碼説概念不一樣,每個人過來的話就會説這麼便宜會那樣説,但以前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而點燃海外招生學校熱情的,同樣有經濟方面的考慮。

    劉鵬:中國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説,中國學生的到來挽救了美國一大部分經濟的空缺,真的是這樣子。

    記者:什麼的空缺?

    劉鵬:就是他經濟的缺口,因為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覺得他的消費能力會下降,但中國學生的進入之後會強勁的帶進了他們的,真是,真的可以用強勁這兩個字來形容中國學生在這邊的消費能力。

    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前教育領事 劉在祥

    劉在祥:美國很看重這個中國這個廣大的生源,確實太豐富了,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也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富人也越來越多了,同時也看到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通過留學來發展經濟,真是一筆很不小的收入。所以在以前美國不太看重這個,但現在也看到打留學經濟的牌,美國大學缺錢了。

    過去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出國留學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夢想,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架勢,比高考還激烈。然而,我們看到,現在中國學生對這些國外學校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把出國留學的機會都送到家門口來了。由此帶來的新一輪留學熱,還打造出一個規模巨大的留學仲介市場。留學已經不僅僅是件個人的私事,也變成了一個發展迅猛的産業。

    留學仲介,正在通過廣告的方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在間接影響著成千上萬的學生未來的命運。

    北京金吉列出國留學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總裁 朱燕民

    朱燕民: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們一共跟全世界1200個教育機構,這裡包括大學包括學院,我們進行了合作。那麼累計我們派出學生應該超出5萬人。

    那麼仲介機構究竟能為準留學生們做些什麼呢?記者見到了前來諮詢的學生小飛。小飛告訴我們,自己已經看了幾家留學仲介,全辦下來仲介費用大約都要3萬塊錢。

    記者:覺得值嗎,三萬塊錢你要自己做工作的話,上班的話也得一年了,能掙到?

    小飛:沒辦法,誰讓我英語差,英語好,你要自己翻譯就無所謂了,英語差,你不可能老得讓別人幫忙,讓別人你也過意不去,還不如仲介。起碼他們專業一點。

    小飛在國內一所大專學的是物流專業,現在打算到美國去繼續修完本科,雖然有留學的願望,但他的外語並不是很好,我們發現在諮詢的過程中,小飛和諮詢顧問聊得很細。對於怎麼能辦理成出國留學,小飛還不是很清楚,但諮詢顧問陳瑤卻告訴我們,像小飛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很普遍。

    陳瑤:今年簽證形勢非常好,我今年從1月份到現在的學生手裏都是一簽過的,到目前來説還沒有一個拒的。

    陳瑤從2006年底開始做美國留學,到現在已經幫助近300個中國學生成功辦理去美國留學。美國一直是中國留學生最主要的目的地國家,但在陳瑤這份好業績的背後,反映的恰恰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態度的轉變。

    2005年前,只有那些拿到了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去讀研究生的然後才能簽到簽證,如果你是自費的往往簽證去拒簽,但現在來講變化在什麼地方?過去來講74.9%的人都是讀研究生的,在美國留學生裏邊。但到目前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大概本科生跟研究生各佔半壁江山。

    劉在祥,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前教育領事,在他看來,現在只要滿足基本條件想赴美國留學,基本上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學校。

    劉在祥:目前赴美留學從難易度上來講,可以説比澳大利亞、英國都不差。……一個變化對本科生來講,過去來講只有很優秀的拿到獎學金的,現在美國好多大學採取雙錄取。所謂雙錄取就是説,看看你在高中的表現,認為你是一個合格的學生,那麼儘管你外語還不夠,那麼我錄取你,先學完外語之後,接著再進入本科生的項目。

    目前,在教育部、公安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獲批的留學仲介機構大約有400家,産業化的運作方式,讓原來只屬於少數人的留學形成更大的規模。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字,200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22.93萬人,比上一年增長了27.5%。並且在留學仲介我們發現,最新的趨勢是,出國留學在國內二三線的城市呈現出更加強勁的增長勢頭。

    朱燕民:從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看,一些二三線城市,就像我們設立分公司這些城市,比如説像武漢比如像鄭州比如像石家莊,那麼留學生的需求增長速度比這些一線城市要快。

    舉我們鄭州分公司的例子。我們在2008年在鄭州設立分公司,2009年我們的受理量達到了500人,從今年2010年看我們受理量應該會超過1千人,換句話説我們2010年跟2009年增長幅度我覺得超過100%。

    有人把託福、雅思考試當做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熱情的溫度計,自從美國1981年在中國舉辦託福考試,這個溫度計的指針便年年飆升。以北京為例,1981年首次考試為285人,1986年達18000人,2009年全國的考生直逼20萬。雅思考試更加後來居上,1987年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舉行的雅思考試只有不到50人參考,而到2009年,考生人數已經達到30萬。的確是這樣,今天的留學,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少數優秀學生到國外攻讀研究生的一種僅有的出路。社會的進步正在提供給人們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在留學大眾化的潮流之外,我們注意到,還有另一群學生,他們更加特殊,他們放棄了高考,形成了另一股潮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也給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提供了更多選擇,自費留學熱持續升溫。教育部門統計,從1978年到2009年底,30餘年全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162萬人,年均增長25.8%,規模擴大了267倍。留學熱不僅體現在這些數字上,也給國內教育市場帶來了一條不斷延伸的産業鏈。

    記者在北京一所國際學校——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的小學部拍攝到的上課的場面,這些二年級的孩子們大聲地唱歌、朗讀、表演,包括和老師的對話,用的全部是英文。這樣的班在學校裏被稱為EP班。

    記者:EP是什麼意思?

    苗老師:我們是初等英語,就是跟國外的AP,由AP演發而來的,也是為他們高年齡段的英語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並且能夠給他們將來真正説有出國留學的那一天能夠做好良好的鋪墊。

    記者:那他們這樣的班,在國內上普通的初中會有問題嗎?

    苗老師:我們主要培養方向是在我們學校念AP班出國留學因為他們現在,讀這個故事,我們學的綠野仙蹤這個故事已經相當達到其他學校初中認讀水平了。

    所謂AP課程,就是大學預修課程的意思,是在美國高中階段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AP課程及考試可以為高中生起到減免大學學分、縮短大學教育時間的目的,同時AP考試成績可以作為申請美國大學的一個重要籌碼。而在這所中國的國際學校裏,大多數學生到了高中階段也將學習AP課程,而未來的方向就是出國留學。在採訪中校長告訴我們,今年國際班招生特別火爆。

    民辦學校董事長:今年招生要比往年好很多,往年這個時候招生也就100來個人報名,今年我們計劃招50個人,但是目前電話諮詢報名能達到400多人。
而作為民辦教育,二十一世紀實驗學校最初辦國際班,就是感受到了高中生出國留學的市場需求。

    民辦學校董事長:像我們普通班的學生,像我們學校每年到了高二可能這個班就走掉一半的學生都到了國外去讀書。到了高三可能這班裏邊走掉70%學生,到國外去讀書了,原來我們辦的是普通民辦學校。後來看到這種現象以後,我們乾脆向國際化轉移。從初中開始,甚至小學開始,我們就往國際化方面靠攏。

    今年學校開始與美國中學合作開辦雙文憑班,同時也確定了全面向國際學校發展的方向。

    民辦學校 董事長:我今年還是在高一在招普通班,明年高一普通班就決定不再招了。

    在課堂上,我們看到這些面容稚嫩的孩子在大聲朗讀著一些可能普通高中、甚至大學才會學習的詞彙,這讓我們很好奇,在他們的心目中對未來有著什麼樣的規劃呢?

    記者:你們自己為什麼要來念這個EP班,誰告訴我?

    學生1:讓我們的英語學得更好更紮實,更好的跟外國人交流。

    記者:未來是為了什麼?

    學生2:是為了跟外國人有更好的相處,讓世界和平。

    學生3:就是我媽媽説,他希望我長大能上哈佛念,然後我就想為了這個目標努力。

    學生4:希望以後,我們要出國留學的時候可以,可以儘快的學會英語,能跟外國,外國人很好的交流。

    學生5:因為為了家長的,家長的理想和我的理想一定要出國留學。

    記者:“我手裏有兩份高中的課程表,一份是普通高中的,我們都很熟悉,而這一份呢,是國際學校所謂AP班的課程表,可以看得出的是,所有課程名字都是用英文標明的,而且還多了經濟和計算機的課程,但其實比語言不同更重要的是,這兩張課表意味著兩個不同的教育體系,選擇美國AP課程,也就基本意味著放棄了中國高考。”

    如果不是看到黑板上的公式,記者很難想象這是一節正在講機械能守恒的高中物理課。教學的整個過程都是用英語,老師和學生一直在互動,利用粉筆、氣球等各種道具説明自己的觀點。而這樣一堂課,顯然從形式和理念上都更加貼近國外的教學體系。

    那麼,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帶給孩子們什麼樣的結果呢?在北京的另一所國際學校,我們採訪到正在對學生進行面試的校長王富麗。

    王富麗:“我們希望能夠就是説就是説目前就是在中等,比如中考成績中等的學生,我們希望能夠把他們培養就説能夠進入世界前50名的學校。

    把中等成績的中國學生培養進入世界前50的學校,聽上去是一個頗具誘惑力的目標,但實際上,學生的基礎素質也非常重要。因此,國際學校更看重入學的篩選,就連入學面試都是全英文的對話。

    北京王府學校國際事務辦公室外聯主任 韓冰

    韓冰:我們知道那邊大學招生人員要求什麼樣,素質學生,我們會通過我們招生時候來判斷一下這些學生有沒有潛力,具備不具備這些東西。

    在採訪中,我們認識了夏南。他初中念的是北京育才中學,到高中的時候,又順利進入了育英中學,都是在北京知名度很高的學校。按照這條軌跡,他的下一步將是爭取考上一所重點大學,但是就在夏南高中剛剛入校的時候,爸爸突然決定改變原來的計劃,讓夏南轉入21世紀實驗學校的國際班。

    夏南爸爸:“這個抉擇很大,我很矛盾,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名牌(中學),大家傳統或品牌這是根深蒂固了,你要説既然有了品牌進不去那另當別論,已經是校長都同意了的事情,你又要選擇別人這是一個重大的,而且非常艱苦的一個決策。”

    雖然是一個艱苦的決策,但夏南爸爸告訴我們,他絲毫不覺得遺憾。

    夏南爸爸:不是説是考上清華,考上北大就是最高的願景,不是這回事。

    爸爸拿定了主意,但是夏南卻告訴我們,他當時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出國留學意味著怎樣的改變,之後甚至想要退縮。

    記者:你自己的願望想出國留學是什麼時候?

    夏南:是最近。

    記者:為什麼?其實你不是在爸爸媽媽跟你説你要出國留學,你自己就想留學?

    夏南:你知道嗎,我這個心理歷程一直是這樣的,一開始就是想著要輕鬆,我覺得我比外國人有優勢,而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了解外國的資訊,我覺得我可能是處於劣勢的一個,因為正如我剛剛所説的,我在學英文的時候他們可能在學其他的一些知識,而當我學其他的知識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掌握一部分的知識而學更深入的知識。

    從父母的願望,到自己的願望,到意識到出國留學意味著什麼,成為國際學校的學生要走的一段歷程。夏南選擇了繼續把留學的路走下去。

    夏南:希望就是通過出國深造,然後希望就是能increase  my  ability,you  know,就是增加我的才幹,然後拓寬我的視野,是這樣。

    記者:你現在很習慣從中文裏面加英文?

    夏南:很自然的就加上。

    還有一年,夏南就要去國外唸書了,我們發現,這個大男孩正在努力地為出國做著準備。

    記者:你感覺你現在做好準備出國留學了嗎?

    夏南:你放心我非常的自信,對,包括美國人,他們每個人都很自信,所以説我希望到那樣的一個環境裏面我也會成為一個自信的人,所以説心理上我應該是沒有問題。

    從最早的公派留學,到後來申請獎學金出國念研究生,到把留學當做高考不理想的退路,再到念國際學校,現在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路顯然是越走越寬了,但家長們花費鉅資,寄予厚望的孩子,留學深造,又將會迎來怎樣的未來呢?這幾年的事實表明,留學大軍中有人成為炙手可熱的海歸,也有人成為無人問津的海待。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了他們的差異呢?人才專家對留學熱是這樣來分析的:

    郝健:就是留學回來找工作遇到困難,我感覺有些這種種子在他留學之前就種下了,當初出去的時候就有一些盲目,因為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為了,就學習成績本來就很好,尋找更好的教育機會,有些人可能是為了一種逃避,或者純粹因為家裏有錢而出去,他的目的性不強,包括在專業或者是國家的選擇上,這樣他回來的這種含金量或者是競爭力就不強。

    郝健是國內最大的人才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的高級職業顧問,去年下半年,他們專門就企業對海歸的需求進行的問卷調查。

    郝健:我們做了147家企業的調查問卷,然後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在能力基本一致的情況下,一個是海歸,有海歸背景的,一個就是國內的我們叫土鱉也好,就是你會優先錄取誰,那我發現這個選項只有35%的企業説優先錄取海歸,然後其他65%的企業就説實際上他們不會考慮你是不是有海外留學背景。

    而智聯招聘獵頭部總監 徐荷香看來,海歸的含義實際上並非僅僅是國外留學歸來。

    徐荷香:實際上我們在招高端人才的時候,客戶給我們提的要求有的是要海外背景的,但是這個背景是指在海外的工作背景,我就舉個例子給你聽,我們曾經接了一個特別大的項目,是國內特別大一家知名的金融機構,他當時要招一大批金融方面的人才,但是他的要求是在海外的金融機構工作過多少年,而不是説你在海外讀了一個金融方面的專業即可。

    徐荷香認為,隨著這些年海歸的逐漸增多,國內企業已經非常理性。更看重求職者從國外帶來的是技術上面的經驗。因此,現在的家長是否需要跟隨潮流花費血本讓孩子出國留學,值得三思。

    徐荷香:我覺得成為高端人才不在乎他是在國內學習的還是國外學習的,如果本來就不是一塊玉,是一塊石頭,你不能到了海外就期望這塊石頭就變成一塊玉回來。

    專家告訴記者,要理性地看待出國留學,家長們不要把留學看成是提升孩子能力的靈丹妙藥。不過,客觀來講,留學熱畢竟涉及每年幾十萬孩子和數量更多的家庭,大規模留學熱這種現象究竟會給經濟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它産生的深層次原因又有哪些?這的確值得我們思考。

    王伯慶:像我們中國,如果是出現了大量精英或者普通的學生出去留學的話,對我們國家來説我覺得是一個人才很大的一個損失。

    王伯慶,麥可思人力資源信息管理諮詢公司總裁,著名教育專家,他認為對目前火爆的留學潮應該心存警惕。

    王伯慶:就是我們國家一方面人口下降的比較厲害,就我們國家那麼就是説我們國家不僅需要留住這批人,而且需要留住這批人口,就未來的勞動力。那麼如果我們這樣的大量的人在高中和本科階段就出去的話,而他們對國外對適應力比較強的話,那麼回來的可能性可能就比較小一些。

    記者:就是很多年前其實大家就在討論這個出國留學生問題的時候,比如説清華北大大量的學生出國留學,我們把它叫留美預科班,那麼現在這麼多年之後我們再討論人才流失的這個話題,跟以前有什麼差別呢?

    王伯慶:對,因為這次就更加深刻了,因為清華北大那批,可能考起的不多的 ,可是一旦到了本科和高中階段它的規模和數量就大得多了,就像我們剛才討論的,就是説他的數量不僅包括精英學生還包括普通學生,中等學生、中等偏上學生,甚至中等偏下學生,我們國家就是説是在人才大面積上面,大層次上面開始出現了那個失血現象了。

    這兩年,匯率的變化和收入的提升讓更多的中國學生自費留學成為可能,但是要留學還是需要少則20萬,多則100、200萬人民幣的費用,而我們在採訪中發現,花費鉅資送孩子們出去的家長,也有相當一部分出於無奈。

    記者:一定想把孩子送出國的嗎?

    家長:那是當然的,因為我覺得就是這個現在這個教育吧,孩子壓力太大了,而且學的很多東西説句實話就為了考一次試,……

    家長:現在國內教育的毛病大家都看見,我覺得可能遲早的事,你國內上完大學可能也得出去,這個現在,可能得,大部分人都選擇這條路。

    家長:其實我們的教育資源分配太不均衡了,家長是,是被逼的一點路都沒得走,才走到這來,誰願意花這麼多錢來上這麼貴的學校,我相信沒有人覺得舒服。

    王伯慶認為,此次留學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恰恰反映出我國教育體系的問題。
如果這種教學質量不儘快得到扭轉,將會導致更大的留學潮。

    王伯慶:我覺得第一個作為我們中國高等教育必須要認識到這個在我們的高等教育和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有巨大的差距,而在教育全球化的過程中間就是説加上我們中國那個家庭的收入增加,他就會産生一個什麼呢?就説我們的孩子會用腳來投票,他就是最優秀的這批孩子他用腳來投票去到國外的最好的大學去讀書。

    半小時觀察

    出國留學是孩子和家長在用腳對國內的教育制度投票,這種説法聽起來挺新鮮,但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伴隨留學熱而來,還有一句很多人熟悉的話,中國有最好的基礎教育,卻沒有最好的大學。出現這種落差,不僅僅在於大學本身,更深的原因來自以考試為核心的整個應試教育體制。作為從校園通往社會的最後一道大門,大學對學生應該是培養而不是灌輸,學生獲得的應該是能力而不是分數。可是,國內大學教育儘管已經不需要高考,但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續了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不少熱門專業也變成了就業難點。是否選擇留學這條路,嘗試一段新的人生,這是家長和孩子的自由。但他們集體選擇背後所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教育主管部門關注。